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裴耀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宰相:裴耀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3/12/7 11:42:52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 ,唐朝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

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南来吴裴,历任秘书正字、相王府典签、国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长安令、济州刺史、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户部侍郎、京兆尹。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耀卿拜相,授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升任侍中。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罢为尚书左丞相,封赵城侯。天宝元年(742年),裴耀卿又改任尚书右仆射,后改左仆射。

天宝二年(743年),裴耀卿去世,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裴耀卿自幼聪敏,后考中童子举,二十岁时便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相王李旦对他非常器重,让他与府掾丘悦、文学韦利器一同在王府轮值,以备顾问,称为学直。

累职升迁

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裴耀卿被授为国子监主簿,后历任詹事府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司员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任命裴耀卿为长安令。当时,长安县实行配户和市法,以官府名义按户征购财物,百姓深受其苦。裴耀卿到任后,改征豪富之家,并预先支付钱款,杜绝奸邪欺瞒的弊病。他在长安任职二年,宽严得当,离任后受到百姓怀念。

开元十三年(725年),裴耀卿担任济州刺史。不久,唐玄宗封禅泰山,路经济州。裴耀卿在正税外临时加税,但是处置得当,既接待了皇帝,也没有过重剥削百姓,得到唐玄宗的赞赏。此后,裴耀卿历任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户部侍郎。

开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祎率军攻打契丹。裴耀卿作为李祎的副将,携带二十万匹绢帛前往奚族部落,赏赐立功奚官。他认为番族见利忘义,必会对自己加以劫掠,于是命部下提前出发,分道同时前去,只用一天时间便把全部财物发送完毕。当时,突厥、室韦等族果然在交通要道上伏兵拦截,但裴耀卿早已返回。

担任宰相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关中久雨,长安发生饥荒。唐玄宗准备移驾洛阳,特意召见时任京兆尹的裴耀卿,询问赈灾之策。裴耀卿分析当前形势,建议疏通漕运,征调江淮粮赋,以充实关中。唐玄宗对此非常赞同。十月,裴耀卿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充任江淮河南转运使。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裴耀卿升任侍中。当时,他沿黄河建置河阴仓、集津仓、三门仓,征集天下租粮,由孟津溯河西上,三年时间便积存粮米七百万石,省下运费三十万缗。有人劝他将省下的钱财交给皇帝,以表明功劳。裴耀卿却奏请唐玄宗,将这笔钱款充作官府的和市费用。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告发中书侍郎严挺之徇私枉法,中书令张九龄却为严挺之辩护。唐玄宗认为张九龄结交朋党,罢去他的宰相之职。裴耀卿与张九龄交好,素受李林甫的嫉恨,也因此事牵累,被免去相位,改任尚书左丞相(虚职),封赵城侯。

两谏玄宗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夷州刺史杨浚因贪赃被判为死罪。唐玄宗为他减刑,命杖打六十,流放古州。裴耀卿进谏道:“刺史、县令是一方父母官,受到民俗风化的瞻望,当众受辱,不符合尊敬官长、树立风气的宗旨。如今正值盛夏,若受杖刑,则必九死一生。请陛下停止杖刑。”唐玄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为嘉奖盖嘉运击败突骑施之功,任命他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让他抵御吐蕃。盖嘉运却依恃战功,日夕宴饮,不及时赴任。裴耀卿进谏道:“盖嘉运虽然精劲勇烈,但骄傲自大,不足以成事。如今盛秋正是加强边防之时,盖嘉运却沉溺于酣饮,自以为无事,陛下不可不加以注意。若不能调换将帅,那就应下诏严命,督促他限期到任。”唐玄宗选择催促盖嘉运赴任。后来,盖嘉运果然无功而回。

晚年生活

天宝元年(742年),裴耀卿改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又改任左仆射。

天宝二年(743年)。裴耀卿病逝,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献。

轶事典故

裴耀卿曾上表朝廷,认为封禅如若扰民就不算完满成功。东封结束后,唐玄宗在宋州宴请随驾官员,对宰相张说盛赞三位地方官,其中便有裴耀卿。唐玄宗还将裴耀卿的表文带在身边,提醒自己要爱护百姓。

人物评价

刘昫: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纮杜暹韩休、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或心存沃,或志在荐贤,或出爱子为外官,或止屯田于关辅,或不受蕃人之赂,或坚劾伯献之奸,或广漕渠以充国用: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

郑日奎:漕运事始于秦,详于汉。然于时转输之粟,止山东河北而已,未尝远及江淮也。唐都关中,以地狭费繁,于是岁漕东南之粟,以给京师。永徽以后,渐致增多,江淮漕运,于斯称剧。顾始终三百年间,治漕称善者,前惟裴耀卿,后惟刘晏,然晏实祖述耀卿而增美者也。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二首:《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14篇:《论夷州刺史杨浚决杖表》、《请行礼乐化导三事表》、《贺平奚契丹表》、《贺献长春酒方表》、《请以讲读尚书周易道德庄列宣付史官奏》、《请减宁王圹内食味奏》、《复手敕论外族服制奏》、《定舅母堂姨舅服制奏》、《论盖嘉运疏》、《请置武牢洛口等仓疏》、《请缘河置仓纳运疏》、《京师饥请广漕运疏》、《皇太子衣服称谓议》、《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神道碑》。

标签: 裴耀卿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宇文融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任监察御史。时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流失,税收受到影响。他建议检括逃亡户口和籍外占田,充使搜括户口,并自任劝农使,率劝农判官20余人出使各地,清出客户80余万和大量土地。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请复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回易陆运。入为鸿胪

  • 唐朝宰相:裴休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裴休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

  • 唐朝宰相:高季辅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季辅

    高季辅(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高季辅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高季辅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

  • 唐朝宰相:郑余庆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郑余庆

    郑余庆(748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永贞元年(805年),郑余庆再次拜相,

  • 唐朝宰相:陈夷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夷行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

  • 顾恺之:中国画祖、山水画祖之一 被评价为“三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关于他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根据史料记载,他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其先祖很多人在东吴、西晋时期都做过官,父亲顾悦之曾担任州别驾一职。顾恺之最初在恒温与殷仲堪的幕下担任过官职,晚年进入朝廷担任散骑常侍,直到62岁去世。顾恺之在文

  • 如何客观评价孟尝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尝君

    倘若说起战国时期的优秀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四人因为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获得了人们的好感。但是事实上,这四人的品行却有待考究,比如孟尝君便不是一个善茬。孟尝君,妫姓

  • 三国时期山阳公与安乐公爵位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山阳公

    比如刘协和刘禅这两位亡国之君,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就汉献帝刘协来说,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对此,魏文帝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另一方面,公元263年,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主

  • 如何客观评价孙坚妻子吴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夫人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英雄的母亲便有些特殊,她的前半生并不美好,但她的后半生却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地位最高的几位女子之一。年轻的时候被迫嫁给了当时的战神,本来并非她所愿的婚姻竟然意外的幸福美满。长子是赫赫有名的新战神,小儿子和自己的女婿都是皇帝,这两个人甚至掌握了整片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土地。而这个传奇的女性便

  • 唐代宗嫡妻崔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崔妃

    唐代宗还是广平王时,娶了一个妻子崔氏,崔氏是杨贵妃的侄女,母亲是韩国皇后,舅舅是当时的国舅杨国忠。崔氏原来仰仗着母亲一家的势力,对广平王的态度并不好,甚至是很暴躁的。唐代宗和崔妃在相处中也是有些真感情的,可惜安史之乱之后,因为一方的势力改变,两方权力失衡,所以关系也急剧转变。广平王的父亲不愿意让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