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块煎饼奠定了朱元璋和汤和之间的关系,难怪汤和一族与大明同寿

一块煎饼奠定了朱元璋和汤和之间的关系,难怪汤和一族与大明同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成晋南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2/27 23:30:31

朱元璋传》这本书很清晰地描述出了和在朱元璋心中为什么可以一直不受怀疑,享受大明朝几百年的庇佑,这和他们小时候的这场相见是分不开的。

汤和和朱元璋是从小的伙伴,两人的遭遇几乎相同,但是成年后的汤和却是在洪武一朝活下来的寥寥数人中的一员。汤和为什么没有被清算,除了他自己知道进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个事还要从朱元璋少年的时候说起。在外流浪3年的朱元璋这一天来到了一个大婶家里,敲开门,他看到了一双满是怜悯之情的眼睛,朱元璋此时很清楚这位大婶是一个心存善念的人,说着大婶开门走出来,看着朱元璋那个破旧的大碗,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中的那块煎饼放进了他的碗里,随后头也不回的关门进屋了。

朱元璋透过门板的洞口看里面,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这块煎饼是大婶的全家的干粮了,此时给了朱元璋,那么大婶就只能挨饿了。此时的朱元璋很明白大婶此时对于朱元璋的恩情都有多深。

正在朱元璋深深地望着那位大婶的时候,身边突然走过来一个和自己一样脏兮兮的人,但是看上去魁梧高大,而且样子憨厚,一看就是老实人,但是眼睛却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那块煎饼,样子和自己当初出来化缘时一样。

但是仔细一瞅,这人怎么这么熟悉呢?突然朱元璋说道:“汤和,你是汤和?”朱元璋想起来这个人的名字了,此言一出,汤和似乎也认出了这个就是小时候一起玩的朱元璋。但是高兴过后,汤和的眼睛突然有些朦胧,汤和此时已经饿了有3天,饥饿感已经快要击垮这个壮汉了,但是汤和的眼睛最后还是离开了朱元璋碗里的煎饼,朱元璋看在眼里,知道这个硬汉是多么的渴望能够有一口吃的,但是最终他忍住向朱元璋开口要,也没有因为饥饿而选择争抢,这就是汤和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朱元璋看着汤和,把煎饼的一半撕给了汤和,汤和也感到了朱元璋的诚意,再也顾不得其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吃完这一点东西,似乎汤和立即就恢复了满满的能量,打心里佩服这个伙伴,能够舍得把吃得分给自己,毕竟此时自己也饿了很久了,或许这就叫患难见真情吧!

朱元璋看到了汤和,见到了这个小伙伴,突然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望向天空,他想自己的父母了,眼泪不自觉的流出了眼眶,几年的流浪生活,没有一天是能吃饱的,甚至是连一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还经受到别人的追打和狗的撕咬,又累又饿的朱元璋走着走着就瘫坐在了地上,饥饿的他已经没有能力站起来了,但是也不能就此认命啊!

就这样站起来,倒下去,想着远方的亲人,最后在一个土堆上倒了下来,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了。但是当他再次清醒的时候,迎面就是一张憨厚的脸,原来这个人就是汤和,听汤和说,自己也是听说路上有一个小和尚饿晕了,我怕是你,就赶过来看一下,没想到真的是你。

朱元璋此时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汤和赶紧拿出怀里放了两天的烧饼给朱元璋吃。朱元璋满含眼泪的说道:“汤和兄,太谢谢你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多亏了你救了我一命。”狼吞虎咽后的朱元璋终于有了一点点的力气,立马站起来,对汤和跪下说:“汤和兄救我一命,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或许就是这样的交情,才让当上皇帝以后的朱元璋对汤和能够网开一面,汤和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懂得进退有序,而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人,这才有了汤和一家和大明同寿的佳话。

看到朱元璋在年轻时所遭受的罪,和自己比起来那真的时天壤之别,时代不同,所承受的压力与遭遇自然也不相同,虽然我此时不能理解当时朱元璋所承受的有多痛苦,但是我在现代依然可以把当时的那个面对所有都能乐观相对的朱元璋的心思作为自己人生向前的目标。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蓝玉案后,朱元璋召冯胜、汤和进京,为何汤和善终,冯胜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汤和

    历朝历代的开国将领在辅佐的皇帝登上皇位后,都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创业之初,正是打天下的时候,领导者都求贤若渴,对手下将领推心置腹,乃至兄弟相称。但是,一旦强敌已灭,皇帝坐稳了江山,安定代替动乱,却又催生出猜忌。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皇帝看待这些昔日老伙计的目光必然不同,他势必要做出抉择

  • 朱元璋不杀汤和不是因为关系好,而是汤和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汤和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除了汤和善终,其余的真谈不上善终。不过汤和也确实有数,他深知帝王的凶险,所以从不居功自傲。是以在朱元璋心中,汤和是个没野心的人,这才让其在后来,对手下功臣下手时,放了汤和一马。不过有人曾评,汤和能够善终,是因为和朱元璋达成了生死协议。而且在朱元璋杀,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勋时,完全倒向

  • 泥鳅不管怎么吃,别再烧汤和红烧了,教你一招,土腥味全跑光

    历史人物编辑:心灵情感记标签:汤和

    大家好,今天我上街去买了一些泥鳅,打算给大家分享一道泥鳅的美食做法。泥鳅是一种富含了丰富营养的食材,它的吃法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炒着吃、煮着吃也可以炸着吃,喜欢吃泥鳅的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泥鳅的做法呢?如果你也喜欢吃泥鳅的话,就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这道泥鳅美食做法吧。别再烧汤和红烧了,教你这样去

  • 汤和辞官,朱元璋问他要什么?汤:100名美女!事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汤和

    1388年,63岁的信国公汤和,以年老为由,向朱元璋辞官。朱元璋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汤和笑眯眯地说:“请赐臣一百名美女吧!”朝臣脸色大变,为汤和捏一把汗,不料朱元璋爽快地答应了。汤和与朱元璋自小在一个胡同里长大,汤和比朱元璋大两岁。而且他的遭遇比朱元璋还苦,自幼失去双亲,但困难并没有打倒他,童年的汤和

  • 63岁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要何赏赐,汤和回答:100个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汤和

    在中国历史上,疑心重、好猜忌的皇帝简直不要太多,而其中,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出身寒微,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好不容易才爬到天底下最高的那个位置。位高权重之后,朱元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被别人夺去了,因此一直在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几乎杀光了曾经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他

  • 李善长既然已经告老还乡了,为何朱元璋还是要杀他?这么害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李善长

    有一说,朱元璋是为了让儿子(实际是长孙)继承皇位后能坐稳江山而扫清障碍,开国功臣能量和影响力都太大了,杀光了就后继无人,自己儿孙平安。赵构杀岳飞后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恐怕老朱内心也应该说“非卿谋反,非朕残暴”吧。都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啊,只好“莫须有”地安上若干罪名,爱卿,对不起了。其实漏洞百出,

  • 如果朱元璋不杀李善长、蓝玉、胡惟庸,那么明朝会改朝换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李善长

    如果朱元璋对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没有诛杀,朱允炆顺利继位的话,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设置的制度已经把这些可能性给降低到最低。另外,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的制度,也决定了臣子谋反的成功性很低,比如后期的万历一朝,万历数十年不上朝,朝纲依然在正常运转,就深刻说明了臣子想颠覆皇权

  • 大学生拿出家谱,自称李善长后裔,专家:他不是被灭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李善长

    朱元璋是一个出身比较低贱的皇帝了,本来从小低贱,却没想到在44岁的时候,竟然成了这个天下的霸主,不仅把元朝的残余势力给赶走了,而且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他能够走到那一步,离不开他身边的功臣的帮助,在他称帝以后,徐达这些勇猛的将士都没有成为了功臣的第一,真正被他封为第一功臣的,就是李善长。在他南下的时候

  • 侄子犯罪,李善长设法救人,刘伯温:杀了他可以降雨!朱元璋:杀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李善长

    洪武年间的一天,丞相李善长对御史台的御史咆哮道:“我中书省怎么可能有人贪污三千两白银,你们御史台欺人太甚,刘伯温太不把本相放在眼里了!”御史高正贤见李善长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很是害怕,就小心翼翼地说:“丞相大人,确实有人控告中书省五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而且太子也知道了此事,下了手令,提李彬去问话,还

  • 李善长,你不过是条狗而已,让你的主子出来见我!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李善长

    1367年9月,平江陷落,张士诚不但没逃跑,反而迅速回府杀掉了自己所有的亲属,之后被俘虏,面对审讯者,他怒斥:你不过是条狗,让你的主子来,也正是这句话让他落得个挫骨扬灰的下场。元朝末年的平江城号称天下第一坚城,是张士诚的老窝,眼看着跟自己同期起义,慢慢壮大起来的陈友谅,跟朱元璋打得风风火火,张士诚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