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祖大寿的墓地会在加拿大?因博物馆策划,盗墓贼不远万里运来

为何祖大寿的墓地会在加拿大?因博物馆策划,盗墓贼不远万里运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3/12/8 4:52:15

引言

众所周知,古代封建时期大多朝代都盛行陪葬制度,这主要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人们思想封建迷信,对鬼神之说很是相信,于是临死前就会选好一块风水宝地,死后让家人将陪葬品放入墓中,希望自己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的富贵荣华,皇室中人以及帝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墓葬规模宏大,墓室中的珍贵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只不过陪葬脏制度出现后,也随之衍生出了一种职业,那就是盗墓贼。其实大家都知道,墓中的陪葬品有着极高价值,有些人为了利益,便会去盗墓,希望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只是,这样的行为却是不道德的,甚至还成为了一种骂人的诅咒,当然这只是在我国,国外可不一样,他们对这些并不重视。在清末明初,我国正处于混乱局面,外国人经会看到我国有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盗墓。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墓地都得到了挖掘,但还有很多并没有被发现。

说加拿大曾经发现了一座完整的中国古墓,墓主是明末清初有名的将领祖大寿。祖大寿曾是明朝的一位名将,先后两次投靠清朝,最后成为了清朝重要将领。可为他的墓地会出现在加拿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倒卖

1918年,英国的一位皮货商克罗夫茨去到了加拿大,私底下还买了几件文物,想着把文物倒卖到英国赚点钱。只不过他的想法并未得逞,这些文物还没有被装上船,就直接被加拿大警方给扣下了。为此,克罗夫茨被戴上了倒卖文物的罪名,随时都面临着调查和起诉。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被加拿大官方得知了,这次克罗夫茨就惨了,赔款就罢了,说不定还要被关监狱。

然而不久后,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的威廉副馆长找到了克罗夫茨,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当时克罗夫茨身上没有多少钱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他知道这是赚钱的好机会,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于是,他就问威廉找他有什么事?威廉称:希望他能再次去到中国,能整回来一座完整的古墓,期间的一切费用不用他出,博物馆会全权负责。面对威廉的回答,克罗夫茨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小事,甚至都算不上是简单的倒卖文物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很大,若真被抓住了,不管是中国还是加拿大,所受到的刑罚都是重刑,这样岂不是要搭上一辈子,所以,克罗夫茨犹豫了。可博物馆副馆长威廉却承诺到:之后他一定会出来帮他作证,这样买回来的古墓既合法他又能得到两万加元的酬谢费。

去中国盗完整的墓

只是,为何这位副馆长威廉会如此着急从中国偷盗古墓运到加拿大?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内动荡不安,盗墓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至于文物流失,再说了,当时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里并没有镇馆之宝,这也导致博物馆人流量稀少,所以为了继续发展下去,博物馆就只能花一些心思,只是没想到他们却把主意打到了中国身上,希望能从中国偷回一个完整的古墓。

经副馆长威廉开出的诱惑条件,克罗夫茨终究还是没能抵挡得住,最终答应了他。更何况,克罗夫茨曾去到过中国,对中国很熟悉,而且在中国他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于是克罗夫茨就踏上了盗墓的旅程。

首先他在天津找了一个导,进一步研究了盗墓一事。刚开始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找到一座完整的墓?要知道,清朝皇陵规模庞大,肯定没有办法盗走,再说了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墓地一般都很豪华,想要运输是很难的。即便如此,这也没能难倒克罗夫茨。那时,克罗夫茨确定好了要盗一个祖氏陵墓,并拍了很多照片寄给了加拿大的安大略博物馆,他告知博物馆,这座墓的墓主是明清的名将祖大寿,除此之外,还对墓主进行了详细介绍。

盗墓贼不远万里将墓运到加拿大

经了解,博物馆的馆长相中了这座墓地。于是就回信让克罗夫茨尽快动手,将完整的陵墓运到加拿大。当时克罗夫茨想找人帮他一起把陵墓的砖瓦块打包运走,可向导却说,盗墓是死罪。那时克罗夫茨眼看着心心念念的2万加元快到手了,这时候放弃是不可能的。

后来他找到了一户人家,虽说这户人姓祖,但跟祖家并没亲缘关系,然后给了他们五百大洋,让他们以修缮祖宗陵墓的名义,开始拆墓。这件事情还被传到了京城清河县县长的耳朵里,并派人前来查看,可克罗夫茨却直接用一千大洋摆平了官府,这下他们则更加肆无忌惮的盗祖大寿的墓,最终祖大寿的墓被轻松打包在了箱子里。

据记载,墓地总共重约150多吨,其中石门石雕、石人、石桌都属于大件物品,像这样的盗墓世界上很少出现。之后,祖大寿的墓地所有物品都从天津塘沽装船运往加拿大。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又根据墓中的摆放重新摆好,就这样,祖大寿的陵墓被迁到了异国他乡。如今,祖大寿的墓地被陈列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去加拿大旅游的应该都看到过。对此,有人称这并不是祖大寿的墓,而是其养子祖泽润的陵墓。据说,祖泽润和祖大寿一样,降清后也被封为了高官,只不过并没祖大寿有名。

结语

祖泽润曾是锦州的副将,他跟随父亲降清后就被封为子爵,最后在湖南离世,被葬在京城附近的永泰村。若是这样的话,祖泽润的墓地被陈列在加拿大博物馆了,那父亲祖大寿的墓地又是在什么地方?据说,祖大寿的墓地在辽宁宁远也就是如今的兴城。根据史料来看,这块碑是顺治帝赠予的,但这并不能说明祖大寿一定被葬在了兴城。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标签: 祖大寿

更多文章

  • 祖大寿被迫降清,洪承畴因色降清,这个东林党魁首怕死降清剃头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祖大寿

    但逢战乱时代,投降之人总是那么多,如果是汉人投靠汉人政权我们叫良禽择木而栖,但是一旦是投降异族,我们就称之为汉奸;汉奸最多的当属宋朝和明朝(近代就不说了);但是宋朝自古以软骨头著称,这是从皇帝开始的,所以宋朝的汉奸一般也不怎么出名了,反正都是那样。明朝,素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烈著称,所以明朝

  • 中华英雄何在?岳飞是民族英雄,袁崇焕、祖大寿、文天祥为何不算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祖大寿

    民族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标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民族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没有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以前称之为民族英雄的先辈逐渐从民族英雄中被除名,比如2003年之后的的历史教科书书中不再称文天祥为民族英雄,而卫青霍去病前段时间也是因为某种原因被请出教科书。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

  • 祖大寿为什么降清又叛清?他是无间道吗?疑云密布的大凌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明末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满清,然后又以诓锦州城为名,逃回大明,以后的十年,面对崇祯命其进京的诏令既不觐见,也不献城于皇太极,而是一直龟守在锦州城内,直到松山之战后,洪承畴投降,祖大寿才再次归顺清朝。祖大寿为什么降清又叛清?疑云密布的大凌河之战是怎么回事?祖大寿是无间道吗

  • 祖大寿是如何成为,袁崇焕的心腹的?孙承宗为何会解甲归田?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祖大寿

    这期间,袁崇焕结识了祖大寿。祖大寿世居辽东,系名将祖逖之后,勇悍于军。孙承宗决守宁远,先遣祖大寿筑城。他度明军未必有坚守之心,进展缓慢,质量低劣。孙承宗欲斩之,赖袁崇焕力救而免,遂成为袁崇焕最得力的心腹之一。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袁崇焕偕同大将马世龙等率水陆马步军一万两千人东巡广宁。这是明军经

  • 名将祖大寿的墓还在国内,为何说被迁移到了加拿大?源于一场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祖大寿

    有人把明末名将祖大寿说成汉奸。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何谓汉奸?汉奸,当然属汉族的败类。这败类的性质败坏在哪儿呢?清无名氏《汉奸辨》下的定义是:“所谓真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即汉族中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民族利益的人。祖大寿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是在尽了自己最后一分力的情况下

  • 决定明朝命运的松锦之战失败,谁是最大的罪人?巨奸祖大寿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祖大寿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这幅楹联说的是明末大将祖大寿。作为一个汉奸,祖大寿似乎更令人同情。有人就说了,祖大寿:既无愧大明,亦无愧大清。为啥呢,因为祖大寿降清充满着无奈。祖大寿是在锦州被围一年之后,洪承畴率领的援军被打败,洪承畴也被清军俘虏的

  • 祖大寿:从小时候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如何成长为明末威震天下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字夏宇,辽东宁远人,他出生在宁远,生活在宁远,工作也在宁远,好像祖大寿这个人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跟宁远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关系。祖大寿不是喜欢读书学习的人,四书五经对祖大寿来说,内容简直跟天书差不多,平时他就抽个烟装早个恋打个架啥的。也许是祖大寿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他臂力惊人,无论是单挑还是

  • 为何洪承畴、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不能像孔有德等人一样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祖大寿

    由满洲人建立大清王朝,能够从偏安辽东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成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除了明末特定的历史环境给了其一定的偶然性机遇外,众多明朝的降官降将在整个“明亡清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这些降官降将中,“三顺王”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这三人在明朝时起初仅仅

  •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为何没有吴三桂、洪承畴活跃,而是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在1642年投降清朝以后,似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历史上只记载了他在1656年的时候病逝。从1642年到1656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祖大寿没有任何声音。那么,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为什么不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那样活跃,而是迅速地就无声无息了呢?在所有投降清朝的名将中,皇太极在祖大寿身上花费的功

  •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以后,为什么没有被满清封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祖大寿

    我们首先需要看一下这五个汉奸投降的时候,他们给满清带去了什么样的阵容?1633年4月,从山东登州叛逃的孔有德与耿仲明,通过海路乘船抵达鸭绿江口,正式向后金政权投降。投降时,这两位仓皇溃逃的败将的麾下仍然有上万军民。战船百艘,男女1.2万余人,其中战将107员,精壮官兵3643名,水手壮丁4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