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噶尔丹为何攻打康熙时的大清,首先是胆子大,其次是没办法

噶尔丹为何攻打康熙时的大清,首先是胆子大,其次是没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倾文史轩 访问量:4237 更新时间:2024/1/15 13:04:48

清圣祖康熙帝在位六十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征战上面,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也把康熙帝征战作为全书的主线之一。康熙帝在征战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先东南而后西北是最为重要的主线,东南是国家的粮仓财库,然而在清初时期,东南地方屡屡被三藩和台湾所占据和威胁,因此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是他的第一选择。这两件事一旦搞定,康熙帝的前半生几乎已经用尽了,后半生的精力大多花费在北方边境上。

对康熙帝来说,北方边境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沙俄对东北地方的吞噬和威胁,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东北一带的地域纠纷暂且告一段落;另一方面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暴乱,西北的暴乱不仅有部族的原因,位于现今北疆的准噶尔部落是蒙古部落中的佼佼者,他们一心想要凭统一蒙古,进而统治中国。紧靠他们的力量远远不够,沙俄方面在其背后的支援才是重要的原因,这令康熙帝非头疼。

与康熙帝同时期的准噶尔部首领,名为噶尔丹。噶尔丹凭借西藏佛教的信用击溃政敌,掌控了准噶部的政权,继承祖先的遗业,吞并车臣等部族的领土,清初就完成了漠西蒙古的统一,把自己的地盘扩大至南疆和青海一带。不久他更希望借用康熙征战江南的契机,进而统一蒙古各部,挥师东进。康熙为了防止两面作战,只好用和亲的方式安抚噶尔丹。那最终噶尔丹为什么攻打康熙时的大清?

噶尔丹虽然在蒙古部落名声在望,但蒙古部族也并非看不清楚全局,此时爱新觉罗家族已经坐稳江山,连人口最为庞大的汉人都降服了,仅凭借少数的人口和落后的游牧战术,怎么能够打败有着严整的队伍和拥有火器的清军呢?自古战事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准噶尔此举其实也是险中求富。

噶尔丹必须要发动战争,这是因为他的背后有着更强大敌人。十七世纪的中亚地区已不再是漠西蒙古人民生活的天堂,这块地区被远方而来的沙俄不断蚕食,沙俄的战斗力是众人皆知的,他们曾经占据了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帝为了应对江南一带的危机,只好放弃大片领土,统治地带收缩到外兴安岭地区。准噶尔部侵略清帝国,不仅是他们无能敌对沙皇俄国的回应,也是沙皇俄国对他们的默许。

准噶尔也觉得自己能够发动战争,此时他已经占据天山南北,统一漠西蒙古,这和明末山海关外的后金政权多么像啊,趁此时满清还没有坐稳江山,统一蒙古诸部,率军征战还是有希望分庭抗礼的。初次出兵漠北蒙古时他也取得巨大胜利,这让他的气势更加嚣了。

准噶尔的野心早已按耐不住,又误以为时机成熟便开始出征,康熙帝只好三次亲征迎敌,最终噶尔丹战败,准噶尔部落元气大伤,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直到乾隆帝时才告一段落。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噶尔丹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昭莫多之战再次阐释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文/毅说人文与历史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

  • 如果没遇到清朝的康熙,换个王朝,噶尔丹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噶尔丹

    历史上,历代英雄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时代的机遇密不可分。准噶尔汗国的缔造者噶尔丹,将卫拉特蒙古从一个松散的联盟提升到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他改变了卫拉特对清的忠诚传统,开启了长达70多年的清准战争。噶尔丹建立了近80年的汗国,与三位开国皇帝交手,堪称一方霸主。那么如果他的对手不是康熙,那么他有没有可能

  • 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被打得惨败,为何康熙依然不爽?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噶尔丹

    编者导读:(清朝专题/七)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我国西北辽阔的大草原上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厮杀不断。战斗历经数十年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和他所统领的部落脱颖而出,并赢得了最终的战斗。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些松散的部落,公元1676(康熙十五)年,噶尔丹在达赖喇嘛以及沙皇势力的支持下,对外正式宣布建立准噶尔汗

  • 噶尔丹为啥抓他侄子只派2000人马你看看准噶尔汗国王庭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准噶尔汗国一代枭雄噶尔丹最后败给了康熙和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联手,他输给康熙的战役大家都很熟悉,本文就不再多谈。咱们重点说说噶尔丹是如何在侄子那里翻车的,噶尔丹派去抓捕侄子的人马是2000人,结果被策妄阿拉布坦击败。噶尔丹知道自己侄子的威胁,那他为何还只派2000人去?噶尔丹的地位来自替兄长僧格复仇,

  • 被误解的噶尔丹,清朝与其部落征战70余年,战争不能避免吗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噶尔丹

    前言:在热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经典桥段:“康熙帝怒斥群臣”,有很多网友甚至能背出其中台词。其中康熙帝在大殿上,曾提到一句“噶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各位请记住噶尔丹这个名字,虽然在康熙帝三征噶尔丹之时,后者最终死于科布多,但噶尔丹身死后,准噶尔部势力却日益增长,清朝历三世70余年,直到乾隆帝

  • 康熙为什么非要杀掉噶尔丹,在准噶尔打了六十八年,原来是因为这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其实有一些大战的持续时长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平定准噶尔的这一战。那是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可是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算是彻底结束,足足打了六十八年。经历了大清国三个皇帝的统治历史,而且是康熙和他儿子穷尽一生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难题,那么准噶尔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一直派兵去攻打呢?其实这跟当时的边疆问

  • 噶尔丹杀害了无数蒙古人,为啥他们还一直将其视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噶尔丹

    我们都知道,噶尔丹在当时统一蒙古的时候,杀害了许许多多的蒙古人,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蒙古国却将他们看作是英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历史书中,常常会看到瓦刺部首领“也先”就是噶尔丹的祖辈,他一生最大的战绩就是统一蒙古东部,虽说是蒙古族,但是与成吉思汗家族并没有关系。噶尔丹并不简单,他是部落首领

  • 康熙平定三藩,又三次征战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否亏本?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噶尔丹

    因为一部《康熙王朝》,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清圣祖康熙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也为当时朝局不稳的大清,奠定了百年基业。对内,治理河患,推崇儒教、关公,为了增添民族认同感,他甚至还去祭拜了明太祖的陵墓;对外,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又三次征战噶尔丹,同时还和西方强国沙俄,签订了规划国界的《尼布楚条

  • 康熙远征噶尔丹,用大炮轰死亲舅舅,雍正:舅舅是条狗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噶尔丹

    清军入关之前,能征善战的将领确实很多,但入关以后,若能称得上名将的,确实很少。例如图海、年羹尧、岳钟琪、傅恒等人,不过是会用人海战术而已,但有一人,可以说是康熙手下的第一悍将,当年打败沙俄、勇征准噶尔,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名叫佟国纲。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评价他:不过是我大清的一条狗! 佟国纲的身份特殊,

  • 康熙西征噶尔丹曾祭扫贺兰山,还写诗为宁夏做广告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噶尔丹

    康熙《横城堡渡黄河》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特别说明: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康熙帝玄烨从北京出发,帅师亲征蒙古贵族噶尔丹的叛乱。三月二十四日,从盐池出发,沿长城内侧的宁盐大道到达灵武市横城驻宿,写下了这首诗。="1933ab21ca99b10d3d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