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这本书很清晰地描述出了汤和在朱元璋心中为什么可以一直不受怀疑,享受大明朝几百年的庇佑,这和他们小时候的这场相见是分不开的。
汤和和朱元璋是从小的伙伴,两人的遭遇几乎相同,但是成年后的汤和却是在洪武一朝活下来的寥寥数人中的一员。汤和为什么没有被清算,除了他自己知道进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个事还要从朱元璋少年的时候说起。在外流浪3年的朱元璋这一天来到了一个大婶家里,敲开门,他看到了一双满是怜悯之情的眼睛,朱元璋此时很清楚这位大婶是一个心存善念的人,说着大婶开门走出来,看着朱元璋那个破旧的大碗,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中的那块煎饼放进了他的碗里,随后头也不回的关门进屋了。
朱元璋透过门板的洞口看向里面,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这块煎饼是大婶的全家的干粮了,此时给了朱元璋,那么大婶就只能挨饿了。此时的朱元璋很明白大婶此时对于朱元璋的恩情都有多深。
正在朱元璋深深地望着那位大婶的时候,身边突然走过来一个和自己一样脏兮兮的人,但是看上去魁梧高大,而且样子憨厚,一看就是老实人,但是眼睛却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那块煎饼,样子和自己当初出来化缘时一样。
但是仔细一瞅,这人怎么这么熟悉呢?突然朱元璋说道:“汤和,你是汤和?”朱元璋想起来这个人的名字了,此言一出,汤和似乎也认出了这个就是小时候一起玩的朱元璋。但是高兴过后,汤和的眼睛突然有些朦胧,汤和此时已经饿了有3天,饥饿感已经快要击垮这个壮汉了,但是汤和的眼睛最后还是离开了朱元璋碗里的煎饼,朱元璋看在眼里,知道这个硬汉是多么的渴望能够有一口吃的,但是最终他忍住向朱元璋开口要,也没有因为饥饿而选择争抢,这就是汤和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朱元璋看着汤和,把煎饼的一半撕给了汤和,汤和也感到了朱元璋的诚意,再也顾不得其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吃完这一点东西,似乎汤和立即就恢复了满满的能量,打心里佩服这个伙伴,能够舍得把吃得分给自己,毕竟此时自己也饿了很久了,或许这就叫患难见真情吧!
朱元璋看到了汤和,见到了这个小伙伴,突然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望向天空,他想自己的父母了,眼泪不自觉的流出了眼眶,几年的流浪生活,没有一天是能吃饱的,甚至是连一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还经常受到别人的追打和狗的撕咬,又累又饿的朱元璋走着走着就瘫坐在了地上,饥饿的他已经没有能力站起来了,但是也不能就此认命啊!
就这样站起来,倒下去,想着远方的亲人,最后在一个土堆上倒了下来,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了。但是当他再次清醒的时候,迎面就是一张憨厚的脸,原来这个人就是汤和,听汤和说,自己也是听说路上有一个小和尚饿晕了,我怕是你,就赶过来看一下,没想到真的是你。
朱元璋此时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汤和赶紧拿出怀里放了两天的烧饼给朱元璋吃。朱元璋满含眼泪的说道:“汤和兄,太谢谢你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多亏了你救了我一命。”狼吞虎咽后的朱元璋终于有了一点点的力气,立马站起来,对汤和跪下说:“汤和兄救我一命,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或许就是这样的交情,才让当上皇帝以后的朱元璋对汤和能够网开一面,汤和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懂得进退有序,而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人,这才有了汤和一家和大明同寿的佳话。
看到朱元璋在年轻时所遭受的罪,和自己比起来那真的时天壤之别,时代不同,所承受的压力与遭遇自然也不相同,虽然我此时不能理解当时朱元璋所承受的有多痛苦,但是我在现代依然可以把当时的那个面对所有都能乐观相对的朱元璋的心思作为自己人生向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