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诗人贺知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诗人贺知章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1/2 11:00:05

贺知章是我国历史上诗文艺术集大成者,他的诗词清新脱俗、潇洒异常,享有“诗狂”的美誉。《咏柳》、《回乡偶书》等佳作,不仅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更是被收录进我国的语文必修书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被誉为唐朝最幸福诗人的贺知章,36岁便以状元的名号被天下人所熟知。做官五十载,他一直受人爱戴。仕途平稳,无风无浪,几任帝王都对他敬重有加。直至86岁退隐还乡,贺知章从未像其他诗人那样遭遇贬官流放的折磨。到底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让贺知章稳居高位呢?

一、金榜题名

贺知章出生在浙江省,家里的长辈都是做官的。天资聪慧的他,凭借着祖上提供的物质财富和资源保障,从小便潜心读书,在诗书作文方面颇有盛名。

武则天时期,36岁的贺知章先是高中进士,后又以状元的身份名噪天下,成为了浙江省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位状元郎,并正式开始为期五十年的仕途生涯。

当时陆象还没有当上宰相,但他慧眼识人,很早便看中了贺知章的才能,并推举他做了国子四门博士,后来又让他升官成为太常博士,相当于唐朝时期国家大学的教授,算是年少成名的典范了。

没过多久,通过张说的引荐,贺知章进入了丽正殿的修书院,参与了几部著作的编纂修改工程。接着,他又一路转官、升迁,先后做了礼部侍郎、太子侍读、工部侍郎等官职,还加任了集贤院的学士。虽说没有什么实际的大权,但是名誉极高,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开元二十六年时,贺知章被授予正授秘书监一职,成为太子宾客,品级为银青光禄大夫,因此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贺知章一直被大家尊称为“贺监”。

贺知章才气过人,不仅能诗能文,书法造诣也颇深。当时他写的草隶,被大家竞相传阅,世人都称之为宝。贺知章极爱酒,每每与李白等人醉酒吟诗、把酒言欢,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被人称为“醉中八仙”之一。

他性情豪迈洒脱、潇洒不羁,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歌赋和书法佳作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上。贺知章一生广结善缘,对待身边的能人贤士,他都是不留余力地帮忙举荐,十分惜才爱才,美名远扬。

连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都是贺知章引荐给唐玄宗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李白与贺知章成为了忘年交,关系非常要好。贺知章去世之后,李白还曾写诗缅怀贺知章,从那些千古传诵的诗文中,足以见得两人的友情之深厚。

二、仕途平稳

贺知章的传奇之处在于:他的仕途生涯,目睹了武则天时期的落幕,经历了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以及太平公主叛乱时期的混乱动荡,并见证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发展与崛起。在这样复杂变动的朝局中,贺知章的仕途从未受到任何影响,一直身居高位、受人尊敬。

可见,一个人的品性是多么的重要。贺知章的人品是被当时的文人志士们一致称赞的,他做官五十载,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小人之举,不仅不会踩着别人上位,反而极尽所能提携身边有才情之人,因此被人称誉为“清谈风流”。

当时天下有品行、有正气、有傲骨的人,哪一个听闻“贺监”的名号不是连连称赞。许多文人墨客更是作诗属文来描绘贺知章的潇洒风貌,天下才子也都对与贺知章交友趋之若鹜。

贺知章身居高位,却从不贪污受贿,人品正直清廉、美名尤佳。对待君王和百官,也总是直言规劝,从不虚伪奉承。对待对手,他不会在背后耍手段使绊子,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地取胜。这或许就是他平步青云的原因。

三、晚年善终

726年,李隆基的弟弟猝然长逝,朝廷需要有人负责在送葬队伍前引灵唱歌,以告慰死者亡灵、显示皇家威望,贺知章当时在礼部任职,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选拔之任。

扶灵枢唱挽歌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让公卿贵族来做,只能从民间寻找合适人选。大家都知道这是普通人家入仕为官的绝佳机会,因此民间有才能者纷纷前来拜会,用尽浑身解数想要谋得这个位子。

而当时的朝廷中,李林甫等奸佞小人已经被唐玄宗重用了,朝纲污浊,政局混乱,唐朝的基业正在走下坡路。李隆基早已不再是当初建业时期杀伐果决的帝王了,他身边是非小人环绕,让他蒙蔽了双眼。

贺知章一直以来都是刚正不阿的形象,这让朝中想要投机倒把之人很是头疼。有奸臣便想利用这个机会除掉贺知章,因此贺知章选人不公的谣言便传入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受人蛊惑,不问缘由便要处罚贺知章,当时贺知章已经八十岁了,他为朝廷奉献了那么多年的心力,却被唐玄宗怀疑不忠,实在是心寒不已。

贺知章倒是不在意官位和俸禄,他只是意识到了李隆基已经开始走向堕落,日日沉迷与女色和享乐,滥用奸臣,听信谗言,唐朝的衰败已成定局。

因此贺知章深感自己已无力匡扶朝纲,只好眼不见为净,申请告老还乡、遁入道门。皇帝感念贺知章五十年来的辛勤付出,亲自设宴送行,并赠诗《送贺知章归四明》来表达惋惜与不舍,随后还提拔了贺知章的儿子。

后来贺知章辞世,唐肃宗李亨登基后,特意追赠了贺知章礼部尚书一职,来感怀他对大唐辛苦操劳一生。贺知章得到了善终,虽然一辈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但也算是留名青史了。

四、总结

贺知章的一生看似无风无浪,顺利地让人羡慕,实际上,这全都凭借着他自己的修为。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德不配位之人,他们或许是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蒙蔽双眼,或是心无敬畏,滥用着手中的小小权力而肆意妄为。

如果人人都能像贺知章一样,在其位谋其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都能如他那般心怀着对天下苍生的大爱与慈悲,能不吝啬自己的善意,始终以清净心待人,那么这个天下将会是怎样的美好动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贺知章一生的平安顺遂,全靠自身修为。

标签: 贺知章

更多文章

  • 明朝末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

    黄昏,残阳如血正缓缓下落。牧马人李守忠收工回家。李守忠的家就在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李家寨不远就是无定河,此时的无定河两岸茅草和芦苇都十分丰茂,正是放马牧羊的大好季节。野草沙沙,马儿嘶鸣,这些李守忠都无心欣赏。他快步向自己的家走去,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妻子撕心裂肺的嚎叫声。李守忠三步两步迈上

  • 周怀政:北宋第一个弄权干政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怀政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太宗的近侍黄门宦官周绍忠,在兵锋过后的并州城下的乱尸中,捡到了一个小男孩。于是,周绍忠将这个小男孩带回京师,阉割后作为养子,取名周怀政。由此,周怀政这个生年和家事不祥的战乱孤儿,进入了皇宫内苑。随着周怀政的年纪逐渐增长,他也逐渐成为了皇帝的近侍宦官。公元99

  • 东汉开国功臣外戚:阴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阴兴

    阴兴(9年47年),字君陵。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初年将领、外戚,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母弟。阴兴历任黄门侍郎、期门仆射等职,随从光武帝刘秀征伐四方,深受刘秀的信赖。建武九年(33年),任侍中,被赐爵关内侯,阴兴坚决推辞。后任卫尉,与执金吾阴识共同辅导太子刘庄。建武二十年(44年),刘秀患重

  • 东汉大臣京辅都尉:张宗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宗

    张宗(?―公元59年),字诸君,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人,东汉初年官员、将领。初为阳泉乡佐,新朝灭亡后,率领百姓三四百人起兵攻占城池,向西直至长安,更始帝刘玄任用他为偏将军。张宗见更始帝朝政混乱,便携带家属客居安邑。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东汉大司徒邓禹平定河东,张宗归顺邓禹。邓禹听说张宗有权变

  • 如何客观评价仆固怀恩这个人?仆固怀恩为何反叛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今蒙古国肯特省人,铁勒族,唐朝中期名将。为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全族46人为大唐捐躯。为争取回纥帮助平叛,仆固怀恩将两个女儿嫁与回纥可汗和亲。仆固家族是铁勒九大姓之一的“仆固部”,仆固怀恩是仆固首领仆骨歌滥拔延的后代,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名将李绩灭亡薛延

  • 三国曹魏大臣郑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浑

    郑浑,字文公。开封人,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五世祖郑兴、高祖父郑众都是东汉的一代名儒。可以说家学渊源。早年间郑浑为了避难与郑袤逃去了淮南,在那里他受到了袁术礼待。但郑浑却觉得袁术并不是贤明之主,所以投靠当时担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后来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随后又担任了蔡县长、邵陵县令等职。当时

  • 南朝宋名将沈庆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沈庆之

    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沈庆之出身于吴兴沈氏,早年曾参与抵抗孙恩之乱,此后一直在家乡种地,直到三十岁时方得赵伦之赏识,授以宁远中兵参军。他在南朝宋历仕高祖、少帝、文帝、孝武帝、前废帝五朝,官至侍中、太尉、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沈庆之作战勇猛,

  • 南朝宋名将沈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沈璞

    沈璞(416年453年),字道真,南朝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林子少子,沈约之父。好学善文,始兴王刘濬(刘浚)的心腹,担任刘濬的僚佐长达十六年,颇受刘濬倚重,随从刘濬出镇扬州、南徐州,先后担任其主簿、始兴国大农、正佐、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曾与臧质坚守盱眙,抵抗北魏大军。先后获得宋文帝刘义隆和

  • 南朝梁将领王神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神念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颇著治绩。在青、冀二州刺史任内,严禁淫祠,移风

  • 东汉大臣大司空宋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弘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东汉初年大臣。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帝直言敢谏。赤眉军攻入长安时以装死得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封宣平侯,以品行清雅获得称誉。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宋弘官居大司空,位列三公,位高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