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祖大寿的墓还在国内,为何说被迁移到了加拿大?源于一场骗局

名将祖大寿的墓还在国内,为何说被迁移到了加拿大?源于一场骗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光侃历史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4/1/17 15:37:32

有人把明末名将祖大寿说成汉奸。

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何谓汉奸?

汉奸,当然属汉族的败类。

这败类的性质败坏在哪儿呢?

清无名氏《汉奸辨》下的定义是:“所谓真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

即汉族中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民族利益的人。

祖大寿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是在尽了自己最后一分力的情况下才降清的。

说起来,祖大寿一共降过两回清。

第一回是假降,崇祯四年守大凌河被围,城中粮尽,无法支撑,于是向皇太极假降。骗过皇太极,重回明军阵营,镇守锦州,继续和皇太极对抗。

第二回,崇祯十五年皇太极兵围锦州,在松山大战中大破洪承畴大军,锁死锦州。祖大寿向唐朝张巡学习,在城中杀民夫为食,坚守达到了极限,而明军已经无力救援,不得不力尽泣血出降。

注意,祖大寿降清后,基本就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不为清朝出一分力,不为清朝献一策,沉默低调、夹着尾巴做人,有别于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等高调亮相、卖力表演的败类。

所以,祖大寿只是个降将,算不得汉奸。

其次,祖大寿的墓没有在加拿大,而在兴城。

之所以哄传祖大寿墓在加拿大,是在1919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到中国天津做生意的英国皮货商克罗夫茨帮忙采购一套完整的中国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到了中国后,到处放出购买的风声。

有叵心不良的奸商自称祖大寿的后人,将北京丰台铁匠营一座大墓以50块大洋出售给了克罗夫茨夫。

该墓是货真价实的明清古墓,但并不是祖大寿墓。

《兴城县志》有记:祖大寿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归葬故里宁远城西祖家坟。顺治十五年(1658年)八月十五日,顺治皇帝派遣永平(今河北省卢龙县)知府罗廷屿到宁远为祖大寿墓立碑镌文谕祭。碑文内容夸祖大寿‘持身敬慎,秉性成老’。”

而兴城文庙还有大量祭文碑的残件,其用料质地优良,最小的残件也有百余公斤。在个别残件上还有清晰的精致花纹,其中一块残碑上“祖大寿”三个字清晰可见。

《祖氏家谱》也记:祖大寿的确是葬在了兴城的“祖家坟”。

所以,当年自称卖“祖大寿墓”的人,其实是个骗子。

祖大寿的墓并不在加拿大而在兴城。

中国有很多国家宝藏,这些宝藏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但是,我们对它们总是了解不多。

就因为了解不多,有时候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总觉得无能为力。

虽然也会抽空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但参观是参观了,却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超好的东西:宝藏之谜。

这本书不但可以增长见识,对孩子教育也很有帮助。

标签: 祖大寿

更多文章

  • 决定明朝命运的松锦之战失败,谁是最大的罪人?巨奸祖大寿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祖大寿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这幅楹联说的是明末大将祖大寿。作为一个汉奸,祖大寿似乎更令人同情。有人就说了,祖大寿:既无愧大明,亦无愧大清。为啥呢,因为祖大寿降清充满着无奈。祖大寿是在锦州被围一年之后,洪承畴率领的援军被打败,洪承畴也被清军俘虏的

  • 祖大寿:从小时候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如何成长为明末威震天下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字夏宇,辽东宁远人,他出生在宁远,生活在宁远,工作也在宁远,好像祖大寿这个人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跟宁远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关系。祖大寿不是喜欢读书学习的人,四书五经对祖大寿来说,内容简直跟天书差不多,平时他就抽个烟装早个恋打个架啥的。也许是祖大寿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他臂力惊人,无论是单挑还是

  • 为何洪承畴、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不能像孔有德等人一样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祖大寿

    由满洲人建立大清王朝,能够从偏安辽东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成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除了明末特定的历史环境给了其一定的偶然性机遇外,众多明朝的降官降将在整个“明亡清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这些降官降将中,“三顺王”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无疑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这三人在明朝时起初仅仅

  •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为何没有吴三桂、洪承畴活跃,而是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在1642年投降清朝以后,似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历史上只记载了他在1656年的时候病逝。从1642年到1656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祖大寿没有任何声音。那么,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为什么不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那样活跃,而是迅速地就无声无息了呢?在所有投降清朝的名将中,皇太极在祖大寿身上花费的功

  •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以后,为什么没有被满清封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祖大寿

    我们首先需要看一下这五个汉奸投降的时候,他们给满清带去了什么样的阵容?1633年4月,从山东登州叛逃的孔有德与耿仲明,通过海路乘船抵达鸭绿江口,正式向后金政权投降。投降时,这两位仓皇溃逃的败将的麾下仍然有上万军民。战船百艘,男女1.2万余人,其中战将107员,精壮官兵3643名,水手壮丁448人,“

  •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

    历史人物编辑:阿沐情感说标签:祖大寿

    这是因为在1919年左右,有一位加拿大博物馆委托一位商人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这个人选来选取,最后就挑了祖大寿墓,包括他墓前的石雕、石桌、石骆驼等等,都买走了。所以,祖大寿就漂洋过海,去了加拿大的博物馆里。这个祖大寿算是个传奇人物,崇祯四年,祖大寿奉命守大凌河城,城墙才修了一半,就被

  • 祖大寿良好的家教和其军阀性质决定其虽抗清但不会全力以赴

    历史人物编辑:芳芳电影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是明末辽军中的一位资深老将。在明清争夺辽西的战争中,他和其集团的向背至关重要,明廷视祖大寿军为重要的抗清生力军以及京师屏障,所谓“祖大寿一兵,实为天下雄锐,其动定便关轻重”。正因为这样,他也是清军极力争取的对象,在与清军多次血战之后,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率部投降清朝。而其与众多降清将领相

  • 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名将祖大寿,他的墓为何会出现在加拿大?

    历史人物编辑:缪帝说史标签:祖大寿

    出身军旅世家的祖大寿,在明末的辽东战场可谓是引人注目。辽东名将祖大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自明宣德年间正式迁居辽东开始,祖家便世守辽东。实际上,不仅仅是祖大寿,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包括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在明末清初的辽东

  • 明将祖大寿有什么了不起,值得皇太极执着劝降他10年?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祖大寿

    崇祯四年,大凌河城被围已经两个多月,明军在救援四次后,再发不出一兵一将。城内已经没有粮食了,甚至杀马杀人为食。无奈,主将祖大寿率部众万余人第一次献城投降。投降后的祖大寿以妻子家眷在锦州为借口,主动请缨要带人混进锦州做内应,帮皇太极拿下锦州。然而,祖大寿一离开皇太极大营,就借着大雾甩开了同行的大部队兵

  • 洪承畴祖大寿在山穷水尽时投降属于情理之中,为何历史评价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祖大寿

    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是明朝将领,在对清军的作战中可谓尽心尽力。尤其是最后的锦州之战,洪承畴在松山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内弹尽粮绝。这时松山副将叛变,引清军入城,洪承畴这才城破被俘。洪承畴被俘后,锦州守将祖大寿这才走出内城,率众出降。两人投降清朝时,可以说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按理说应该属于情理之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