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能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能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趣史夜话V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1/16 13:45:02

其实在古代农耕政权游牧部落的斗争一直存在,只要游牧民族不团结,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其实并不会很大。但是只要游牧民族出现一位能一统各个游牧部落的领袖。那没,他们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将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蒙古族自从元朝以后,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噶尔丹额出现,噶尔丹的出现统一了蒙古拉特部落重新统一。噶尔丹作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在公元1676年打败了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噶尔丹把一个无比松散的卫拉特联盟变成了一个“国家”。

并且当时的五世赖喇嘛还赠与噶尔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称号,在举行大典的时候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成衮也前来参加。

这样蒙古族和满清从仆从的关系,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当时清朝才会说噶尔丹对抗清朝是叛乱。

也是在突然间,清朝的西北全部失去了控制。这三个部落统治地区加起来跟清朝的统治的地区大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自古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农耕政权根本就不占优势。

噶尔丹在统一准噶尔以后,就开始出兵征服西方的哈萨克汗国。后来又多次派兵和清朝争夺漠南、漠北。在1690年攻入喀尔喀,在后来直接攻入了乌珠穆沁。再然后噶尔丹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这时候,可以说已经直逼紫禁城了,当时噶尔丹离紫禁城只有400公里,骑兵只需要四五天就能到。

当时也是喀尔喀诸部各首领,联名请康熙出兵。康熙顺势帅兵出征,当时两军在乌兰布通与噶尔丹交战。拥有重型火炮的清朝军队,打败了噶尔丹的“驼城”战术。康熙在康熙三十五年和康熙三十六年,康熙有连续两次亲征。最后,在康熙三十七年的时候噶尔丹死后,康熙才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因为游牧民族尊重能征善战的英雄,只要噶尔丹一天不死。噶尔丹就有可能再从头再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康熙会那么重视噶尔丹的原因。据说康熙在知道噶尔丹死后,激动的跪谢天地。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沙俄同噶尔丹相勾结的罪行,证据确凿,谁也抹除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噶尔丹

    引言训令接着指出:应坚持这一条款。如有需要,即设法贿赂中国全权大臣,“不过要秘密地干,要谨慎从事,以免有损俄国大君主的荣誉。”这说明,沙皇政府早在中俄谈判开始以前,已确定了退出雅克萨的方针,不再坚持“以雅克萨为界”的要求。当时俄国远征克里米亚失利,宫廷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也日趋剧烈,因此沙俄政府决定必

  • 此牛人8天研制出清朝最小火炮,三炮就吓退噶尔丹反叛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噶尔丹

    众所周知,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明朝时期火药已经成为明朝军队所使用的重要作战武器,例如:填充火药射击敌人的火铳、填充火药发射的“多发火箭”等等都是可以给敌军以重击的利器。而我们今天所讲的主人公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善于发明火药武器的专家,他就是——戴梓。根据史书文献记载:戴梓自幼对机械制造十分感兴趣

  • #微博公开课# 【西蒙古黄金家族——也先与噶尔丹一脉相传的绰罗斯氏族】清朝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噶尔丹

    #微博公开课# 【西蒙古黄金家族——也先与噶尔丹一脉相传的绰罗斯氏族】清朝前期称霸西北的准噶尔部是瓦剌四部之首,其出自明朝时期北元权臣也先的绰罗斯家族。同时,瓦剌四部中的杜尔伯特部诺颜(蒙古语意为“领主”)家族也出自绰罗斯氏,其堪称是与东蒙古(成吉思汗家族,蒙古嫡系)孛儿只斤氏(博尔济吉特氏)相对的

  • 察哈尔官兵随康熙朝三征噶尔丹,残余势力也不放过,的确有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噶尔丹

    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尔喀内讧,噶尔丹率军三万,进犯喀尔喀蒙古,危及清朝北部边疆稳定。康熙帝调停未果,被迫兴兵反击噶尔丹。历经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三十六年(1697)三度征讨,终将准噶尔军逐出漠北。康熙末年,准噶尔汗策妄阿喇布坦妄图出兵侵占青藏地区,亦为清军

  • 为报杀兄之仇活佛竟被迫还俗,什么神秘力量助噶尔丹统一西蒙古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噶尔丹

    在清宫剧的影响下,准噶尔蒙古的噶尔丹可谓家喻户晓,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噶尔丹竟然还是位活佛。别人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噶尔丹却偏偏脱去袈裟拿起屠刀,还成为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敌人。虽不是黄金家族血统,但噶尔丹的出身还是非常显赫的。父亲是率领准噶尔部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巴图尔珲台吉。他在结束东、西蒙

  • 康熙两次打败噶尔丹,却没能统一西北,因为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噶尔丹

    导语:康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了台湾还击败了蒙古的准噶尔。但是当时他虽然两次打败了准噶尔,但是他却并没能统一西北,西北的蒙古地区在很长时间里还是处于分裂和混乱的状态。虽然康熙不希望这种局面的出现,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因为当时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初清朝入关之后,虽然

  • 康熙三次征战噶尔丹,这个部落真的就很强大吗?很显然并不完全是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史观标签:噶尔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也是惊人的无奈,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个很厉害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一个蒙古人,他就是征战大半个世界的大汗铁木真,这个男人可不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成为神级别的人物,然而就在铁木真的后人中,也有一位想成为神级别的人物,可惜时运不济。噶尔丹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听过,一般看过康熙王

  •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三十五年,再征噶尔丹之时,诸位皇子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噶尔丹

    对于九子夺嫡,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诸位皇子是一个重要事件。诸位皇子有了权力之后,开始在夺嫡之争中,明争暗斗。这不但与康熙内心兄弟团结的期望大相径庭,反而加剧了诸位皇子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个党派与太子党之间的斗争。而促使康熙给诸子封爵的原因,就是三十五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时,对各位皇子的安排。

  • 噶尔丹为何攻打康熙时的大清,首先是胆子大,其次是没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噶尔丹

    清圣祖康熙帝在位六十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征战上面,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也把康熙帝征战作为全书的主线之一。康熙帝在征战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先东南而后西北是最为重要的主线,东南是国家的粮仓和财库,然而在清初时期,东南地方屡屡被三藩和台湾所占据和威胁,因此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是他的第一选择

  •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噶尔丹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昭莫多之战再次阐释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文/毅说人文与历史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