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古代农耕政权和游牧部落的斗争一直存在,只要游牧民族不团结,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其实并不会很大。但是只要游牧民族出现一位能一统各个游牧部落的领袖。那没,他们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将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蒙古族自从元朝以后,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噶尔丹额出现,噶尔丹的出现统一了蒙古拉特部落重新统一。噶尔丹作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在公元1676年打败了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噶尔丹把一个无比松散的卫拉特联盟变成了一个“国家”。
并且当时的五世赖喇嘛还赠与噶尔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称号,在举行大典的时候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成衮也前来参加。
这样蒙古族和满清从仆从的关系,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当时清朝才会说噶尔丹对抗清朝是叛乱。
也是在突然间,清朝的西北全部失去了控制。这三个部落统治地区加起来跟清朝的统治的地区大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自古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农耕政权根本就不占优势。
噶尔丹在统一准噶尔以后,就开始出兵征服西方的哈萨克汗国。后来又多次派兵和清朝争夺漠南、漠北。在1690年攻入喀尔喀,在后来直接攻入了乌珠穆沁。再然后噶尔丹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这时候,可以说已经直逼紫禁城了,当时噶尔丹离紫禁城只有400公里,骑兵只需要四五天就能到。
当时也是喀尔喀诸部各首领,联名请康熙出兵。康熙顺势帅兵出征,当时两军在乌兰布通与噶尔丹交战。拥有重型火炮的清朝军队,打败了噶尔丹的“驼城”战术。康熙在康熙三十五年和康熙三十六年,康熙有连续两次亲征。最后,在康熙三十七年的时候噶尔丹死后,康熙才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因为游牧民族尊重能征善战的英雄,只要噶尔丹一天不死。噶尔丹就有可能再从头再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康熙会那么重视噶尔丹的原因。据说康熙在知道噶尔丹死后,曾激动的跪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