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你真看懂了吗?

《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你真看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虎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4/2/27 23:36:45

雍正朝》作为描述清朝历史最为出色的一部电视剧而被我们熟知,剧中对于针锋相对、残酷冷血的“九王夺嫡”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演绎。其中,对于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现的一件冤案的处理可谓是精彩纷呈、深藏帝王心术。那么对于在此案中张廷玉冒死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一事,你真的看明白了吗?

康熙四十六年,大清朝出现了以钱买命、贪赃枉法的荒唐大案,犯下命案的江夏镇刘八女强迫张五哥顶替自己接受处罚——砍头之刑。闻听消息的康熙皇帝刑场之上就下张五哥,并打算让皇四子胤禛负责审理此案,但深知其中内情并不简单的胤禛认为给自己弄了一场病,得以逃脱。无奈之下,在众臣的建议下,康熙皇帝只好委派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三子胤祥前去审理此案。原本就很简单的命案很快审理清楚,只是对于案件背后的主使尚未浮出水面。颇有心计的皇八子胤禩头头夜审刑部衙门官员肖国兴,在威逼利诱之下,将太子指示手下花钱换命、贪赃枉法的事实报给了康熙皇帝。故事便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拿到太子胤礽罪证的康熙皇帝万般痛心和无奈,只得前去军机处遇到了尚在加班的张廷玉。见到太子证词以后,张廷玉冒着死罪将证词一把火烧掉,并配合康熙皇帝将此案完美审结。那么,这其中深藏的缘由和康熙皇帝真实目的到底怎么回事呢?

首先,康熙皇帝在命案刚一发现的时候,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将朝廷六部分于皇子们的康熙皇帝肯定不会忘记刑部是太子胤礽负责的。那么,大发雷霆要求彻查此案并专门要求不管查到皇亲国戚还是皇子亲王都必须依法办理、绝不姑息的康熙皇帝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看尽了太子胤礽的不法行径、无能之举,想通过这一件事将太子废黜并新立以为太子,那就是皇四子胤禛。

皇四子胤禛的突然大病打乱了康熙皇帝的安排,皇八子胤禩的夜审肖国兴更是将康熙皇帝的真正目的全部打掉。如果按照胤禩呈交的罪证将太子胤礽废黜,那么势必会得给皇八子胤禩一个交代,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于情于理,皇八子胤禩都是皇太子的必然人选,可是英明睿智的康熙皇帝又怎么会让这一切发生呢?所以他找到了张廷玉,一个在“九王夺嫡”中从未明确站位、深知康熙皇帝心思的重臣。

康熙皇帝见到张廷玉首先问张廷玉儿子的病情并立即下旨让太医前去替其诊治,接下来才将太子证词交给张廷玉,那意思就是我已经救了你的儿子了,你也得救救我的儿子了。注意,救的这个儿子并不是太子胤扔,更不是皇八子胤禩,而是皇四子胤禛。而为了顺利将皇位传给胤禛的唯一做法就是继续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从而打掉皇八子胤禩争夺储位的念头。聪明非常的张廷玉深得康熙皇帝倚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马上明白了皇帝心思的张廷玉立马将太子罪证烧掉并将罪责自己承担,并请求康熙皇帝将此时忘掉就当没有发生过。

张廷玉的聪明在于他知道康熙皇帝的真正意图,并且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不能亲手将胤礽的证词毁掉,这样的罪过当然不能让皇帝本人背负。况且,如果康熙皇帝这样做,面对之前誓要严惩罪犯的严令,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如果康熙皇帝自己这样办了岂不是表明了绝不会让皇八子胤禩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吗?就当是的情况而言,康熙皇帝还不愿意将皇位继承问题表面化、公开化,更不愿意打击任何一位皇子为朝廷办事、为自己分忧的积极性。

所以,张廷玉知道康熙皇帝绝不会因此而生气反而会因为自己帮着处理掉一件大心思而更加信任、倚重自己。接下来就是康熙皇帝快刀斩乱麻,一夜之间将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大案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处理完毕。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为什么康熙询问张廷玉的孩子?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每一幕场景都很有意思,自从开播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这部电视剧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小编也看了很多遍,焦晃老爷子演得康熙让人印象深刻。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康熙附体。在《康熙王朝》中太子可以说是烂泥糊不上墙,做了储君三十多年,先不说和父亲的妃子郑春华有染,还作为

  • 儿子中了进士,为何张廷玉却请求降名次?张说让天下寒士先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张廷玉

    古代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些“富过三代”的,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风建设。清代大学生张英便是位极为在乎家风的人,他在自己的著作《聪训斋语》中,多次提到欲做人,先“立品”的说法,所谓“立品”便是“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一、做人立品张廷玉立品二字,传至张廷玉,更是被发扬得淋漓尽

  • 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红红美食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评15:胤禩的精妙算计,被张廷玉轻轻化解小标题: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过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张五哥案案发后,太子惊慌失措,八阿哥胤禩一党也乱作一团。太子及其党羽贪墨枉法,八阿哥党羽草菅人命,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置身事外看热闹。之前,江夏镇的任季安和刘八女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铩羽而归,太子

  • 面对清朝重臣张廷玉,雍正恩宠有加,乾隆却无情打压,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其父虽为康熙朝的大学士,但他确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自其康熙年间入值南书房以来,历经康雍乾三朝,一直任职中枢之中,因其为人谨慎,鲜少犯错,以致升迁的也十分快。张廷玉一介文臣,并非武将,因此没有年羹尧等人东征西战的本领,也没有鄂尔泰戎马倥偬的战功,亦非李卫等人往来

  • 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门可罗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张廷玉

    封建时期皇帝的地位最高,他做的决定任何人都不能质疑,不管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多大的贡献,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抄家革职甚至失去性命,都有可能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时期门可罗雀。三朝元老三朝元老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年寿命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能被三位皇帝看中,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抄家,士兵搜出了一个箱子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张廷玉

    在清朝,能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最终还落得个“配享太庙”的人绝对也是屈指可数,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一位。三朝老臣张廷玉张廷玉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张英在康熙三十八年登上高位。一年之后,受到了良好教育的张廷玉也考中了进士,并且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张廷玉开始担任篡修官,并且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

  • 张廷玉为什么要绞尽脑汁配享太庙?原因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为什么要绞尽脑汁配享太庙?原因令人不齿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名利,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更会想到死后哀荣,以及福荫子孙。太庙,是皇帝家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历代皇帝去世后,也会被请进太庙。作为王公大臣,死后牌位放入太庙,陪伴先帝,是顶级政治荣誉,上升到国家祭祀的标准。张廷玉是雍正帝特别信任的大臣,很多朝

  • 乾隆准备登基时,张廷玉突然阻拦:还有一份密旨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张廷玉

    众所周知,由于康熙在立储一事上犹豫不决,导致“九子夺嫡”的发生。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勾心斗角,相互残杀。最终,这场争斗以四皇子胤禛的胜利而告终,是为雍正帝。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雍正称帝后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皇帝写好诏书后,将其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皇帝驾崩后

  • 雍正帝宠臣张廷玉,“太庙”都能进,却为何无法进入“八旗”?

    历史人物编辑:竹林七叙侃历史标签:张廷玉

    太庙,明清时期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乃系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但经皇帝许可,近支皇亲或有功于社稷的皇亲,或者大功于社稷的功臣,也可拥有“配享太庙”的资格。抬旗,即清朝旗人为抬高出身而抬升旗籍的制度。一般而言,指的是“汉军旗”抬升至“满洲旗”;或者由“下五旗”抬升至“上三旗”;再或者由“八旗包衣”

  • 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为什么叫衡臣?

    历史人物编辑:运动的心标签:张廷玉

    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之所以叫衡臣的原因是:张廷玉,字衡臣,在古代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可以称呼对方的字,表达了雍正与张廷玉的关系十分亲密,表达了雍正对张廷玉信任,是一种非常亲切的叫法。我相信大家对《雍正王朝》并不陌生,它是由胡玫执导,唐国强、焦晃等主演的历史剧,讲述了雍正皇帝精彩的一生。在《雍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