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三次征讨噶尔丹,一方面因为噶尔丹野心大想要吞并大清,所以康熙不得不亲帅大军打败他;另一方面原因噶尔丹勾结沙俄,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只有将他打败才能预防勾结后恶果的形成。
1960年五月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帅禁旅进驻博洛和屯督军征讨噶尔丹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也就是1960年5月,因为噶尔丹借口追击敌军,所以率兵三万从库楞湖沿大兴安岭开始南下,实则直接发兵北京。事情发生后大清派兵顽强抵抗还没能战胜噶尔丹。为此康熙被逼无奈只能亲帅十万大军,采用分进合击方法攻击噶尔丹。该战就是乌兰布通之战,结果噶尔丹兵败。
1693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三年,噶尔丹抗命不至让康熙决定诱其南下一战歼之
噶尔丹侵占大清的野心始终不灭,1693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三年。本身大清让噶尔丹谈商加盟事宜,不料噶尔丹抗命不至反而遣兵侵入大清领地,这让康熙十分恼怒打算诱其南下一战歼之。为了达到这种诱歼目的大清可谓做了多的准备,当时噶尔丹率兵三万而康熙又亲帅大军十万,同时兵分三路出击,导致噶尔丹兵败只带几十名骑兵逃跑。
1697年2月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噶尔丹拒不投降让康熙不得不再次下诏亲征
1697年2月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因为噶尔丹拒不投降所以康熙又被逼无奈再次下诏亲征。经过这次激烈的战斗,再加上噶尔丹遭到了众叛亲离所以导致他服毒自杀,至此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才算真正的结束。
康熙一定要打败噶尔丹是由于他野心大,始终有吞并大清的企图
康熙一心想要打败噶尔丹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噶尔丹野心比较大,始终都有吞并大清的企图,这对于每位皇帝而言都是不能忍受的。为此康熙决定亲征,按照康熙的考虑就算当时不能彻底将噶尔丹灭掉,也得杀杀他的嚣张气焰,以让噶尔丹放弃吞并大清的企图。不过从历史记载情况后,兵败2次的噶尔丹始终都没有放弃吞并大清的企图。
康熙一定要打败噶尔丹是由于他与沙俄勾结,康熙怕勾结后会形成一些恶果
从当时实际情况看,一边噶尔丹有吞并大清的企图,一边沙俄也在东北不断侵占中国领土。虽然在大清的顽强抵抗下也与沙俄签订了相关条约,但是在康熙眼里依赖条约的约束力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一旦噶尔丹与沙俄勾结势必会产生一些恶果,康熙为了能够避免这种巨大威胁的形成,只能选择打败噶尔丹才行。
通过上述内容的阅读,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康熙一定要打败噶尔丹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从当时的局势看,倘若康熙不亲征不能打败噶尔丹,后果是非常可拍的。康熙彻底将噶尔丹打败后,才换来了大清的稳固和领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