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关公和秦琼做对比,比如硬要评价历史上十大名将等等。平心而论,这种跨越时空的选择,往往是非常不客观的。但是,如果是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场战争中,对比起来又会怎样呢?
比如日军侵略临津时,明军统帅李如松,还是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谁更厉害?
首先,这个问题不好比较,因为一个是陆军总司令,一个是海军将军;第二,我个人认为当然是李如松。
在壬辰倭乱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按日本时代,恰好是文禄和清昌;如果以战场来划分的话,也可以分为两个战场,那就是陆地战场和海上战场。
.经过这样的两次切入,战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次陆战、第二次陆战和海战。
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三个战场的主角不同——第一场陆战的主角是李如松,第二场是马贵;而海战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李舜臣。
李如松的能力在第一次抗日援朝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以4万明军敢于攻打拥有近10万大军的平壤城池,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克了平壤,堪称军事奇迹。在他的猛烈追击下,双方终于休战,考虑要不要商量和谈。
李如松的凶悍不仅仅体现在这场战斗中。李如松在临津倭乱之前的七白之乱中作为主将参加了战斗。
和谈开始后,他回到辽东继续征伐当地的蛮族,最后死于伏击。
相比之下,李舜臣的海上战场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毕竟当时的日本海军首先并没有那么强大,海上战场也不是主战场。毕竟,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将倭寇驱逐出朝鲜半岛。
他们在海上打得再好,也只能协助岸上的军队。最终能否赶走倭奴,还要看明军在陆上的表现。
更何况,李舜臣的几次大战——明阳、鲁阳等,都是明军打的,他还得听明军将领的指挥;总司令(指挥权由文职军官担任)。两个对比就不用重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