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三次征战噶尔丹,这个部落真的就很强大吗?很显然并不完全是

康熙三次征战噶尔丹,这个部落真的就很强大吗?很显然并不完全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木子史观 访问量:2735 更新时间:2024/1/17 3:34:58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也是惊人的无奈,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个很厉害的皇帝,这个皇帝是一个蒙古人,他就是征战大半个世界的大汗铁木真,这个男人可不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成为神级别的人物,然而就在铁木真的后人中,也有一位想成为神级别的人物,可惜时运不济。

噶尔丹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听过,一般看过康熙朝的都应该知道,这个人就是铁木真的后代,他曾经就有过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他也能够像祖先铁木真一样,征服大半个世界,然而想想总会是美好的,现实总会是残酷的,别说征服大半个世界,噶尔丹就连身边的清朝都没有征服。

不过,相对来说这个噶尔丹还真不是一般人,康熙御驾亲征了三次才打败他,可见噶尔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国家,然而康熙还是清朝的一位大明君,韬武略武功盖世治国有方的,那么清朝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为还要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呢,并且还是三次?

其实噶尔丹是非厉害的,早在他26岁的时候就野心爆棚,先后灭掉了叶尔羌汗国、喀什噶尔、哈密、吐鲁番、阿克苏等部落,很有一种当年铁木真横扫大草原的趋势,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大清国地大物博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会害怕你这噶尔丹一群乌合之众。

然而并不完全是这样,不过康熙确实不怕噶尔丹,征战三次噶尔丹的原因是因为康熙需要平定三藩,御驾亲征是一件大事,皇帝不在了国家怎么还能安全,所以康熙第一次击败噶尔丹后,就回来休息了顺便就把三藩给灭掉了。第二次的时候噶尔丹依旧没康熙打败,当时因为噶尔丹的侄子背叛了他,所以康熙并没有赶尽杀绝。然而过了一年后也就是第三次,康熙可能是没耐心玩了,所以就直接灭了噶尔丹。

标签: 噶尔丹

更多文章

  •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三十五年,再征噶尔丹之时,诸位皇子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噶尔丹

    对于九子夺嫡,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诸位皇子是一个重要事件。诸位皇子有了权力之后,开始在夺嫡之争中,明争暗斗。这不但与康熙内心兄弟团结的期望大相径庭,反而加剧了诸位皇子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个党派与太子党之间的斗争。而促使康熙给诸子封爵的原因,就是三十五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时,对各位皇子的安排。

  • 噶尔丹为何攻打康熙时的大清,首先是胆子大,其次是没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噶尔丹

    清圣祖康熙帝在位六十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征战上面,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也把康熙帝征战作为全书的主线之一。康熙帝在征战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先东南而后西北是最为重要的主线,东南是国家的粮仓和财库,然而在清初时期,东南地方屡屡被三藩和台湾所占据和威胁,因此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是他的第一选择

  •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噶尔丹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昭莫多之战再次阐释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文/毅说人文与历史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

  • 如果没遇到清朝的康熙,换个王朝,噶尔丹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噶尔丹

    历史上,历代英雄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时代的机遇密不可分。准噶尔汗国的缔造者噶尔丹,将卫拉特蒙古从一个松散的联盟提升到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他改变了卫拉特对清的忠诚传统,开启了长达70多年的清准战争。噶尔丹建立了近80年的汗国,与三位开国皇帝交手,堪称一方霸主。那么如果他的对手不是康熙,那么他有没有可能

  • 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被打得惨败,为何康熙依然不爽?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噶尔丹

    编者导读:(清朝专题/七)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我国西北辽阔的大草原上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厮杀不断。战斗历经数十年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和他所统领的部落脱颖而出,并赢得了最终的战斗。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些松散的部落,公元1676(康熙十五)年,噶尔丹在达赖喇嘛以及沙皇势力的支持下,对外正式宣布建立准噶尔汗

  • 噶尔丹为啥抓他侄子只派2000人马你看看准噶尔汗国王庭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准噶尔汗国一代枭雄噶尔丹最后败给了康熙和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联手,他输给康熙的战役大家都很熟悉,本文就不再多谈。咱们重点说说噶尔丹是如何在侄子那里翻车的,噶尔丹派去抓捕侄子的人马是2000人,结果被策妄阿拉布坦击败。噶尔丹知道自己侄子的威胁,那他为何还只派2000人去?噶尔丹的地位来自替兄长僧格复仇,

  • 被误解的噶尔丹,清朝与其部落征战70余年,战争不能避免吗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噶尔丹

    前言:在热播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经典桥段:“康熙帝怒斥群臣”,有很多网友甚至能背出其中台词。其中康熙帝在大殿上,曾提到一句“噶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各位请记住噶尔丹这个名字,虽然在康熙帝三征噶尔丹之时,后者最终死于科布多,但噶尔丹身死后,准噶尔部势力却日益增长,清朝历三世70余年,直到乾隆帝

  • 康熙为什么非要杀掉噶尔丹,在准噶尔打了六十八年,原来是因为这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噶尔丹

    其实有一些大战的持续时长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平定准噶尔的这一战。那是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可是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才算是彻底结束,足足打了六十八年。经历了大清国三个皇帝的统治历史,而且是康熙和他儿子穷尽一生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难题,那么准噶尔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一直派兵去攻打呢?其实这跟当时的边疆问

  • 噶尔丹杀害了无数蒙古人,为啥他们还一直将其视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噶尔丹

    我们都知道,噶尔丹在当时统一蒙古的时候,杀害了许许多多的蒙古人,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蒙古国却将他们看作是英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历史书中,常常会看到瓦刺部首领“也先”就是噶尔丹的祖辈,他一生最大的战绩就是统一蒙古东部,虽说是蒙古族,但是与成吉思汗家族并没有关系。噶尔丹并不简单,他是部落首领

  • 康熙平定三藩,又三次征战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否亏本?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噶尔丹

    因为一部《康熙王朝》,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清圣祖康熙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也为当时朝局不稳的大清,奠定了百年基业。对内,治理河患,推崇儒教、关公,为了增添民族认同感,他甚至还去祭拜了明太祖的陵墓;对外,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又三次征战噶尔丹,同时还和西方强国沙俄,签订了规划国界的《尼布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