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徐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徐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28 更新时间:2024/2/1 0:34:44

徐彦若(?-901年),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

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

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

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徐彦若是咸通十二年(872年)进士,累迁至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文德元年(888年),唐昭宗继位,任命徐彦若为御史中丞,后又改任吏部侍郎。他当时“驰誉清显”,又与权宦杨复恭关系好,所以平步青云。

初任宰辅

大顺二年(891年),宰相张浚因讨伐太原兵败,被罢去相位。徐彦若改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又升任中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改任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武定节度使,任命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不肯奉诏,联合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击败护送徐彦若就任的三万禁军,兵逼长安。唐昭宗只得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召回徐彦若,改任为御史大夫。

再登相位

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又升任尚书左仆射,并监修国史。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与王行瑜再次兵逼长安,唐昭宗与宰相崔昭纬、徐彦若、王抟逃往石门镇。十二月,唐昭宗返回长安。徐彦若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进封齐国公,并加弘文馆大学士,获赐“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

乾宁三年(896年),唐昭宗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再次离京出逃,前往华州,并任命徐彦若为大明宫留守,兼京畿安抚制置使。唐昭宗回京后,徐彦若进位太保,兼任门下侍郎。

出镇岭南

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崔胤专权,对官位在自己之上的徐彦若非常憎恶。徐彦若便请求引退,欲接替薛王李知柔出镇广州。朝廷遂任命徐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并保留同平章事的职务。

天复元年十二月(902年1月),徐彦若在广州病逝,并推荐行军司马刘隐为清海军留后。

人物评价

孙光宪:东海文雅高谈,听之亹亹。

刘昫:濬、纬养虎于前,胤、璨剥庐于后。逐徐、薛于瘴海,置綮、朴于岩廊。

尉迟偓:前朝宰相,罕有不左降者,唯徐商持致公直,数十年不曾有累。其子齐国公彦若,亦以忠于上、和于众,竟无贬谪之祸。

标签: 徐彦若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刘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晏

    刘晏(718年、715年或725年 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 人。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信奉道家。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封彭城县开

  • 明朝宗室宁王朱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权

    朱元璋为御虏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其中,燕王朱棣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之后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宁王朱权来说,洪武二十四年(13

  • 唐朝宰相:于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琮

    于琮(?-881年),字礼用,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之后,户部侍郎于敖之子。于琮出身于河南于氏,以门荫入仕,进士及第,被授为驸马都尉,尚宣宗之女广德公主,官至兵部侍郎、判户部。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拜于琮为宰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迁至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后被外放为

  • 唐朝宰相:赵宗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宗儒

    赵宗儒(746年832年10月18日),字秉文,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人。唐朝中期宰相、诗人,秘书少监赵骅之子。赵宗儒出身南阳赵氏 ,初举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荆南节度使、太常卿、太子太傅等职,封天水郡公。史称其“前后三镇方任,八领选

  • 唐朝宰相:裴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垍

    裴垍(?811年),[ péi jì ],字弘中。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河东裴氏东眷裴出身。为高陵令裴昱第二子。唐朝宰相。内史裴居道七世孙。进士。历官美原尉、考功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兵部尚书。裴垍二十岁中进士,后举贤良极谏

  • 唐朝宰相:萧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复

    萧复(732~788年),字履初。祖籍南兰陵,唐玄宗李隆基外孙,太子太师萧嵩之孙,南梁武帝萧衍之后。唐朝名相。父为公主驸马萧衡,母新昌公主,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拜相,萧氏唐朝拜相第五人。 萧复出身名门,志励名节。伯父萧华常夸其“此子当兴吾宗。”萧复以祖荫袭为黄门郎

  • 唐朝宰相:陈希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希烈

    陈希烈(?-758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陈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学受到唐玄宗器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门下侍郎,后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适之罢相后,陈希烈被李林甫举荐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又进封许国公。他任相期间,先后依

  • 唐朝宰相:李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鄘

    李鄘(yōng)(?-820年9月14日 ),字建侯。鄂州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唐朝宰相,江夏太守李邕从孙。李鄘出身“江夏李氏”。唐代宗时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正字,擢累吏部员外郎,进御史中丞。唐宪宗时,由河东节度使被召拜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晚年以太子少傅

  • 唐朝宰相:苏良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良嗣

    苏良嗣(606年-690年),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宰相,巴州刺史苏世长之子。苏良嗣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武则天临朝,苏良嗣拜相,担任纳言,封温国公,后升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载初元年(690年),苏良嗣进拜

  • 唐朝宰相:桓彦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桓彦范

    桓彦范(653年-706年),字士则,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唐朝宰相。桓彦范早年曾历任司卫寺主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寺少卿,后与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扶阳郡王。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