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的夜晚,大臣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带兵赶往幽禁英宗的南宫,将英宗迎出后,被迎出的英宗随即宣布复位,同时将代宗废为郕王,这场发生于明朝皇室内部的兵不血刃的政变被称为南宫复辟,它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夺门之变"。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徐有贞石亨等人会在代宗的眼皮底下轻而易举的发动政变并成功呢?这应该有三个重要的原因,首先这场政变得到了朝中当时皇室内部最高的长辈孙太后的首肯,其次代宗因废黜英宗太子而失去了人心,第三就是病重的代宗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英宗和代宗是其的皇太后孙氏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孙氏原为明宣宗的贵妃,因其为宣宗所宠爱所以废掉了当时的皇后胡善祥,改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宗驾崩后,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继位,孙氏得以晋位为皇太后。之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朝廷内部乱成一锅粥,为了避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奏请孙太后立郕王为帝,孙太后当即同意。可以说,景帝朱祁钰的册立,只有得到孙太后的首肯才合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孙太后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后的夺门之变也是如此,当时石亨和徐有贞让宦官曹吉祥上奏孙太后,说明了他们要拥立英宗复辟。英宗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并且此时景帝正病重,于是孙太后当即表示同意。也是在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后,徐有贞等人才敢行动,因为只有得到了孙太后的首肯,拥立英宗复辟才是合法的。孙太后的首肯是政变成功的重要原因。
明代宗即位后虽然于抗击瓦剌、澄清吏治方面颇有建树,但是却犯下了两个影响全局的重要的错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即位之后废黜了英宗的皇太子朱见深,在废除太子之后,代宗为了使皇位永远在自己子孙的手中传袭,于是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这件事情看似是皇室内部的事情,但是仔细分析是影响很大的,代宗此举使自己的私心昭然若揭,群臣也因此对代宗心灰意冷,尤其是在皇太子朱见济夭折之后,群臣奏请将朱见深立为太子时,代宗默然不许的态度更令群臣失望之至。徐有贞等人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辟,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之上的。
另外,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是代宗的患病。景泰七年开始,朱祁钰就开始生病了,朱祁钰生病之后,群臣再次奏请立朱见深为太子,代宗仍然不许,此时的代宗虽然年近三十岁,但是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也正是因为如此,徐有贞、石亨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才会趁机拥立英宗复位。这些人并非为了社稷江山着想,而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前程着想,因为一旦英宗复位,自己将是有着拥戴之功的新朝功臣,而这些人在代宗时期,都是被边缘化了的不受重用的臣子。
代宗授命于明朝最危难之时,其登基后力挽狂澜,使明朝转危为安,他任用贤臣,驱逐宦官,澄清吏治,原本应该是一位青史留贤名的好皇帝,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的私欲太盛,私心太强,才使得自己最终落得了悲哀的下场。或许皇位这把魔椅,无论谁坐上都会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