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宗室京兆王:元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魏宗室京兆王:元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46 更新时间:2023/12/17 16:17:25

元愉,即西魏文景帝,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其子元宝炬建立西魏政权后,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生平

封京兆王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八月初七日,元愉的父亲孝文帝 元宏封元愉为京兆王 ,并任命他为 都督、徐州刺史,委任彭城王 元勰的中军府长史 卢渊兼任元愉的长史。当时因元愉年龄小,所以府中事务不分大小,全部由卢渊决定。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愉的兄长宣武帝 元恪继位。宣武帝在位初年,元愉担任 护军将军。宣武帝留恋喜爱他的几个弟弟,元愉等人时常出入宫廷,早晚睡眠停留,如同家人。宣武帝每天在 华林园游玩射箭,元愉穿单衣骑马跟随,来往密切。 景明元年(500年),元愉升任 中书监。

正始三年(506年)十月,因元愉与弟弟广平王 元怀的藩国中,臣子大多骄奢纵肆,公然地 营私舞弊,宣武帝诏令御史中尉 崔亮彻底整治他们,结果获罪而被处死的有三十多人,那些没有被处死的全部除名为民。 十一月初三日,元愉与弟弟清河王 元怿、广平王元怀、汝南王 元悦在式乾殿听宣武帝讲授《 孝经》。

宠幸杨氏

后来,宣武帝为元愉娶 宣武顺皇后于氏的妹妹为妃子,但元愉不喜欢她。元愉在徐州时,纳李氏为妾。李氏本姓杨,名奥妃,字婉瀴 ,是东郡人,元愉在夜间听到她的歌声,很喜爱她,便纳她为妾。 杨奥妃很受元愉的宠爱, 元愉罢州职回京城后,想提升她地位,托右中郎将李恃显做她的养父,从李恃显家以礼迎娶,生下儿子 元宝月。 宣武顺皇后把 杨奥妃召入宫中,诽谤打击她,强迫命令她在宫内为削发尼姑,把儿子 元宝月交给其他妃子哺育。一年多后, 宣武顺皇后的父亲 于劲,因 宣武顺皇后很久没有生育,就上奏劝说宣武帝增加嫔妃侍妾。并让 宣武顺皇后把 杨奥妃归还给元愉,元愉与 杨奥妃旧日的情爱更为深厚。

奢华放纵

元愉喜爱写文章,撰写了不少诗赋。时常召集文人 宋世景、 李神俊、 祖莹、 邢晏、 王遵业、 张始均等一起饮宴欢乐,招揽各地儒学宾客严怀真等几十人,设馆舍礼敬他们。所得到的谷帛,大多施舍。又崇拜信仰佛教,用度常常接应不上。和弟弟广平王元怀互相夸耀,竞相攀比奢华,贪婪放纵不守法。于是宣武帝在宫中拘捕元愉加以审查,杖打元愉五十棒,并调出京城担任冀州刺史。

谋反称帝

元愉自以为年长,但权势位置都比不上两个弟弟,因此心中暗怀 愧恨。同时,由于自己和爱妾李氏屡次遭到侮辱, 高肇又数次谗言陷害自己兄弟三人,所以元愉内心不胜忿恨。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十五日,元愉在冀州起兵谋反,杀死长史 羊灵引和司马李遵,假称获得清河王元怿的秘密报告,说高肇谋划杀害宣武帝。于是,元愉就在 信都的南郊筑坛祭天,即皇帝位,发出大赦令,改年号为 建平,并立 杨奥妃为皇后。法曹参军崔伯骥因不顺从元愉,元愉就将他杀死。八月十七日,宣武帝下诏命 尚书李平为 镇北将军、行冀州事,让他前去讨伐元愉。

九月初一日, 元愉在 信都城南的草桥迎战李平,李平奋力攻击,大败元愉军队,元愉脱身而逃入城中,李平进军围城。九月十二日,定州刺史、安乐王 元诠在信都城北打败元愉的军队。 元愉因接连失败,于是便环城固守。九月二十三日,李平攻克信都,元愉知道大势已去,携带李氏以及四个儿子,在数十名骑兵(《资治通鉴》作一百多名骑兵)的护送下突围而逃。元愉所任命的冀州牧韦超等人都被李平斩杀。李平派遣统军叔孙头将元愉擒获送往信都。朝中大臣们都请求诛杀元愉,宣武帝不同意,命令把他送来洛阳 ,要以家法来训责他。元愉每当住宿在驿站时,一定握住李氏的手,竭力表达爱意。虽然在捆绑之中,饮食同往日一样,毫无惭愧畏惧的神色。到达 野王时,元愉对别人说:“虽然主上仁慈深情,不忍心杀我,我还有什么面目见到皇帝!”于是叹息流泪,断气而死(一说是 高肇秘密派人杀死元愉),时年二十一岁。元愉死后,用小棺材收殓尸体安葬。 杨奥妃生下遗腹女儿 元明月后也被处死,元愉的子女等被宣武帝都赦免。后来,胡太后( 宣武灵皇后)下令将元愉的四个附注宗室属籍,追封元愉为临洮王。儿子元宝月继承爵位。

大统元年(535年),元愉第三子南阳王 元宝炬称帝,建立 西魏政权,追谥父亲元愉为文景皇帝,追谥母亲 杨奥妃为 文景皇后。

标签: 元愉

更多文章

  • 明朝中期内阁首辅高拱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拱

    高拱(1512~1578)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樗里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樗里疾

    在战国时期,提到秦国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和王翦。就白起来说,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就王翦来说,则是秦始皇消灭山东六国的主要将领,为秦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不管是白起还是王翦,都是战国中后期甚至后期的将领了。此

  • 唐朝中期宰相李吉甫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吉甫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唐代政治家、地理学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明州长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年间,李吉甫两次被拜为宰相,期间一度出掌淮

  • 唐朝中期宰相郑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肃

    郑肃(?847年),字乂敬,荥阳人,世儒家。肃苦心力学,有根柢。累擢太常少卿,博士有疑议往咨,必据经条答。唐武宗立,累迁户部、兵部尚书,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同心辅政。唐宣宗即位,迁中书侍郎,罢为荆南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文简。人物生平元和三年(808年),擢进士第,又以书判拔

  • 唐朝前期宰相:来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来济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

  • 唐朝前期宰相:张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镐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张镐出身于汲郡张氏,早年游学长安,初授左拾遗。安史之乱时随玄宗入蜀,后辅佐肃宗,拜谏议大夫。至德二年(757年),张镐被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河南节度使,讨伐安史叛军,后进封南阳郡公。因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并提防滑州

  • 唐朝中期宰相:张弘靖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弘靖

    张弘靖(760824)字元理,唐代大臣,书法家,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尚书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以荫为河南参军。元和(806至820年)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河东卢龙节度使,迁太子少师。工书法。幼学元常(锺繇)。自镇蒲陕,迹类子敬(王献之),及处台司,乃同逸少(王

  • 唐朝中期宰相:韦贯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

  • 唐朝中期宰相:苗晋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出镇陕郡,被勒令致

  • 唐朝前期宰相书画家:欧阳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欧阳通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