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著名战将卢象升,亲创天雄军却死后悲凉

明末著名战将卢象升,亲创天雄军却死后悲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紫缘历史阁 访问量:4291 更新时间:2023/12/20 10:27:29

历史的车轮转到十七世纪,此时,明朝已显出末世气象。

国内;宦官,地主,江南财阀,宗室等等各路势力已经将明王朝的蛋糕等瓜分殆尽,小民无立锥之地,更糟糕的是由于数百年一遇的“小冰河”来临,来年天灾导致民变四起,可以说一片糜烂,而外部,一代雄主努尔哈赤带领着女真势力崛起,后来的皇太极更是将清帝国经营得蒸蒸日上。

垂垂老矣,矛盾四起的明帝国要与两股敌人作战!可以说已是死局,然而,死不代表会完全沉沦,在这个王朝的末期,仍有不少仁人志士妄图力挽狂澜,比如,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出生于常州府,虽然是江南水乡,但其确是一位悍将,虽然和很多江南人士一样他看似瘦弱且皮肤白皙,但力气极大,据说能将一百三十六斤的大刀挥舞如风,可谓罕见的猛士!

江南文风盛行,卢象升一开始也确实是文官,1622年他考上了进士,任户部主事,后又升迁为大名知府,可此地乃京师周边重镇,卢象升的本领,可不仅仅是官场上。

1629年10月,受尽宁锦防线苦头的清军(后金)在皇太极带领下绕道喜峰口杀向京城,卢象升招募兵马万余人进京协防,次年其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天雄军”可以说是明末第一强军,因为其士兵都是家人,老乡,朋友,故非常团结,加上卢象升治军严谨,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这支部队成为明王朝为数不多的强军了。

果然,在随后的数年,卢象升横扫华北平原,之后进军湖广等地,屡次重创农民军,其天雄军曾以两千余人对阵高迎祥部重甲骑兵上万,然后用重弩射杀千余,也因战功,卢象升屡次升迁,到了1635年,他已经是兵部侍郎,管理山西、陕西军务,并被赐予尚方宝剑!

可局势越来越糟,剿灭农民军根本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经济社会问题,卢象升只能镇住一时,当然卢象升本人颇具才干,当年在华北他就招募流民屯田,给予其生存权,安定秩序,效果很好,在湖广他也想重用此策,可无奈清军再次入寇,崇祯无奈再次调卢象升回京,卢象升再次被重用并赐予尚方宝剑,可是,卢象升走后,湖广局势再度糜烂。

返回北方卢象升被提拔为提拔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让他去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此时辽地局势已非常危险,苦心经营的大凌河防线及其附近的地区已全部丧失,所幸松锦为核心的山海关防线还在,卢象升便在大兴一带整军备战,此外他还领军屯田,积蓄粮米,使得此地明军实力有所恢复。有卢象升坐镇,此带非常安全,后金几次袭扰均被打退。

1637年5月,此时卢象升本在丁忧期间,但管不了这么多了,边疆烽火已经很急迫了。而清朝内部不稳,首辅杨嗣昌、宦官高起潜认为国家无力两线作战,需与后金议和,杨嗣昌本人其实颇具才干,在对付农民军方面很有一手,他的策略也不能说是投降,而是有其自己的想法,可惜的是,此人心胸狭窄……卢象升坚决主战,朝廷让其领三镇总兵,可是,高起潜是监军,有些兵马是他掌握的。

1637年8月,多尔衮带大军入侵,卢象升迎战,可是,手下多将和高起潜等人皆无战心,其处处掣肘,1638年12月,卢象升进军巨鹿,被清军主力包围,其身边多名将领皆逃,向近在咫尺的高起潜等人求援,其竟然不予理会,卢象升无奈领亲兵苦战,重创敌人后,壮烈殉国。

而死后,其竟然还被杨嗣昌刁难,过了八十余日其尸首才得以被收敛,直到杨嗣昌后期心忧国事自杀后,其才有了名份。

标签: 卢象升

更多文章

  • 史上十大猛将第十位:神力书生卢象升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卢象升

    盘点史上十大猛将!猛将如猛虎,一出深山万兽惊。何谓猛将?天生神力,以一敌百,一骑当千,斩敌将于万军之中,摧强虏于锋锐之际,方可称为猛将。卢象升,一介文人,正牌进士。担任大明知府期间,政声卓著。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文官,却不知他天生神力,平时练武所用的大刀重达一百五十斤。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率军,从喜峰

  • 明末冤案:悍将卢象升被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卢象升

    明末的一大冤案,那就是悍将卢象升被阉人与阴相害死。话说,明末还是有几位名将的,他们的悍勇让满清鞑子都为之头疼,卢象升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主战派,卢象升及其天雄军,是明末敢战、善战的为数不多的队伍之一,多数明军即便人数占优,仍然是见到清军便望风而逃。但正因为能干,威望太高,令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

  • 卢象升不早死,是否能力挽狂澜,救明朝于灭亡危局中?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卢象升

    虽说朝代的更替,为历史发展之趋势,但明君的励精图治和忠臣的忠心报国势必会使朝代兴盛不衰。明末崇祯时期,虽然不是昌盛时代,但亦有忠心报国之将。本文今天所说人物是明末的卢象升,如果他没有遭人算计,英年早逝,明朝也不至于如此匆忙的结束。清朝散文家方苞曾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可见卢

  •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发明火炮,反倒帮助清朝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徐光启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进入了工业时代,出现了蒸汽机这样的设备。从此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大力的发展工业生产,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的出现让世界各国走向了强大,同时也加速了各个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史中,明朝无疑是走在了历朝历代的前面。这时候的明朝出现了一位厉害的科学家,他叫做徐光启。熟悉明朝

  •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杰出人物徐光启的历史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徐光启

    前言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德明,号显亲,安徽肥西人,明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他曾担任过南京光禄寺丞、吏部尚书等职务。一、徐光启的生平经历徐光启出生在安徽肥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儒学教师,家中藏书甚多。他从小聪明

  •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李时珍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实际上,李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李时珍五仙崇拜的传说黄鼠狼,

  • 原李连杰:我的偶像是李时珍,演员不辛苦,因为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看世界标签:李时珍

    演员和施工人员是谁?西谷李诚儒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个话题。思考:建筑工人的辛苦,是因为8小时工作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演戏是很辛苦的工作,因为它需要体力和脑力,而且你还忙着转换角色,所以不要认为演戏是一件舒服的工作。工作。偶像上官不乐意卖,说自己九个月没有收入。此前,18名一线演员抱怨行业惨淡,总收入

  • “黄鼠狼”为何不能吃?并非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早就给出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李时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除了那些闪耀着耀眼光辉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充满着奇绝的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它们同样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甚至更加贴近我们日常生活,除了更加具有烟火气之外,也更加能够体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面貌与智慧。它们早已在千百年的发展之中,影

  • 浅论:李时珍生平以及本草纲目对后世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国庆标签:李时珍

    文案 |名锤青史编辑 | 名锤青史前言李时珍是我们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他的《本草纲目》对我们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中医药领域中的新的经典之一。而李时珍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背景,他的家庭、成长经历以及文化环境,都为他成为后来的明末清初知名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时珍的家

  • 古代想出书太难了,药圣李时珍为此抱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养宠小秘籍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熟悉,上至专家认可推崇,下至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人手一一本儿,美名其曰“养生”,但是你知道吗?《本草纲目》这本书当年难产,差点儿就出版不了了。为了完成《本草纲目》,李时珍可谓是穷其一生的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参阅800多部古典医书,最后在60岁时完成了这部医学著作。然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