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史杂谈:康熙有两类物品从不赐人,却将其中之一赐给姚启圣

清史杂谈:康熙有两类物品从不赐人,却将其中之一赐给姚启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平沙趣说历史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4/1/2 3:34:42

圣是康熙王朝里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物,与李光地并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两大谋臣。姚启圣学问渊博,见识远略,而又性格孤傲,令康熙帝既爱又恨。都知道施琅收复台湾,然而背后谋划,运筹帷幄的却是姚启圣。施琅是将才,姚启圣是帅才。

浙江绍兴人杰地灵盛产名人,姚启圣就出生于此。康熙二年,姚启圣参加乡试,以第一名中举,被分配到广东香山做了一名七品县令。因前任县令大肆搜刮民财,致使当地民生疾苦。眼界开阔胆识过人的姚启圣,不顾清朝的禁海封关政策,大搞海外贸易,迅速改善当地经济。然而好景不长,姚启圣因私开海禁遭弹劾,又被革职为庶民。

无官一身轻的姚启圣,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利用当县令时结交的商界人脉,独自做起了生意,因经营有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下数十万两银子,富甲一方。时逢三藩作乱,耿精忠起兵造反,不久叛军打到了浙江姚启圣的老家。

康熙帝指派康亲王统兵前往闽浙平叛。见家乡有难,姚启圣毅然放弃土豪的日子,和儿子一起自费募集了数百乡勇,投靠康亲王,加入平叛大军。姚启圣颇具军事才能,平叛过程中屡立战功,收复浙江沦陷之地后,又随康亲王进兵福建耿精忠老巢。姚启圣只身前往劝降耿精忠,走投无路的耿精忠被说服,复又降清。

三藩平息后,康亲王于康熙帝面前为姚启圣请功,康熙帝晋封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台湾郑成功之子郑经,趁清朝三藩内乱之际,派出水师袭扰福建沿海,攻占了漳州等地。收拾完了三藩,康熙帝打算接着收拾台湾郑氏,收复台湾逐渐纳入康熙帝议程。

收复台湾责任重大,而朝臣多老于世故,已不堪用,康熙对这个不按章法出牌,深谙谋略的姚启圣很感兴趣,康熙最终决定让姚启圣负责统筹收台事务。姚启圣领旨后,即回福建部署攻台准备工作。

姚启圣遣兵夺回被郑经占领的漳州、金门、厦门等地,为下一步攻台扫清了障碍。然后面临的是选将,攻台主要是海战,需精通海战的将领。此时李光地举荐了施琅,施琅曾是姚启圣的学生,后因性格不和离开,成为一代水师名将。起初投靠在台湾郑氏军中,因与郑成功产生矛盾,家人被郑成功所杀,施琅遂脱离台湾,归降清朝。

施琅的回归既壮大了清朝水师实力,又削弱了台湾水师力量,此消彼长,堪称一举两得。况且施琅对台湾水军情况了如指掌,成为攻台主将的不二之选。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而姚启圣与施琅尽释前嫌,开始通力合作,选将问题完美解决。

接下来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攻台水师,水师一要善水战之兵勇,二要大量渡海战船。八旗兵丁虽善骑射,但不习水战,姚启圣坚决弃用八旗兵,另行募集通水性者,令施琅日夜操练。并尽散家财,筹措资金,大力修建战船。同时实行海禁,沿海居民内迁,以此断绝台湾物资补给线。

此时郑经已去世,其子郑克塽继承其位。姚启圣剿抚并用,先后有多名台湾水师将领前来归顺。等季风一到,施琅即刻率领福建水师出海,与台湾水师先后激战于澎湖和台湾本岛,最终攻克台湾,立下旷世奇功。

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而对于姚启圣的精心布置,运筹帷幄之功,康熙则问他想要什么赏赐,姚启圣不要钱也不要官,只要借康熙的藏书一看,康熙说道:藏书和后宫嫔妃,朕从来都不曾赐人,今天就破例一回。姚启圣感激涕零。

标签: 姚启圣

更多文章

  • 康熙近侍李德全去请姚启圣,结果被打了一顿,不怕康熙报复吗?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姚启圣

    这是《康熙王朝》当中非常经典的一幕,让我给大家再还原一下。当时周培公病重,康熙皇帝前去看望他。之前康熙贬他到盛京,这一贬就是11年。康熙带来了三件事情,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想重新启用周培公。当时周培公还怄气,和皇上半开玩笑的说:“我看皇上的第三件事,是不是到了盛京之后才想起来的?”(另外两件事拜昭陵还有

  • 收复台湾后,满族大臣提议放弃台湾,姚启圣一句话康熙才作罢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姚启圣

    1662年,爱新觉罗·玄烨成为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个皇帝。同年,郑成功病逝,郑氏集团内部发生权力斗争。清廷的辅政大臣们商议了一番,决定派使者去厦门,说服郑氏归顺。台湾问题最终能和平解决吗?01当时的郑经,还驻守在厦门,正想回台湾夺权,却又担心清廷进攻厦门。正犹豫之际,部下报告:清廷派使者来了。于是,郑

  • 康熙王朝:姚启圣是一品总督,敢直接斩三品官,为何要对百姓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孤城一梦标签:姚启圣

    本文仅从《康熙王朝》解析,不涉及正史。姚启圣是康熙的一品大员,是福建的总督,全权负责平台的各类事宜。姚启圣有康熙御赐的尚方宝剑,能够直接斩三品以下官员不必上报,为何却要给老百姓下跪呢?姚启圣原来是九品小官,在马场负责养马。但是姚启圣的官职虽然很低,但是智慧很高。康熙想要平台,周培公临终之前向康熙举荐

  • 福建总督姚启圣,功劳甚大却没被封侯,只因奏折迟到两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姚启圣

    清朝时期的总督权力非常的大,相对而言已经能够称为封疆大吏,不过虽然已经是封疆大吏,威震一方,上面却还有人压制他,那就是皇帝,康熙时期,有一位叫做姚启圣的福建总督,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不过他一生最大的惋惜之处就是没有被封侯,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头说起,看完姚启圣的一生经历,我们大概也能够理

  • 《康熙王朝》背后的历史:侠客官员姚启圣,平定台湾的第二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姚启圣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皇帝派太监李德全去请九品芝麻官姚启圣的桥段相信为大多数观众所熟知。然而在二月河的原著小说,却找不到姚启圣如此落魄的段落。(被李德全被抽了一鞭子的另有其人)在真实的历史上,姚启圣家财万贯,武艺超群,饱读诗书,见义勇为,他大起大落的生平比武侠小说还要精彩得多。究竟他有哪些精彩经历

  • 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姚启圣

    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也是大清朝的一代名臣,但三人的结局却比电视剧里要好得多。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可以说是康熙皇帝最得力的大臣,先是周培公帮助康熙帝击溃叛军,收服王辅臣,平定了三藩之乱,然后姚启圣在担任福建总督时,协助康熙帝平定台湾,最后就是李光地配合康熙

  • 《康熙王朝》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何不愿为官急流勇退呢?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姚启圣

    导读:在《康熙王朝》剧中的姚启圣经过周培公的举荐获得了升职和平定台湾的机会。但是姚启圣是有才能但是为人古板、脾气臭,甚至连康熙的面子都不给。否则不会再被启用前,官越做越小从顺治二年的福建巡抚的康熙五年降为马场的九品司厩把清朝的所有品级都做了一遍。甚至屡屡自持才华抗上,连顺治都想杀他。所以这是姚启圣在

  • 姚启圣:康熙时期收复台湾最大的功臣却被贬斥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姚启圣

    纵观康熙一朝,出现了太多的名臣,比如索额图、明珠、李光地、佟国维、张廷玉等。其中,姚启圣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姚启圣(1624年——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绍兴人,官至福建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太子太保等职务。他是康熙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理论家和军事家,还是大清朝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姚启圣出生于

  • 传奇人物姚启圣,于官场沉浮,多次带领军队立下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姚启圣

    姚启圣是清朝康熙皇帝统治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他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帮助施琅一举收复台湾。康熙二年,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官,担任广东香山知县,但由于允许商人在海上进行贸易,从而被罢免官职,他也因此转而经商。在三藩之乱爆发之后,姚启圣积极捐款募集士兵加入到康亲王的麾下,不久

  • 康熙痛恨姚启圣为何还给他封官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姚启圣

    当着姚启圣的面,康熙拿出先帝永不录用姚启圣的折子用火烧了,还告诫所有大臣今后谁在提起此事——斩!康熙为何能够重新启用姚启圣呢?在古代能够把大官最后直接一步一步做成九品小官去喂马的,恐怕也就只剩下姚启圣了,即使远在偏远的福建,姚启圣照样也把顺治得罪了,最后气的顺治下了一道圣旨永不录用姚启圣,难道顺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