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康熙赏识,雍正重用,辅佐乾隆15年,为何晚年如此苍凉?

张廷玉:康熙赏识,雍正重用,辅佐乾隆15年,为何晚年如此苍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月历史阁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4/1/18 23:14:37

雍正帝多疑的一生中,心腹寥寥无几,类似年羹这样反目成仇的也是不在少数,唯独只有张廷玉在他这里最受信任,不仅生前重用,死后更是留下遗诏,让张廷玉百年后配享太庙。当时清朝还没有汉臣入太庙的先例,可想而知,这是怎样的殊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配享太庙的三朝元老,在晚年时期却是格外凄凉,不仅曾经的风光不再,更是被乾隆追缴御赐之物,最终84岁惨死家中。张廷玉是如何从肱骨重臣变成如此下场呢?下面让我们走进张廷玉跌宕起伏的一生。

一、康熙赏识

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父亲张英是清朝首批进入南书房当值的翰林文臣,康熙对他十分赏识,让其时时刻刻陪伴左右,协助处理大小事务。张英还做过皇子们的老师,为官清廉,学识渊博,在民间享有盛誉。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张廷玉继承了父亲的才能。从小就十分聪慧,而且读书刻苦,才华也是十分出众。第一次参加顺天府会试时,他一次就考上了举人。

然而在第二年会试时,他的父亲突然被任命为了总裁官,这就导致他无法参加考试,错过了那年的入仕机会。因为清朝有规定,考官的直系亲属需要避考。虽然错过了三年,但张廷玉的才能依然出众,直接考中了进士,正式入朝为官。

当官之后,他并未受到父亲的庇佑,因为张英在他考上的第二年就辞官退休了,所以他在官场都是自己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不过他父亲的多年名望,确实给他带来了一点人脉上的便利,其中价值最高的就是来自康熙帝的关注了。

清朝惯例,庶吉士三年而散官,离开这里之后,他们要么因为优秀而留在朝中各部,要么被放到地方从小官慢慢熬起,但不管是哪一种,升迁都是较为缓慢的。

但张廷玉却凭借父亲的关系免去了这些煎熬的过程,直接被康熙帝钦点为了翰林院检讨,进入南书房当值。子承父业成为了康熙帝身边的“得力助手”,时时刻刻跟随在陛下身边。就连康熙去行宫避暑也都要带着他。

康熙之所以对张廷玉如此看重,一方面是因为他父亲张英,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廷玉本身足够优秀。张廷玉才思敏捷,十分善于理解构思,往往康熙只是简单地说一段话,他就能迅速在脑子里将其润色转换为官方庄重的版本,而且每次都能让康熙满意。

有他在时,康熙拟定圣旨总是又快又满意,自然是不愿意离开他的。这个特长直到雍正时期仍被采用。康熙去世之前,张廷玉已经是朝中举重若轻的人物了。

二、雍正器重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雍正帝四皇子胤禛登基继位。九子夺嫡时期的惨烈斗争,让雍正的危机意识极强,他意识到自己在朝中势力微薄,急需选择一位能力出众的大臣作为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心腹,而他自然就想到了恩师张英的儿子张廷玉。

张廷玉出身名门,才能出众,深受康熙器重,而且与众位皇子交往不深,是雍正培养心腹的最佳人选。雍正刚刚登基的那段时间,几乎把所有的圣旨都交给张廷玉向下传达,各类事宜数不胜数,有时还会让他传达口谕。

但张廷玉从未有一次出错,每次都是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这让雍正更是坚定了将他培养为左右手的想法,不久后就晋升他为礼部尚书,让其正式进入了宰辅重臣之列。

雍正虽然生性多疑,手段狠辣,但对忠诚贤良之辈也是诸多信任的,他对待张廷玉正是如此。不仅不断提升他的官职,更是专门为他设立军机处,让他能够同时掌管军机政事与吏部、户部等重要部门。

雍正励精图治,勤勉刻苦,执政十几年就将自己的身体给熬坏了。临终之前,他将太子托付给了张廷玉与鄂尔泰等朝中肱骨重臣,让他们作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好好治理国家。雍正还单独留下遗诏,许诺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

三、晚年凄凉

乾隆初登基时,对张廷玉也是格外器重的,不仅封他一个汉臣为三等伯爵,更是让他做皇子们的老师,负责皇子们的蒙课程。不仅如此,在重新编纂清史等重要文献时,乾隆更是任命张廷玉为总编纂官,全权负责所有的事务,绝对的信任与重视。

虽然都是重视与盛宠,但乾隆与雍正的出发点是不同的,雍正看重的是张廷玉的忠君之心与出色才能。而乾隆看重张廷玉的则是他身上的名望与处理政事的切实作用。

虽然两个观点看上去都是在说张廷玉“十分有用且耐用”,但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雍正会因为他的忠心与能力无限度的栽培重用他。而乾隆却会因为他不断增长的名望与过于具有威慑力的作用而忌惮他,甚至是厌弃他。

张廷玉是个聪明人,也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在朝堂上总是极为小心的办事说话,更是严格约束自己的儿子与亲属,但即使是这样,也是逃不开乾隆对他逐渐升起的厌恶与嫌弃。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张廷玉每天生活的小心翼翼,还是逃不开乾隆各种的故意发难。

在他76岁老眼昏花之后,张廷玉终于受不了,选择向乾隆请辞,希望能够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乾隆不肯罢休,他连续请辞了两次才不情不愿地批准。本来张廷玉这样离开也算圆满,但他实在是太惦记配享太庙这件事情了,略施小计让乾隆不得不给他承诺。乾隆虽然答应,但也恼火了起来,开始寻找各种理由加倍地惩治他。

就算张廷玉离开京城,也经常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被惩治连坐,有一次甚至连先帝赐下的御赐之物都被乾隆派人给收走了。在这样凄凉悲惨的晚年生活中,张廷玉郁郁而终,享年84岁。张廷玉死后,乾隆可能是突然良心发现,不仅为其钦定谥号“文和”,更是履行了先帝的诺言,让其配享太庙。

结语

回顾张廷玉的一生,少年英才深受器重,为官清廉鞠躬尽瘁,一颗忠君之心更是从未变过,是清朝历史上难得从一而终正直公允的宰辅重臣。

可惜他实在是太执着于配享太庙这件事情了,一生都为了名望束手束脚不肯放权,这件事情是他凄凉晚景的“罪魁祸首”。只能说,张廷玉百密一疏啊。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张廷玉”“白萌堂”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杜雨露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小含美食馆标签:张廷玉

    2020-02-23 12:19 羊城晚报•羊城派老爷子留给世间最后的语言:“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1941年1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的杜雨露,是哈尔滨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杜雨露参演了《雍正王朝》《大宅门》《天下粮仓》等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为广大观众所熟知。

  •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要烧掉写有太子罪证的供状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张廷玉

    八阿哥夜审肖国兴,连夜将供出太子罪行的状纸上报康熙,康熙随即召见太子问话。虽然剧中没有康熙召见太子的经过,但不难想像康熙也只是旁敲侧击的斥责罢了,没有把状纸给太子看。太子接二连三的犯错,让康熙头疼不已。康熙深夜来找张廷玉。深夜来访,必有要紧烦心的事。开头康熙并没有提状纸的事,而是关心起张廷玉患绝症的

  • 三朝重臣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抄家?你看康熙死前他都干了些啥

    历史人物编辑:陈子康标签:张廷玉

    一、引言对于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的重臣张廷玉,如今网上有个误解,那就是他晚年时遭到了乾隆抄家,实则这个说法不严谨!据《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乾隆)以责(张)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意思很简单,晚年的张廷玉,被乾隆训斥了一通,命他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是完全两个概念。但此事出在张廷玉身上,威力却

  •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张廷玉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俗话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古代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所担负的责任就更不言而喻了。康熙年间,皇四子胤禛在残酷的“九子夺嫡”中取得了胜利,成为雍正皇帝。公元1729年,雍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西北地区战乱不断,江南等地水患横行,虽然已

  • 《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你真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作为描述清朝历史最为出色的一部电视剧而被我们熟知,剧中对于针锋相对、残酷冷血的“九王夺嫡”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演绎。其中,对于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现的一件冤案的处理可谓是精彩纷呈、深藏帝王心术。那么对于在此案中张廷玉冒死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一事,你真的看明白了吗?康熙四十六年,大清朝出现了以

  • 《雍正王朝》为什么康熙询问张廷玉的孩子?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每一幕场景都很有意思,自从开播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这部电视剧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小编也看了很多遍,焦晃老爷子演得康熙让人印象深刻。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康熙附体。在《康熙王朝》中太子可以说是烂泥糊不上墙,做了储君三十多年,先不说和父亲的妃子郑春华有染,还作为

  • 儿子中了进士,为何张廷玉却请求降名次?张说让天下寒士先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张廷玉

    古代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些“富过三代”的,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风建设。清代大学生张英便是位极为在乎家风的人,他在自己的著作《聪训斋语》中,多次提到欲做人,先“立品”的说法,所谓“立品”便是“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一、做人立品张廷玉立品二字,传至张廷玉,更是被发扬得淋漓尽

  • 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红红美食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评15:胤禩的精妙算计,被张廷玉轻轻化解小标题: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过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张五哥案案发后,太子惊慌失措,八阿哥胤禩一党也乱作一团。太子及其党羽贪墨枉法,八阿哥党羽草菅人命,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置身事外看热闹。之前,江夏镇的任季安和刘八女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铩羽而归,太子

  • 面对清朝重臣张廷玉,雍正恩宠有加,乾隆却无情打压,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其父虽为康熙朝的大学士,但他确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自其康熙年间入值南书房以来,历经康雍乾三朝,一直任职中枢之中,因其为人谨慎,鲜少犯错,以致升迁的也十分快。张廷玉一介文臣,并非武将,因此没有年羹尧等人东征西战的本领,也没有鄂尔泰戎马倥偬的战功,亦非李卫等人往来

  • 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门可罗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张廷玉

    封建时期皇帝的地位最高,他做的决定任何人都不能质疑,不管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多大的贡献,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抄家革职甚至失去性命,都有可能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时期门可罗雀。三朝元老三朝元老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年寿命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能被三位皇帝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