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在明朝历史上,李如松的知名度并不高

为何在明朝历史上,李如松的知名度并不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盏历史 访问量:1359 更新时间:2023/12/11 7:48:15

很简单,因为李如松的能力并没有高到一定程度,所以知名度自然不高。

明史中,李如松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列传,他的事迹记载于自己的父亲李成梁的列传之中,列传一百二十六李成梁(子如松·如伯·如桢·如樟·如梅)·麻贵(兄锦)可以看出,列传一百二十六的主要介绍对象只有两个,李成梁和麻贵,其他人都是因为和他们有所联系,且有一定的事迹,所以能够出现在这两人的列传中。

李如松的事迹,主要是指挥了两场战争。一个是平定宁夏的拜叛乱,另一个则是指挥了第一阶段的万历援朝战争。

在平定拜的叛乱中,李如松被任命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这个官职在李如松之前都是由文官担任的,可见李如松很受万历皇帝的喜爱,但万历皇帝为什么如此厚待李如松,这就不得而知。拜之乱,李如松一开始打得也并不顺利,最后李如松利用大水淹城的办法,逼迫拜投降,其投降后,李如松诛灭了其全族。

而万历援朝战争,其实也谈不上大胜。在平壤之战中,明军的表现的确值得称道,明史记载

火器并发,烟焰蔽空。惟忠中砲伤胸,犹奋呼督战。如松马毙于砲,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获首功千二百有奇。倭退保风月楼。夜半,行长渡大同江,遁还龙山。宁及参将查大受率精卒三千潜伏东江间道,复斩级三百六十。乘胜逐北。十九日,如柏遂复开城。所失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酋清正据咸镜,亦遁还王京。

斩首将近两千日军。但是接下来的碧蹄馆,明军则遭受了失败。在碧蹄馆之败后,实际上双方的已经处于对峙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于是乎明朝和日本就议和了,李如松因此就被调回国内。

四月十八日,倭弃王京遁,如松与应昌入城,遣兵渡汉江尾倭后,将击其惰归。倭步步为营,分番迭休,官军不敢击。倭乃结营釜山,为久留计。

李如松本身打算趁日本人撤军时出其不意地袭击,但是日本人有防备,也就作罢了。

自此,李如松再也没有什么大的战功记载,再有,就是他深入追击蒙古土蛮,最后中伏身死。

就历史记载而言,李如松的一生算不上出彩,只能说他的确尽到了一个武将的本分,他所做的这些,无论与早期的常遇春徐达,张辅等人相比,还是和同期的父亲李成梁,戚继光,甚至和最后的孙承宗李定国相比,都没有那么出彩。

如果再深究,那就是因为万历援朝战争从结果而言,只能说是平手。两国在朝鲜打了八年,明朝没有任何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给予日本毁灭性的打击,最后最值得称道的鸣梁海战,还是因为日本在丰臣秀吉死后,全军撤退时,明朝联军趁着日本撤退,毫无斗志才打出来的。可以说,万历援朝战争,居然因为丰臣秀吉的死而结束,不得不说,的确不是太过于值得大书特书。

而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的父亲李成梁能力太强。李成梁一生,在辽东和蒙古,女真作斗争,基本上没吃过亏,可以说是百战名将,李如松在他的光环之下,自然是不可能太过于出彩。

标签: 李如松

更多文章

  • 女人上厕所时,这3件小事,为了健康,再喜欢也先忍忍吧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康标签:也先

    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比较特殊,所以他们在平时上完厕所之后,都有用卫生纸进行擦拭的习惯。虽然这个行为看起来比较正常,但是也要注意,因为这种习惯很可能会增大细菌感染和病毒入侵的几率,而使女性患上一些妇科疾病。所以女性朋友在平时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件小事,再喜欢也要忍住不做。女性上厕所时,最好不要做这

  • 在明英宗复辟成功的背后,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夺门之变有何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石亨

    大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的夜晚,大臣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带兵赶往幽禁英宗的南宫,将英宗迎出后,被迎出的英宗随即宣布复位,同时将代宗废为郕王,这场发生于明朝皇室内部的兵不血刃的政变被称为南宫复辟,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夺门之变"。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徐有贞石亨等人会在代宗的眼

  • 支持朱祁镇夺门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明明有功,后来怎么又被朱祁镇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石亨

    明英宗朱祁镇被明代宗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拥立朱祁镇为帝。重登帝位的朱祁镇对朝中不支持他的部分群臣进行了清算,于谦、王文、陈循、商辂等人或被杀或被贬。夺门派的功臣填补了这些政治权力空缺,其中徐有贞入阁,加兵部尚书,石亨被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协理京营,并封嗣子

  • 夺门之变后的进与退,从石亨身上看明英宗复位有方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石亨

    从来权宦和昏君都是一对天生的绝配,在漫长的历史上,这俩的完美结合的例子简直是比比皆是。于是各代皇帝为了压制权宦采取了许多的办法,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宫内立石碑告诫后代子孙,同时禁止宦官学习知识,不准就读。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对于宦官对于的束缚越来越宽松,明朝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中宦官专权最为膨胀的朝代之

  • 于谦手握兵权,为何在夺门之变,他却没有阻止石亨等人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石亨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等人来到南宫,接出仍被明代宗幽禁的朱祁镇。之后众人带着朱祁镇来到东华门,士兵欲阻拦,但是看到太上皇在,便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众人兵不血刃闯进奉天殿,将朱祁镇扶上宝座。当时的兵部尚书是于谦,他手握兵权,为何在夺门之变,他却没有阻止石亨等人呢?第一、于谦不愿做权臣什么

  • 石亨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可惜刚愎自用,最终为皇帝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石亨

    说到于谦这个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代名将,还是文臣。他率领的北京保卫战,一次又一次击退瓦剌部落的进攻。在与瓦剌的频繁对决中,有一个人经常出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石亨。第一:人物介绍,屡建奇功1:出生介绍,早年继承父亲职位,精忠报国石亨这个人出生年月不详,是陕西

  • 范广:明朝中期将领,协助石亨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后惨被其构陷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石亨

    范广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出生在辽东,于正统年间承袭了其父亲在军中的职位,当上了宁元卫指挥佥事,到了正统十四年,成功通过累积战功来到辽东都指挥佥事的位置。范广作为一名武将十分擅长骑射、骁勇绝伦。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朝廷内部在推举大量的将才去担任要职,其中范广就得到了兵部尚书于谦的推荐,得以被提拔为都

  • 徐有贞和石亨,身为明英宗重登皇位的左膀右臂,各自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石亨

    前言:一文一武的徐有贞和石亨,可谓是“明堡宗”朱祁镇政变复辟成功的最大帮手。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在紫禁城外的南宫蛰伏多年的太上皇帝朱祁镇,面对不肯打开宫门的守卫之时,用尽全身力气爆发出一声怒吼:“吾太上皇也!”最终挽狂澜于既倒的景泰帝朱祁钰以及大功臣于谦,一个死因成谜,一个无辜

  • 石亨倍受朱祁钰器重,为什么要出卖朱祁钰,冒死帮助朱祁镇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石亨

    导语:明朝时候在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大军兵围京师,那一次后人都知道是在于谦的带领下,明朝将士才打退了瓦刺,却不知道那一次石亨在京师城墙外,与瓦刺大军大战五天。也正是因为石亨这次保卫京师有功,才深受朱祁钰的器重,并且因此这次的功劳被封为武清候。那他拥有这样的高官厚禄,为什么还要帮助朱祁镇复辟称帝呢?石亨

  • 于谦为何拒绝石亨的守城建议,改在城外迎战也先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石亨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中前期最为著名的大战,也是挽救明朝于危亡的重要战役。参战的双方是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的蒙古大军,和守卫明朝首都北京的明军。双方围绕北京城的归属进行大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城市攻防战之一。在大战开始前,瓦剌蒙古大军刚刚在土木堡击败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数十万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