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朝重臣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抄家?你看康熙死前他都干了些啥

三朝重臣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抄家?你看康熙死前他都干了些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子康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4/1/4 22:36:44

一、引言

对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重臣张廷玉,如今网上有个误解,那就是他晚年时遭到了乾隆抄家,实则这个说法不严谨!

据《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乾隆)以责(张)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

意思很简单,晚年的张廷玉,被乾隆训斥了一通,命他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是完全两个概念。但此事出在张廷玉身上,威力却又不亚于抄家。因为张廷玉在当时,实在影响力太大了。

比如,他是汉臣中唯一配享(雍正)太庙的人物,且门生故吏满天下。可谓当时的绝对大佬一枚。因此就算乾隆咬着后槽牙想抄张廷玉的家,也要三思后行,而“尽缴历年颁赐诸物”这手段,也就相当于一种变相抄家式的警告了。

对这一点,其实《雍正王朝》把握得很好。在八爷党逼宫雍正时,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不知“江湖深浅”的新科状元,和“江湖大佬”张廷玉敢站出来,替雍正说话解围。

对新科状元,八爷党敢大放厥词,可对张廷玉,就算是八爷都被气得恨不得咬死他了,却也不敢有啥过激行为和言辞。这就是张廷玉在雍正时期和乾隆初期的分量。

那么乾隆明知张廷玉“分量”这么重,却为何还要进行变相抄家呢?

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其实张廷玉也曾是狂傲少年一枚,考取进士后,一度张狂得不得了。据二月河所著的《康熙大帝》记载,在康熙时期,南书房内有一位康熙宠臣叫高士奇,丝毫不亚于后来的纪晓岚

一次张廷玉不知深浅地问高士奇,听说咱皇上博学多识,就没有不会的。那么你跟皇上比,谁更厉害?

高士奇当即大怒,劈头盖脸训斥了张廷玉一通:你个瓜娃子,饭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讲,你几个脑袋?

正是经高士奇的训斥后,张廷玉意识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毕竟当时他自感才华比不过高士奇的,可高士奇都如此乖巧,自己还有啥狂傲的?

于是张廷玉便把《淮南子》中的这句: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砍下后面半句来,当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

即少说话,甚至不说。那干啥啊?揣摩皇上心思啊,顺着皇上心思办事,罪再大也是小事。逆着皇上心思,事再小,也是大罪——不过关于这一技能,乾隆年间的和珅,才是集大成者。

但不论怎样,正是这个座右铭,让张廷玉受益终身。哪怕他出任刑部侍郎时,由于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都被称为“伏虎侍郎”了,却依旧安稳如常。

毕竟,这些事都是康熙想做的,奈何他被捧得太高,无法下得去手了。所以张廷玉“伏虎”,如何不让康熙高兴?

也就是说,康熙已经把张廷玉当成重点培养对象,留给了继位者雍正!除了张廷玉的确有才干外,还有就是他的汉臣身份。这对康熙时期极力推进的“满汉一体,消除隔阂”帮助巨大。

三、乾隆为何要抄他家?

当雍正成为皇帝后,张廷玉便开始大放异彩在雍正时期了。这点《雍正王朝》解读得非常好,就不多说了。咱直接跳过,进入到乾隆初期。

如今的张廷玉已是三朝重臣了。由于雍正死得太突然,这就造成了乾隆登基时,对所有一切都准备不足,就必须要依靠,老爸留下的这些重臣“镇场子”,帮他渡过这一交接时期。

雍正死前,已经给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破格待遇。乾隆自然懂,二话没说也破格封赏张廷玉为“伯爵”,之前这种待遇一直属于武将,张廷玉是第一个以文臣身份,得此殊荣的。

但随着乾隆皇位坐得越来越稳,张廷玉的多余,就显出来了。

一则,当时乾隆手下有两位绝对大佬。一个是满人鄂尔泰,一个是汉臣张廷玉。鄂尔泰是武,张廷玉是文。乾隆明显是在玩平衡,让这两位绝对大佬互掐,如此他才能完成这过渡时期。

二则,张廷玉再大佬,终究是汉臣,在清朝时期属于先天不足。于是他便开始大量提拔汉臣,以对抗鄂尔泰!这几乎是必然。乾隆初期不表态,不是看不见,而是需要如此。但当他坐稳后,就必然要处理张廷玉了。

也就是在这时,张廷玉突然老糊涂了,一面告老还乡,一面又要求乾隆写保证书,必须要有书面保证,使得自己死后能配享太庙。

乾隆岂能答应?你再大佬也是臣子,哪有臣子逼皇上写保证书的。你张廷玉不是曹操,我更非汉献帝。于是乾隆大怒了,这才引发了变相抄家张廷玉。

四、你看康熙死前,张廷玉曾干了些啥

看到这,估计读者已经感觉出奇怪了,张廷玉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为座右铭的一生,晚年马上要平安着陆了,为何又多此一举,逼着乾隆写保证书?莫非真是老糊涂了?

非也非也!看下康熙死前,张廷玉曾干过些啥,就能明白。

在康熙驾崩前,曾毫无征兆的就把张廷玉连贬三级,从刑部左侍郎,降至刑部员外郎。这若是寻常人,不是哭死,就会被吓得睡不着。哪料张廷玉回家后,却美滋滋对儿子来了一句:“为父须待新君赐恩!”

意思就是说:皇上贬我三级,就是要给新君创造“恩赐”空间。别叹气,等着吧,新皇上必会升我官。

如今再看张廷玉逼乾隆写保证书,是不也是一个用意?主动创造机会,让乾隆针对自己。因为当时的张廷玉已经是“汉臣魁首”了,跟鄂尔泰形成了一种“党争”之态。而历来卷入“党争”的重臣,有几个善终的?都死得很惨。

所以张廷玉这明显是玩了一把金蝉脱壳,表示:我只在乎能否配享太庙,其余的都跟我无关。一下子跳出去了。

乾隆也不傻,当即变相抄家张廷玉,打压之。而在张廷玉死后则二话不说:走您,配享太庙去吧……就这样,张廷玉和其家族,终于安全了!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张廷玉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俗话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古代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所担负的责任就更不言而喻了。康熙年间,皇四子胤禛在残酷的“九子夺嫡”中取得了胜利,成为雍正皇帝。公元1729年,雍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西北地区战乱不断,江南等地水患横行,虽然已

  • 《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你真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作为描述清朝历史最为出色的一部电视剧而被我们熟知,剧中对于针锋相对、残酷冷血的“九王夺嫡”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演绎。其中,对于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现的一件冤案的处理可谓是精彩纷呈、深藏帝王心术。那么对于在此案中张廷玉冒死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一事,你真的看明白了吗?康熙四十六年,大清朝出现了以

  • 《雍正王朝》为什么康熙询问张廷玉的孩子?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每一幕场景都很有意思,自从开播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这部电视剧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小编也看了很多遍,焦晃老爷子演得康熙让人印象深刻。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康熙附体。在《康熙王朝》中太子可以说是烂泥糊不上墙,做了储君三十多年,先不说和父亲的妃子郑春华有染,还作为

  • 儿子中了进士,为何张廷玉却请求降名次?张说让天下寒士先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张廷玉

    古代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些“富过三代”的,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风建设。清代大学生张英便是位极为在乎家风的人,他在自己的著作《聪训斋语》中,多次提到欲做人,先“立品”的说法,所谓“立品”便是“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一、做人立品张廷玉立品二字,传至张廷玉,更是被发扬得淋漓尽

  • 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红红美食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评15:胤禩的精妙算计,被张廷玉轻轻化解小标题: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过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张五哥案案发后,太子惊慌失措,八阿哥胤禩一党也乱作一团。太子及其党羽贪墨枉法,八阿哥党羽草菅人命,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置身事外看热闹。之前,江夏镇的任季安和刘八女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铩羽而归,太子

  • 面对清朝重臣张廷玉,雍正恩宠有加,乾隆却无情打压,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其父虽为康熙朝的大学士,但他确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自其康熙年间入值南书房以来,历经康雍乾三朝,一直任职中枢之中,因其为人谨慎,鲜少犯错,以致升迁的也十分快。张廷玉一介文臣,并非武将,因此没有年羹尧等人东征西战的本领,也没有鄂尔泰戎马倥偬的战功,亦非李卫等人往来

  • 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门可罗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张廷玉

    封建时期皇帝的地位最高,他做的决定任何人都不能质疑,不管曾经为国家做出过多大的贡献,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抄家革职甚至失去性命,都有可能三朝元老,张廷玉80岁还被乾隆抄家晚年时期门可罗雀。三朝元老三朝元老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年寿命比较短,另一方面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能被三位皇帝看中,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抄家,士兵搜出了一个箱子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张廷玉

    在清朝,能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最终还落得个“配享太庙”的人绝对也是屈指可数,而张廷玉就是其中的一位。三朝老臣张廷玉张廷玉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张英在康熙三十八年登上高位。一年之后,受到了良好教育的张廷玉也考中了进士,并且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张廷玉开始担任篡修官,并且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

  • 张廷玉为什么要绞尽脑汁配享太庙?原因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为什么要绞尽脑汁配享太庙?原因令人不齿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名利,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更会想到死后哀荣,以及福荫子孙。太庙,是皇帝家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历代皇帝去世后,也会被请进太庙。作为王公大臣,死后牌位放入太庙,陪伴先帝,是顶级政治荣誉,上升到国家祭祀的标准。张廷玉是雍正帝特别信任的大臣,很多朝

  • 乾隆准备登基时,张廷玉突然阻拦:还有一份密旨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张廷玉

    众所周知,由于康熙在立储一事上犹豫不决,导致“九子夺嫡”的发生。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勾心斗角,相互残杀。最终,这场争斗以四皇子胤禛的胜利而告终,是为雍正帝。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雍正称帝后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皇帝写好诏书后,将其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皇帝驾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