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为何不准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皇帝为何不准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峰教你种黄瓜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1/20 7:41:48

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时期是繁荣时期,史称“康熙盛世”。这一时期,不仅有明君皇帝,还有不少文臣武将。

其中,张廷玉代表的是更多的公务员。他是清朝唯一考入太庙的文官,也是清朝唯一考入太庙的汉臣。即便是后来成名的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也没有达到入太庙的成就。

即便是张廷玉,但他进入太庙的过程也非常曲折,乾隆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他进入太庙。乾隆的这种行为尤其让人难以想象。毕竟张廷玉也是三朝元老,乾隆皇帝也是一代明君。他为什么要和张廷玉相处?

那么张廷玉是如何进入太庙的呢?张廷玉本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获得这个荣誉?

最尊重他的雍正让张廷玉分享太庙

张廷玉家是安徽桐城人。清代,桐城出了不少文人名士,张廷玉就是其中之一。张廷玉家族中也不乏著名文人。

康熙时期,张廷玉顺利考进进士,开始了仕途。康熙皇帝非常尊重他,认为他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然后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继位。这一次,更迭皇帝对张廷玉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雍正的统治时期充满了血腥的战斗,而九子夺嫡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雍正皇帝心里清楚,想要获得皇位是多么的艰难。为了保住王位,雍正皇帝决定大力培养亲信。

经过多次选择,雍正皇帝最终选择了张廷玉。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张廷玉知识渊博,总能把事情办好。二是张廷玉的父亲曾经是雍正大帝的导师。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密了。

很快,张廷玉就成了雍正皇帝的心腹。在清朝,皇帝非常勤奋,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所以经常吩咐张廷玉打理,张廷玉每次都做得很好。后来,雍正皇帝甚至任命张廷玉为军机处负责人。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要知道,军航司的设立,就是为了加强皇权。他们平时都是帮皇上处理政务的,所以能进入军航处的人,都是皇上很信任的人。

后来清朝边境发生了起义。当时,朝廷中的许多大臣都主张派遣士兵参加十字军东征。就连雍正皇帝本人也想出兵。这时,张廷玉主张派遣使者宣旨。最终,雍正皇帝接受了张廷玉的提议。雍正皇帝心中的分量。

不幸的是,雍正在当皇帝13年后去世,由他的儿子乾隆继任。如果说上一次的更迭为张廷玉带来了机遇,那么这一次的更替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雍正皇帝临终前,任命张廷玉和其他几位大臣为古明大臣,辅佐新任皇帝乾隆。此外,雍正大帝还下了遗嘱,要求以后允许张廷玉享受太庙。

当然,雍正大帝的愿望最终还是实现了,只是实现的过程一波三折。张廷玉晚年,乾隆皇帝甚至砍掉了他的爵位,取消了他入圣殿的资格。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新帝乾隆和张廷玉关系不好

与雍正皇帝形影不离的关系不同,虽然乾隆皇帝在登基后也对张廷玉进行了广泛的利用,让他担任重要的官职,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起张廷玉与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要差很多。

乾隆皇帝虽然晚年有些宿命论,但初登基时非常年轻,充满理想。当时他也想做一个好皇帝,能够延续祖宗父辈的盛世,所以想要在朝堂内外大刀阔斧的变革。

作为曾侍奉过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显赫宫廷大臣,饶明的思想相当保守。有一天,朝中一些大臣提议修改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以解决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好的想法,乾隆皇帝非常愿意同意。张廷玉的想法很固执。他立即非常激动地反对这些朝中大臣的想法,所以这次的法律法规改革无法完成。这件事也让张廷玉和乾隆皇帝的关系逐渐走下坡路。

张廷玉当时面临的困境,不仅是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他与其他一些满洲大臣的关系也非常紧张。一日,满族大臣尔泰病逝,新任满族大臣乃钦继任。而如何安排这些大臣去的次序,就成了一道难题。

按照规定,应该由新的满洲大臣掌舵。张廷玉毕竟是三朝元老,觉得自己也有资格走在前列。乾隆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妥协办法,却不料却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不仅是讷钦和张廷玉之间的矛盾,也是满汉大臣之间的矛盾。双方争论不休,谁也不服。

即便是二泰在世的时候,张廷玉和他的关系也是非常糟糕的。两人虽是同事,却很少交谈。每当二泰犯错时,张廷玉就故意嘲笑他,让他难堪。

张廷玉晚年的一系列事件激化了君臣矛盾

如果仅仅是上述事件,也不至于让张廷玉和乾隆皇帝的关系走入死胡同。在张廷玉晚年的时候,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彻底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因为张廷玉年纪大了,他请求乾隆皇帝回家养病。乾隆皇帝立即应允了他的请求,高兴之余还为他写了三首诗。

本来是一件喜事。张廷玉也牢牢记住了雍正大帝留下的遗嘱。他生怕乾隆皇帝忘记了,或者他不在朝廷的时候有人偷偷说他坏话,所以他想造就乾隆。皇上提供了相关证明,让他心安。

乾隆皇帝脸色顿时变了,他实在不想开锅,但毕竟是父亲的意愿,所以他把相关证书给了张廷玉。

或许张廷玉也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安全。次日,他将儿子送上法庭,表达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谁知这一好心之举,还是激怒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觉得张廷玉不是亲自来的。得了吧,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失礼了,所以下令军航处下令让张廷玉第二天亲自来宫。

结果不知为何,军机处的命令还没下达,张廷玉就在天亮的时候赶到了王府。这更加激怒了乾隆皇帝,因为他认为军机处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来保密,私下泄露了消息。

最后,经过大臣们的讨论,乾隆皇帝削了他的爵位,取消了他自称太庙的资格。张廷玉就这样悲惨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1755年,张廷玉去世。

也许是他不能违背父亲的旨意,也许是因为乾隆皇帝在张廷玉去世后想出了很多东西。无论如何,乾隆皇帝最终还是让张廷玉享受了皇宫。

正所谓虎伴如虎,即便是乾隆皇帝这样睿智的统治者,张廷玉的下场还是很凄惨,令人唏嘘。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张廷玉

    不管是在如今的社会还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领导人就能将国家领导好。他们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管理整个国家。在我国就是各级领导,反映到古代就是指皇帝需要贤良的大臣来辅导他们做好对国家的管理,而那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的臣子是被所有人尊敬的,不管是天下的百姓还是身处高位的皇帝都应对他们

  • 张廷玉:康熙赏识,雍正重用,辅佐乾隆15年,为何晚年如此苍凉?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张廷玉

    在雍正帝多疑的一生中,心腹寥寥无几,类似年羹尧这样反目成仇的也是不在少数,唯独只有张廷玉在他这里最受信任,不仅生前重用,死后更是留下遗诏,让张廷玉百年后配享太庙。当时清朝还没有汉臣入太庙的先例,可想而知,这是怎样的殊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配享太庙的三朝元老,在晚年时期却是格外凄凉,不仅曾经的风光不再,

  • “张廷玉”“白萌堂”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杜雨露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小含美食馆标签:张廷玉

    2020-02-23 12:19 羊城晚报•羊城派老爷子留给世间最后的语言:“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1941年1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的杜雨露,是哈尔滨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杜雨露参演了《雍正王朝》《大宅门》《天下粮仓》等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为广大观众所熟知。

  •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要烧掉写有太子罪证的供状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张廷玉

    八阿哥夜审肖国兴,连夜将供出太子罪行的状纸上报康熙,康熙随即召见太子问话。虽然剧中没有康熙召见太子的经过,但不难想像康熙也只是旁敲侧击的斥责罢了,没有把状纸给太子看。太子接二连三的犯错,让康熙头疼不已。康熙深夜来找张廷玉。深夜来访,必有要紧烦心的事。开头康熙并没有提状纸的事,而是关心起张廷玉患绝症的

  • 三朝重臣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抄家?你看康熙死前他都干了些啥

    历史人物编辑:陈子康标签:张廷玉

    一、引言对于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的重臣张廷玉,如今网上有个误解,那就是他晚年时遭到了乾隆抄家,实则这个说法不严谨!据《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乾隆)以责(张)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意思很简单,晚年的张廷玉,被乾隆训斥了一通,命他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是完全两个概念。但此事出在张廷玉身上,威力却

  •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张廷玉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绝处逢生,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俗话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古代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所担负的责任就更不言而喻了。康熙年间,皇四子胤禛在残酷的“九子夺嫡”中取得了胜利,成为雍正皇帝。公元1729年,雍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西北地区战乱不断,江南等地水患横行,虽然已

  • 《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你真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作为描述清朝历史最为出色的一部电视剧而被我们熟知,剧中对于针锋相对、残酷冷血的“九王夺嫡”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演绎。其中,对于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现的一件冤案的处理可谓是精彩纷呈、深藏帝王心术。那么对于在此案中张廷玉冒死火烧太子胤礽罪证一事,你真的看明白了吗?康熙四十六年,大清朝出现了以

  • 《雍正王朝》为什么康熙询问张廷玉的孩子?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每一幕场景都很有意思,自从开播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这部电视剧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小编也看了很多遍,焦晃老爷子演得康熙让人印象深刻。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康熙附体。在《康熙王朝》中太子可以说是烂泥糊不上墙,做了储君三十多年,先不说和父亲的妃子郑春华有染,还作为

  • 儿子中了进士,为何张廷玉却请求降名次?张说让天下寒士先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张廷玉

    古代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些“富过三代”的,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风建设。清代大学生张英便是位极为在乎家风的人,他在自己的著作《聪训斋语》中,多次提到欲做人,先“立品”的说法,所谓“立品”便是“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一、做人立品张廷玉立品二字,传至张廷玉,更是被发扬得淋漓尽

  • 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红红美食标签:张廷玉

    《雍正王朝》评15:胤禩的精妙算计,被张廷玉轻轻化解小标题:八阿哥胤禩审案三部曲,蒙过了康熙,蒙不了张廷玉张五哥案案发后,太子惊慌失措,八阿哥胤禩一党也乱作一团。太子及其党羽贪墨枉法,八阿哥党羽草菅人命,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置身事外看热闹。之前,江夏镇的任季安和刘八女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铩羽而归,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