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绍兴最杰出师爷,还是疑似金瓶梅作者,却教出一代名将李如松

他是绍兴最杰出师爷,还是疑似金瓶梅作者,却教出一代名将李如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读古今书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3/12/11 7:47:16

大明王朝享国276年,近三百年间有三人被公认为大明最有才华的三大才子,分别是解缙、杨慎、徐渭。说起大明的才子,可能大伙对唐伯虎祝枝山等江南四大才子更为熟悉,可惜所谓的江南四大才子大多是野史趣闻,正史公认的三大才子就这三位。三大才子名头不响,但作品却举世震惊,解缙主持修订《永乐大典》,杨慎著有传世名篇《临江仙》(老版三国演义片头曲),徐渭更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鼻祖。

不过论出身,徐渭远不及解缙和杨慎二人。徐渭出身贫寒,自小还不受父母待见,虽是亲身骨肉,却好似捡来的,徐渭青年时总有一种寄人篱下个落魄感。好在徐渭天资聪颖,又能勤勉读书,徐渭六岁便能识文断字,九岁就能吟诗作赋,十岁能解读名家名篇,十里八乡称之为神童,将他跟历史上著名的神童杨修刘晏相提并论。十几岁时徐渭的才华便已名动乡里,可惜徐渭却未求得功名,反而做了另一种职业,师爷。

绍兴是著名的师爷之乡,而徐渭可以说是绍兴历史上最杰出的师爷。他跟胡宗宪的平定倭寇的事迹被后世称颂百年。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一直困扰着大明政府,在长达数十年的平倭之战中,涌现出戚继光俞大猷等一批批抗倭名将,徐渭作为平倭总指挥胡宗宪的师爷当然不能上阵杀敌,但他却能为平倭事业献计献策,正是在他和胡宗宪的运筹帷幄之下,明政府才得以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

徐渭文有诗画传世,武能献策荡寇,然而徐渭对大明的影响还远远不止于此。徐渭为胡宗宪谋划抗倭大计,他的才华早已被世人所知,倭寇平定之后,徐渭又受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邀请,请徐渭北上教导他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在抗倭援朝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代名将李如松,李如松长期受到徐渭的教导,徐渭对李如松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其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李如松能成为一代名将,徐渭功不可没。

有趣的是,徐渭作为嘉靖年间的才子,还跟当时的一本奇书扯上了关系,此书便是仅次于四大名著的《金瓶梅》。很多人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便是这徐渭徐文长,《金瓶梅》的文学成就不可谓不高,而徐渭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人们将他和《金瓶梅》联系起来也是对徐渭才华的一种肯定。而徐渭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跟《金瓶梅》描写的世界恰好吻合,这也是证据之一。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还需进一步考证。

标签: 李如松

更多文章

  • 武将实力大比拼:壬辰倭乱中,李如松和李舜臣谁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李如松

    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关公和秦琼做对比,比如硬要评价历史上十大名将等等。平心而论,这种跨越时空的选择,往往是非常不客观的。但是,如果是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场战争中,对比起来又会怎样呢?比如日军侵略临津时,明军统帅李如松,还是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谁更厉害?首先,这个问题不好比较,因为一个是陆军总司令,一个是海

  • 这一战,让日本消停了300年!大明抗日名将李如松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李如松

    将门虎子李如松说起抗倭英雄,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明朝大将李如松,李如松将门之后,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少年跟随父亲在军营,熟悉军师指挥,武艺高强,胆大勇猛,屡立战功不断升迁。李如松剧照明军跨过鸭绿江,抗日援朝打响万历20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集结了20万倭军及战舰百艘从朝鲜

  • 李如松的后裔流落韩国,曾经万人敬仰,如今变成多余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李如松

    核心提示:不足两月,掠地千里,横扫半岛,取得了平壤大捷1592年4月,丰臣秀吉侵略朝鲜,6月,朝鲜全国仅剩平安道以北尚未沦陷,朝鲜宣祖出逃,并派出十几批使臣向宗主明朝告急,希望明朝尽快出兵。12月,李如松率领四万六千明军,兵分三路,开赴朝鲜,不足两月,掠地千里,横扫半岛,取得了平壤大捷,以其抗倭成就

  • 身为明代三才子之一却鲜为人知,徒弟李如松把倭寇打的落花流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李如松

    提及明朝的三大才子,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唐伯虎,尽管唐伯虎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跻身明代三才子之中。明代三才子是解缙、杨慎、徐渭。与前两位相比,徐渭的名气并不大,但他的才华并不比他们逊色。一、自认为画画最差,却让郑板桥甘为门下狗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

  • 为何在明朝历史上,李如松的知名度并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李如松

    很简单,因为李如松的能力并没有高到一定程度,所以知名度自然不高。明史中,李如松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列传,他的事迹记载于自己的父亲李成梁的列传之中,列传一百二十六李成梁(子如松·如伯·如桢·如樟·如梅)·麻贵(兄锦)可以看出,列传一百二十六的主要介绍对象只有两个,李成梁和麻贵,其他人都是因为和他们有所联系

  • 女人上厕所时,这3件小事,为了健康,再喜欢也先忍忍吧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康标签:也先

    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比较特殊,所以他们在平时上完厕所之后,都有用卫生纸进行擦拭的习惯。虽然这个行为看起来比较正常,但是也要注意,因为这种习惯很可能会增大细菌感染和病毒入侵的几率,而使女性患上一些妇科疾病。所以女性朋友在平时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件小事,再喜欢也要忍住不做。女性上厕所时,最好不要做这

  • 在明英宗复辟成功的背后,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夺门之变有何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石亨

    大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的夜晚,大臣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带兵赶往幽禁英宗的南宫,将英宗迎出后,被迎出的英宗随即宣布复位,同时将代宗废为郕王,这场发生于明朝皇室内部的兵不血刃的政变被称为南宫复辟,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夺门之变"。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徐有贞石亨等人会在代宗的眼

  • 支持朱祁镇夺门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明明有功,后来怎么又被朱祁镇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石亨

    明英宗朱祁镇被明代宗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拥立朱祁镇为帝。重登帝位的朱祁镇对朝中不支持他的部分群臣进行了清算,于谦、王文、陈循、商辂等人或被杀或被贬。夺门派的功臣填补了这些政治权力空缺,其中徐有贞入阁,加兵部尚书,石亨被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协理京营,并封嗣子

  • 夺门之变后的进与退,从石亨身上看明英宗复位有方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石亨

    从来权宦和昏君都是一对天生的绝配,在漫长的历史上,这俩的完美结合的例子简直是比比皆是。于是各代皇帝为了压制权宦采取了许多的办法,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宫内立石碑告诫后代子孙,同时禁止宦官学习知识,不准就读。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对于宦官对于的束缚越来越宽松,明朝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中宦官专权最为膨胀的朝代之

  • 于谦手握兵权,为何在夺门之变,他却没有阻止石亨等人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石亨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等人来到南宫,接出仍被明代宗幽禁的朱祁镇。之后众人带着朱祁镇来到东华门,士兵欲阻拦,但是看到太上皇在,便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众人兵不血刃闯进奉天殿,将朱祁镇扶上宝座。当时的兵部尚书是于谦,他手握兵权,为何在夺门之变,他却没有阻止石亨等人呢?第一、于谦不愿做权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