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当官》里的李卫,历史上究竟怎样?死后乾隆下令按总督例葬

《李卫当官》里的李卫,历史上究竟怎样?死后乾隆下令按总督例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4/1/10 19:31:50

估计很多人都看过《李卫当官》,里面徐峥刻画的李卫三分油滑里透着七分精明,看似误打误撞却事事算准,替乾隆解决了很多事情,但是这终究只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电视剧而已。

真实的李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真实历史上的李卫出生于公元1687年的正月初一,李卫出生于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

看清楚,人家的官是捐的,这说明两点,第一康熙末年的腐败,第二李卫家很有钱。

雍正帝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这升官速度,在古往今来历史上,都排的上号了,更重要的是李卫捐官只是捐了个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以李卫家的家资也不够后面的捐钱买官了,要职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毕竟还是要有点底线。

李家一没更多钱财,二没显赫背景,但是李卫硬生生从五品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这中间的时间,不过十年而已。

不过李卫的官虽然是买来的,但是人家升迁神速也是有原因的,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男人。

首先担任的实权职务是云南盐驿道,都知道古代最贵重的一个是铁,还一个就是盐了,都属于国家管控,可见利润之高,利润高自然想从里面捞钱的人就多了。

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李卫加强缉私队伍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

雍正四年(1726年),面对私盐泛滥的情况,李卫提出,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与此同时,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

与此同时李卫及时有效地向朝廷上疏,他认为要治理浙江私盐猖獗的问题,需要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强巡查。同时奏请朝廷,令副将、城守参将等军官在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周围安排水陆兵力,随时缉捕私盐贩卖者。

后来在浙江任上,李卫还着重办理了浙江海塘事宜。海塘即海堤,是江浙两省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江苏的浙江和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四府,尤以钱塘江口的海宁塘最为险要。李卫很重视修筑海塘,几乎每年都要奏请整治。

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皇帝因不满意江南总督范时绎对松江海塘改土易石工程的办理,令李卫赴工查勘,并采纳了李卫的修治方案,由李卫同江南督抚稽查治理。海塘工程系由政府财政开支,但所拨款额多不敷用且必须先经奏准,然后兴办。李卫在浙江多方面自筹资金,“除应动用正项之外,皆系每岁设法盐务等类节省额外盈余陆续抵用”。

买官的大家都知道,一个无非为名,二个无非为贪,李卫属于那种能抓老鼠的黑猫,每年都要奏请整治修筑海塘,而后又整改松江海塘;都知道做什么最赚钱?当然是做工程最挣钱了,尤其是大工程,这李卫在海防工程上挣了多少就不清楚了,反正人家做了实事,也没拿的太过份,皇帝开心就好,如果真的一分不贪,皇帝反而不敢用,原理参照王翦

除此之外,李卫还非常抓捕犯人,破获过几起超级大案。

后来,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入觐,遭母丧,命回任守制,不久加太子少傅。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后李卫出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

乾隆元年(1736年),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李卫请以营田交诸州县收管,分辖通永、霸易、天津、清河、大名五道,统率经理。

直隶总督兼直隶总河是一个什么概念?无法想象,只想说,如果不是恩宠到极致,是不会将首都这么繁荣富庶重要的地方全权交给一个人来管理的,而李卫也是一个狠人,步军统领鄂尔奇(鄂尔泰的弟弟)、诚亲王、总河朱藻都栽在了他的手中。

李卫发病之时,乾隆皇帝亲自派御医过来救治,但是终究还是不治身亡,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这女的是不是赵丽颖?

一代传奇名臣李卫,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显赫名气,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历经三代皇帝,都对他极致恩宠,这个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说XX为官哲学什么的,但是,个人认为,最应该学的,是李卫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

标签: 李卫

更多文章

  • 李卫买官走仕途,雍正视为功臣,乾隆怒砸雕像,李卫:幸亏死得早

    历史人物编辑:史书上说了啥标签:李卫

    清朝康熙皇帝中期,在江苏徐州一个富户家庭降生一名男婴,他就是李卫,家人都兴奋不已,期望将来能够高中状元,为家族带来荣耀。没想到的是,李卫一直到而立之年才获得官职,更为搞笑的是官职不是科举分配的,而是凭借家庭雄厚的财力买来的。那是在康熙56年,李卫的家中长辈再也看不下去这个游荡子,于是花钱捐官,给李卫

  •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卫

    李卫是雍正朝的重臣,他深受雍正器重,备极恩宠。他在雍正期间有多彪悍?不论是九门提督,还是大学士,甚至就是王爷,李卫都敢得罪,一不留神就上折子参。李卫出身在江苏铜山一户大户人家,他不善读书,最后家人为他出资捐了个员外郎的官职。正常来说,捐官得到的一般都是候补的,能最终得到实际职务的很少见。但是李卫并没

  • 宝亲王为什么不敢处理李卫?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李卫

    导读: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史实,而是《雍正王朝》最后一段剧情中的内容。湖南生员曾静写信给西北抚远大将军岳钟琪,希望他学习先祖岳飞带兵谋反。进京的李卫闻听恩人雍正的表述怒火中烧,跑到刑部大佬殴打曾静。刑部官员不但没有什么表示,而且围观取乐。这才让随后赶到的雍正、宝亲王等人大怒,宝亲王做主把围观取乐的

  • 《雍正王朝》张廷玉比李卫位置要高,处置弘时雍正为何只问李卫?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李卫

    导读:这样的问题不在于谁的水平高,而且水平高的也不一定敢说。雍正不问张廷玉而问李卫有两层意思:第一、李卫是家臣奴才,而张廷玉是外臣。雍正是李卫的主子,这件事情本来就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前提就不能对外宣扬。即使最后鸩杀了弘时,估计对外也得报暴病而亡。第二、张廷玉是外臣,绝对不会掺和皇上的家世否则后患无穷

  • 雍正王朝:李卫为什么要提醒雍正赐死弘时保弘历?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李卫

    邬思道:“狗儿,多少人十年寒窗,求这个顶而不得得呀,你可要好自为之”。可别小看李卫吊儿郎当的样子,但对于邬思道的敲打,悟性可比年羹尧高多了,说话水平也很高,滴水不漏,且办起事毫不含糊,在职场的段位可以和图里琛有的一拼。弘时的作为,雍正老早就想找个合适的对策处罚他了,奈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左右为难,处

  • 她凭借《李卫当官》走红,在片场被打怒退娱乐圈,孙菲菲怎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布点娱乐标签:李卫

    说道经典的古装剧,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会是近几年口碑很好的《甄嬛传》,但是其实在十几年前,几乎每一部古装戏都可以用经典来评价,当时的演员都非常的敬业,而且也没有现在不好的风气,很多电视剧的火爆程度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今天要说的就是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电视剧《李卫当官》。《李卫当官》与一般的古装剧不同的是

  • 雍正王朝:高福本来和李卫一起被雍正发现,为什么高福背叛雍正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李卫

    年轻人,血气方刚,从年羹尧的说法来看,应该是也对翠儿有意,然而造化弄人,翠儿芳心他属,年轻人难免一时颓唐,于是去外边借酒浇愁。这是很一般的套路。不是说四爷府上规矩大吗?这等办过机密事的人员,怎么可以如此大意?如此情绪不靠谱?坎儿曾经去当铺办过百官行述的事。结果被人指认出来了。喝酒是容易失去理智的,实

  • 李卫为什么没有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李卫

    导读:《雍正王朝》中的雍正皇帝虽然刻薄寡恩,但是不是嗜杀之辈。年羹尧、高福、高毋庸等人被杀都是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稳定皇位后还是需要心腹来帮助自己的。而李卫虽然出身比较低,但是其忠诚超过年羹尧;灵活高过田文镜;既能从大出着眼,又能从小处入手;虽然不敢僭越,但是发自内心地以子侄一般的亲近和忠诚

  • 雍正器重没文化的李卫,乾隆帝时期,李卫的结局却让人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卫

    雍正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在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斗争之后,终于在四十六岁登上帝位。在他在位的十三年间,清朝的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当然首要归功于雍正本人。但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精明能干的臣子辅助,雍正自然也无法振兴祖业。在他身边,有着四位权高位重、深得信任的大臣帮助他。有一位大臣,论谋他不

  • 《阅微草堂笔记》中一件奇闻异事,李卫由此而成为一位好官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媚影标签:李卫

    雍正年间,有一个备受皇帝信赖的宠臣,他的名字叫李卫。此人曾经担任浙江巡抚、总督、直隶总督等要职。虽然不大识字,但是却颇有才干。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记载了李卫的一件奇闻。相传,还没有做官之前,有一年李卫乘船渡江,同船的人有几个,其中一人是道士。当时因为纠结船费的问题,有个人和船夫发生了一段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