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上)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学界公众号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9:30:54

一、《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的直接来源是《水浒传》,因此关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便不能不予考察,而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才更易于看清楚潘金莲这一形象的演变进程。

(一)嘉靖年间的潘金莲

英雄传奇《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为更好地表现“绝伦超群”的打虎英雄武松而设置的。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根据宋元以来民间流行的武松故事和金元杂剧中的武松事迹敷衍而成的。宋罗烨《醉翁谈录》中所载说话人所演说的117种故事

名目中,杆棒类里有《武行者》一种。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所载天书内已有“行者武松”的称号。金院本有《打虎艳》,元杂剧有东平人高文秀的《双献头武松大报仇》,红字李二有《折担儿

武松打虎》和《窄袖儿武松》。

但是上述这些关于武松故事的说唱底本(《大宋宣和遗事》除外,内中只有“行者武松”之称号,而无具体事迹描写)和戏剧剧本,今均不存,其中是否已

经涉及到潘金莲这个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就现存文献资料来看,潘金莲这一形象,最早见于《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书年代与作者,在学术界迄今仍然是一桩众说纷纭的公案,这势必给我们讨论潘金莲这一人物活动的时空和社会氛围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从

社会学批评模式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水浒传》的作者或写定者,无论是归之于罗贯中,还是施耐庵,但他们的原作,现均已不存于世。

我们所见到的《水浒传》,无论是简本系统也好,繁本系统也好,其最终成书年代不会早于嘉靖年间,特别是关于武松、潘金莲的这一部分内容。

何以见得?《水浒传》负责审理武松与潘金莲一案的东平府尹陈文昭,史有其人。

陈文昭《明史》无传,《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著录说:“陈文昭,山东濮州人,明正德九年榜二甲第二十八名进士。”

明代嘉靖年间很有影响的文学家李先芳所撰《濮州志》(书成于万历九年)中的《乡贤志》曾为乡人陈文昭立传,传云:

陈文昭,字明甫,正德癸酉解元,甲戌进士。仕至户部员外郎。正色立朝,弹劾不避权贵。时阁臣严嵩专横,文昭抗论之,且愤怒欲批其频,以此下狱。廷

臣杨继盛稔其忠直,疏救得免。

当陈文昭得罪之时,李先芳亦在京居官,因此,他对这位乡前辈的行事是比较清楚的。

《水浒传》说陈文昭“是个聪察的官”,他“哀怜武松是个仗义的烈汉,时常差人看觑他”,“把这招稿卷宗改得轻了,申去省院详审议罪; 却使个心

腹人,赍了一封紧要密书,星夜投京师来替他干办。 那刑部官有和陈文昭好的,把这件事直禀过了省院官,议下罪犯……”。

《水浒传》中的陈文昭之行事,与现实生活中的陈文昭事迹铆榫相符。

而陈文昭之被写进《水浒传》中当不早于嘉靖年间无疑,因此,我们以为,现存《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的定形及生活年代,当为嘉靖年间。

《濮州志》

(二)屈辱罪恶而又悲惨的短暂人生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作者只叙到她的出身,而未涉及其家庭状况。

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二十余岁时,因为她人长得颇有些颜色,那个大户要缠她,她意下不肯依从,大户记恨在心,把她硬嫁给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

潘金莲见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就不守本分,引得一帮奸诈的浮浪子弟来她家薅恼。因此武大郎在清河县住不牢,就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

房居住。

武松打死猛虎,做了都头,与嫂嫂潘金莲相遇。金莲见武松一表人物,便打起了武松的主意。金莲勾引武松,可谓煞费了一番苦心,武松却不理会这一套,

骂金莲不知羞耻,而且“把手指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儿推一交”。

武松到东京干事,金莲与西门庆邂逅相遇,在王婆的教唆与安排下,入了西门庆的圈套,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并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潘金莲还未及嫁给西门庆,武松归来,将潘金莲剖腹剜心,喀嚓一刀,割下头来。

潘金莲见到武松是在阴历的十月,时年二十二岁。

第二年的阳春三月,就死于武松刀下,这时还不满二十三岁。多么短暂的一生!

潘金莲的一生是屈辱的,这不仅表现在她在大户人家做使女,时时受到大户的觊觎,整天提心吊胆,而且也表现在她与武大郎结婚以后的生活中。

这是一段恶作剧般的婚姻。潘金莲的一生是罪恶的。她在王婆的教唆主谋下,与王婆、西门庆合伙毒死了善良无辜的武大郎,成了罪人。

潘金莲的一生是悲惨的。她被武松剖腹剜心,割了头,血流满地。这在封建社会,甚至在奴隶社会都是惨横之死。

《水浒传》连环画

(三)聪明与才智

潘金莲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应该说做为一个年轻女子,潘金莲不乏聪明与才智,这只要看一看勾搭武松的精细安排布置、对

答如流、巧于应付,就不难明白。

潘金莲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亦颇自负:

“我是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可以想见,如果她在婚姻上是幸福的,遂了心愿,夫妻恩爱,家庭和美,那么她不仅能够持家,而且在县城帮助丈夫做点买卖,她必将是个精明能干的合格

的老板娘。

——这种妇女我们近年来见得还少吗?可惜她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又由于命运的作弄,她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于追求个人的如意婚姻,但又求之非途,可

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四)抗争与追求

作为一个美貌漂亮,又颇具聪明才智的青春少女,潘金莲在婚姻与爱情上,有着正当的合理的追求。她是一个并不完全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的有个性的女子。

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使女养娘,主人来缠她,这虽不能说天经地义,但却也是那个社会中相当普遍、司空见惯的现象。

值得指出的是,在《水浒传》中的那个潘金莲的主人——大户,作者并未明言他的年龄、相貌等等,即他并非如同《金瓶梅》中写的张大户那样,是个年已

六旬、鼻滴剌剌的老朽。

但是尽管如此,潘金莲对于主人的纠缠,却“意下不肯依从”,告到主家婆那里,表现了她对于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抗争。

潘金莲硬是被嫁给了武大,但“武大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潘金连自然不会满意这样一种安排,象封建社会中封建教条所规定的那样,嫁鸡

随鸡,嫁狗随狗。

潘金莲的不本分,不恪守妇道,正是她对于命运的作弄与对个人幸福与美满婚姻的抗争与追求的表现。

她的抗争与追求,在她勾引武松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潘金莲一见武松,立刻就爱上了他:

“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指武大)是嫡亲一母兄弟,她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为人一世。

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象鬼,我直恁地晦气!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 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

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

这一段内心独白所表示出来的对于美满姻缘的追求,正是一个青春女子的正当而合理的要求,实在无可厚非。

金圣叹在“他必然好气力”之后作夹批道: “便想到他气力,绝倒。 ”

这是金圣叹从潘金莲是个淫妇这一结论出发的猜测,结果是猜得不对,违背了作者的愿意,也违背了潘金莲的本意,潘金莲说“据着武松,大虫也吃倒打

倒了,他必然好气力”,这是针对清河那一班奸诈浮浪子弟不时来薅恼欺负他们夫妻二人,而想到武松既能把大虫打倒,自然能够对付这些地痞流氓。 ”

这一点我们从潘金莲随后说的另一段话中,就可找到答案:

“那妇人道:一言难尽。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清河县里住不得,搬来这里,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

潘金莲对武松是有情的,但得到的武松的回答却是“休恁地不识羞耻”,武松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她推一交。 武松睁起眼来道:

“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

得嫂嫂。”

潘金莲费尽机安排的一切,都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但是潘金莲不仅对武松有情,而且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虽然武松严辞拒绝了她的要求,闹得个脸红脖粗下不来台,但当武松要到京城干事,前来与哥嫂

辞行时,潘金莲仍是“余情不断。 见武松把将酒食来,心中自想到: 莫不这厮思量我了,却又回来? 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 ”

然而,潘金莲实在错看了武松,她又失败了。

潘金莲对武松的追求,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就是她的投身于西门庆的怀抱,同样也应视作她对命运的抗争,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当然她同样是求之非

途。

在短智的人生中,潘金莲一直在执着地追求美满的婚姻,对命运的不合理安排作着抗争,但是这一切都最终失败了。她成了杀人罪犯,她也被人杀了。

塑像 · 武松杀嫂

(五)淫荡与犯罪

潘金莲原来的主人,那个所谓大户,是个非常阴险奸诈的家伙。

他欲通金莲而不可得,于是就对潘金莲施以罪恶的报复,硬将她嫁给武大郎,让她跟一个面目猥琐,三分象人,七分似鬼的三寸丁谷树皮生活在一起,让她

受活寡之苦,悲屈抑郁之灾。

这实在是一条非常阴险卑鄙的毒计。

潘金莲对于大户缠她的抗争,表面上是胜利了,她跳出了火坑,但等待着她的却又是这样一种命运,实际上她又被投放到一个没有爱情,只有痛苦、抑郁不

欢的新的苦境。

以自己这样的姿色,这样的聪明才智,而又颇为自负的青春少女,却不得不与“头脑混沌”的武大郎生活在一起,她的内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见的。

潘金莲的屈嫁武大郎不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是被迫的,这对于她争强好胜的性格,追求美满婚姻的梦想,都是沉重的打击。

面对不得不嫁与武大的现实,她只有如下的选择:

第一,死而不从;

第二,嫁鸡随鸡,嫁犬随犬,死心踏地、安会守己地与武大过一辈子;

第三,暂嫁武大,以避大户的纠缠,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再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潘金莲了解自己的价值与才干,权衡利弊,她终于选择了第三条道路。这种选择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对于自身幸福的追求。

正是这样,潘金莲嫁给武大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追求。武大郎人物猥琐,身材矮小,而又十分懦弱,“不会风流”,不能满足于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妇

的性生活的正当要求,潘金莲开始“偷汉子”了。

袁无涯刻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在“爱偷汉子”上作眉批说:“紧接出婆娘的本色来,节拍甚酷,不烦多语。”

潘金莲后来确实日益变得淫荡起来,但若说淫荡就是她的“本色”,则未免不公平。

作者既云潘金莲“为头的爱偷汉子”,那么在作者的心意中,潘金莲此时就已做过偷情苟且的举动,但是看来潘金莲对清河县这一班奸诈的浮浪子弟是并不

满意的,所以她终于跟武大离开清河县,搬到阳谷县来住了。

——这一点从她后来跟武松的对话,已经显示了出来。

正在这时,武松出现了。如上所述,潘金莲一见武松,即钟情于他,很显然,在潘金莲的心目中,武松才是她意想中的恋人和生活伴侣,于是她便不顾一切

地开始追求武松。

但是遭到了武松的严辞拒绝。潘金莲追求理想婚姻的幻想再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在潘金莲精神上所造成的苦痛和创伤,远远地超过了前一次。而正在这连连失败,心灵的追求屡遭打击的境况下,西门庆出现了。

西门庆自然也是浮浪之徒,奸诈之辈,他与武松相比,自然有天壤之别,但相对于清河的那一班浮浪弟子,则无疑要高出一头。当然,同样西门庆勾搭女人

的本事也远比他们高出一筹。

何况又有谙于世故的情场老手王婆这样一个人来作西门庆的帮手。西门庆把潘金莲作为色猎的对象,而王婆则把潘金莲当作赚钱的尤物。

两人结合起来,精心策划,巧于布置,潘金莲终于成了他们的网中之物。

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的全部过程,《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描写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若干重要的区别。

这区别就正主要在于潘金莲的描写,《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叉帘子时失手将叉竿打在西门庆的头巾上,西门庆不怪,“这妇人见不相怪,便叉手深深地道个

万福,说着:‘奴家一时失手,官人疼了。’”

王婆出来插话时,潘金莲又说了句“官人恕奴些个”。但没有写潘金莲如何细看西门庆面目,而西门庆走了以后,也未曾去思念她。

王婆与西门庆订下了十面挨光之计,潘金莲被骗至王婆茶房,为王婆缝衣,西门庆闯进茶房,潘金莲也没有去看西门庆的面目。

直到王婆要去买酒时,才这样写道:“西门庆这厮一双眼只看着那妇人,这婆娘一双眼也偷睃西门庆,见了这表人物,心中倒有七分意了,又低着头自做生活。”

《金瓶梅》中写潘金莲失手将竿打了西门庆头巾之后,却紧接着写道:

“妇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岁年纪,生的十分博浪。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褶儿;脚底下细

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腿上勒着两扇玄色挑丝护膝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

越显出张生般的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风风流流从帘子下丢与奴个眼色。”

西门庆走后,又写潘金莲道:

“当时妇人见了那人生的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几分留恋。‘倒不如此人姓甚名谁,何处居住?他若没我情意时,临走也不回头七八遍了。不想这段

姻,却在他身上。’

却是在帘下眼巴巴地看不到那人,方才收了帘子,关上大门,归房去了。”

将《水浒传》与《金瓶梅》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的过程中,《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态度比较被动,而《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则主动得多。

《水浒传》的作者具体细致而又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潘金莲这个青春少女由拒绝大户的纠缠到“偷汉子”,到与西门庆勾搭成奸的淫荡作风的发生过程,深刻

地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潘金莲对美满幸福婚姻追求的屡遭失败和打击使他的心理有些变态;而“老猪狗”王婆的教唆则是催化剂。

正是在王婆的教唆下,潘金莲由淫荡而杀人,由一个清白的少女成了杀人罪犯,而在毒杀武大过程中“跳上床来,骑上武大身上,把手紧紧地按住被角,那

里肯放些松宽”的令人发指的动作,则更充分展示了她的性格的狠毒。潘金莲杀了武大,她终于也惨死在武松的刀下。潘金莲的悲剧就这样收场了。

绘画 · 潘金莲与西门庆

(六)《水浒传》作者的新贡献

《水浒传》作者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民间传说和民间演唱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篇帙浩繁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众多的叱咤风云的传奇式英雄。

作者设置潘金莲这样一个人物,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超群绝伦的传奇英雄武松顶天立地不为女色所动的所谓凛然正气,不畏官府和邪恶势力,为兄长复杂

的侠义精神,以及他的谙于世情和处事的精明与干练。

但是因为作者在创造过程中采用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做法,所以潘金莲这个配衬式人物,也写得有血有肉,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金莲这一形象的生动性一点也不比作者曾着力描写过的梁山英雄中的三位英雄女性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色。

这就是作品的实际社会效果。

中国古代小说,如果从其成熟期的唐人传奇小说算起,中经宋人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文人拟话本,有若干优秀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古代女性形象,

她们的结局多半是喜剧式的,但悲剧式的亦有不少,比如《莺莺传》里的崔莺莺,《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等等。

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人物,作者都付予了他们所塑造的人物以强烈的喜爱与矜怜之情,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罪犯,作者在她身

上流露了明显的愤怒憎恶之情。

但在上述的一系列的小说女性人物画廊中,潘金莲与众不同,作者的新贡献,却正在于他塑造了这样一个亘古未有的平凡的女杀人犯的形象,而且作者的高

明与绝妙表现在对这一人物并非做简单地漫画式地处理,而是具体地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潘金莲怎样由一个善良纯真的少女变成杀人犯的过程,深刻地令人信服地

揭示了这一悲剧形成的主观的和客观的社会原因。

对于这位淫荡而罪恶的潘金莲可以愤怒地咒骂她,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她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具有不可泯灭的社会生命力,以及不可替代性。这一切

可能几乎为作者初料所不及。

《人物正传》叶桂桐 宋培宪 编 著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叶桂桐<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标签: 叶桂

更多文章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下)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三、潘金莲的文化素养《金瓶梅词话》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文化素养不同。而这种文化因素,无论在其性格特点的构成中,还是在其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中,都至关重要。这里则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述潘金莲的。(一)潘金莲的文化层次根据种种迹象推断,《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似乎还

  • 叶桂桐|潘金莲与孙雪娥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金瓶梅词话》真正摆脱《水浒传》的束缚,发挥作者自己的创作才能,叙述自己的新的故事,是从第九回潘金莲嫁进西门庆家中开始的。《金瓶梅词话》是中国第一部以家庭描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家庭中众妻妾之间错综复杂、跌宕起伏、一浪高过一浪的矛盾斗争,无疑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线,而潘金莲则是一方的代表。潘金莲与西门庆

  • 叶桂,温病学奠基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浪久以孤标签:叶桂

    叶桂(559年-618年),字茂才,河南息县人。他是我们古代医学家和温病学奠基人之一。据史领导载,他自幼聪慧,八岁能吟诗作赋,十七岁考中进士。在隋朝时期,叶桂在医药方面成就卓著,熟悉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并能准确定断治疗。他特别善于治疗热病和温病,因此被后人誉为“温病祖宗”,并被尊为温病学奠基人

  • “神枪手”道光帝旻宁究竟有多“神”?在历史上他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旻宁

    搜搜搜,我是搜史君!每天带给大家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他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并且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单从嫡长子这一项来看就很出众了,毕竟在古代那个勾心斗角的上层利益集团里,能够稳当地拿下政权也是很不错的

  • 扬州八怪闵贞一生画过七只猫,看罢他的猫画,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店标签:闵贞

    各位读者,你们知道“扬州八怪”吗?所谓的“扬州八怪”,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其中,有一位画家名叫闵贞,他一生中曾画过七只猫,可是看到他的猫画,很多人却明白一个人生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

  •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七十万人马打不过康熙15万可悲可叹

    历史人物编辑:吃瓜de娱乐标签:尚可喜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网络配图说起三藩之乱,就不得不说,这三藩的由来,历史回到1644年,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终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由于,吴三桂的功劳,再加上他的军事实力,吴三桂被清王朝册封为平西王

  • 如果不是沈世魁和朱由检神助攻,尚可喜到死也不会投降后金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尚可喜

    孔有德和耿仲明到了后金没多久,就劝说皇太极调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八旗军队攻打旅顺口,看来宁可得罪真小人,勿要得罪伪君子啊!如果你得罪了伪君子,他是无论如何都会找机会打击报复的,让你十倍百倍地偿还他。当然,“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些话在伪君子看来,都是屁话!其实不用孔有德和耿仲明说,

  • 平南王尚可喜有37个儿子,尚之信最为暴戾,为何还让他承继王爵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尚可喜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镇守云贵两省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共同举起反清大旗,举兵造反,由此拉开了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战乱之初并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参与,他甚至还帮助清廷牵制住了很大一批造反军队,为平定战乱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尚可喜

    文|格瓦拉同志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场名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暨公祭大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省社科院及国内知名大学的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以言之凿凿的口吻声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顺应历史的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

  • 仓央嘉措:有一个人,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等月亮下班班标签: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作为雪域的王,他代表着最神圣的佛祖转世身;作为流浪的诗人,他代表着最神圣纯洁的爱情。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宛若站在天堂里的神,却并非没有七情六欲。盛名之下,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