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中)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学界公众号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3/12/18 19:30:46

二、潘金莲的家境与出身

一个人的家庭状况与出身经历,跟其性格之间有着相当的密切的关系。

这里试图通过《金瓶梅》与《水浒传》对潘金莲家庭状况与出身经历的不同描写来揭示《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性格的渊源关系。

(一)潘金莲的家境

关于潘金莲的家庭状况,《水浒传》中没有明确交代,只说道:“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作金莲。”

《金瓶梅》中则说:

“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颜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因此小名金莲。父亲死了,做娘的因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

招宣府里。”

这就交代的比较清楚,潘金莲的家庭出身是城市贫民,其父是小手工业者,家境贫寒,到潘金莲嫁给西门庆的时候,潘姥姥已经近乎到处乞讨为生了。

潘姥姥到西门庆府中来,手头连打发抬轿子的六分银子轿子钱都拿不出来。

她死的时候,棺材是西门庆在世时给她的,没有发送钱,是潘金莲给了陈经济五两银子,让她去发送潘姥姥,打发抬钱。(第82回)

潘金莲本来是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人,但手中无钱难为人。 家境的贫寒使她感到屈辱,这屈辱更加激发了她的争强好胜,争强好胜需有一定的钱财做后

盾,但她又没有,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她的屈辱感,屈辱感又时常变为自尊心很强。

家境贫寒,对潘金莲性格特点之形成,起过很大的作用,这在《金瓶梅》中有过多次描写。

金莲因为没有钱,曾伤了潘姥姥的心,又落了个不孝的罪名。由此,有的《金瓶梅》研究者就说潘金莲连对自己的母亲都如此心狠,她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能

显示她的善行的事,她的良心已泯灭。

这其实并不尽符合事实。第58回《乞腊肉磨镜叟诉冤》,那位磨镜叟编造了一通他老伴的不幸的谎言,竟把潘金莲也瞒过了,情不自禁地动了侧隐之心,

把潘姥姥捎来的小米儿给了他二升,又送给他两个酱瓜儿。

可见她的良心——作为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女人,对穷困人的同情之心——并未完全泯灭。

绘画 · 济老叟

在西门庆的众妻妾中,除了陪房出身的孙雪娥之外,潘金莲是家中最穷困的。

吴月娘是千户的女儿,又是主家婆,西门府中的钱也就是她的钱;李瓶儿的钱财简直难以计算,孟玉楼仅次于李瓶儿,随嫁的东西多,手头也阔得很;就是

妓女出身的李娇儿,身上尚有几千两银子缠头。

在这种形势之下,为了在日用服饰方面不显得太寒酸,让人比下去,她便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取得西门庆的欢心,并以此求取财物,但经济之拮据始终恶魔般

地随着她。

为了一张拨步床和那张螺细床,她费了多少心事,直到她死后,第96回《春梅游玩旧家池塘》时提起此物,还发出无限的慨叹:听说这张拨步床陪了大姐

嫁人走了,春梅眼中不由的酸酸的,口内不言,心下暗道:

“想着俺娘,那争强不伏弱的,问爹要买了这张床。我实承望要回了这张床去,也做他老人家一念儿,不想又与了人去了。”

由不的心下惨切。而为了一身皮袄,潘金莲则不仅招来了一场大灾难,大伙拼,甚至把她引向死路。众妻妾除了孙雪娥,大家都有皮袄,潘金莲没有。

李瓶儿死了,她想穿李瓶儿生前穿过的那身貂鼠皮皮袄,费了多少口舌和心思。第74回写道:

“妇人道:‘我有桩事儿央你,依不依?’西门庆道:‘怪小淫妇儿,你有甚事说不是。’

妇人道:‘把李大姐那皮袄拿出来与我穿了罢。明日吃了酒回来,他们都穿着皮袄,只奴没件儿穿。’

西门庆道:‘有年时王招宣府中当的皮袄,你穿就是了。’

妇人道:‘当的我不穿他,你与了李娇儿去;把李娇儿那皮袄,却给雪娥穿,我穿李大姐这皮袄。你今日拿出来与了我,我塞上两个大红遍地金鹤袖,衬着

白绫袄儿穿,也是我与你做老婆一场,没曾与了别人。’”

西门庆终于答应给了她。但是,吴月娘却很不高兴。月娘问西门庆“开门做什么?”

西门庆说:“六儿他说明日往应二哥家吃酒,没皮袄,要李大姐那皮袄穿。”

被吴月娘瞅了一眼,说道:“你自家把不住自家嘴头了。他死了,嗔人分散房里丫头,相你这等,就没的话儿说了。他见放皮袄不穿,巴巴儿只要这皮袄

穿。早时他死了,你只望这皮袄。他不死,你只好看一眼儿罢了!”

原来,吴月娘也早就在心中算计这件皮袄了。

张竹坡在《金瓶梅》第74回总评开头就说:“此回品玉乃写下回撒泼之由,然实起于一皮袄。”

第75回总评中则说得更为明确详细:

“皮袄者,瓶儿之衣也,乃月娘金莲争之,直将其墙头二人公同递物心事说出。……夫财在而月娘有心,金莲岂无心?乃银物俱归上房,而金莲之不愤可

知,其挑月娘、西门不合于瓶儿入门时,盖有由也。

……瓶儿死,金莲快而月娘亦快。金莲快吾之色无夺者,月娘快彼之财全入己。故瓶儿着完寿衣而锁匙已入上房矣,此二人之隐衷也。乃金莲之隐易知,而

月娘之隐难见,今全于皮袄发之。何则?金莲固曰,他人之财均可得之,而月娘则久已认为己有矣。

……今忽以皮袄与金莲,是凡可取而与之者,皆非我所有也,能不急争之乎!然而老奸巨滑者,必不肯以此而争之,则春梅一骂之由,正月娘等之而不得者

也。

而金莲又有满肚不愤,乃一旦而对面,不至于撒泼不止也。写月娘、金莲必淘气而散者,一见西门庆死后,不能容金莲之故。”

如果说这身皮袄是直接导致潘金莲与吴月娘反目,西门死后月娘不能容金莲的原因,那么潘金莲的家境贫寒、无依无靠,则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金瓶梅》插图

西门庆死后,众妻妾中,李瓶儿已死,余下的人中,吴月娘不仅出身千户卫,而且有个大哥吴镗,又名吴有德,书中称吴大舅,清河县千户,升指挥佥事。

吴镗还有个儿子吴舜臣。月娘还有个二哥(吴二舅),还有个大妗子、二妗子,月娘的大姐吴大姨,真是人多势众。

孟玉楼则有个经商的二哥孟锐,其妻孟二嫂,还有个大嫂,有个玉楼之姐孟大姨。

李娇儿则有院里妈妈,有侄女桂姐、桂卿、侄儿李铭,有一个丽春院作后盾,连吴月娘也怕他们三分。

所以西门庆死后,李娇儿盗财归院,吴月娘也只好把李娇儿“房中衣服首饰箱笼床帐家活尽与他,打发出门,只不与他元宵、绣春两个丫鬟去”。

在这方面,潘金莲只能与西门庆已故的元配夫人陈氏陪房孙雪娥为伍了。

如上所述,潘金莲的父亲已去世,母亲已近于乞讨为生,家里收养了潘金莲姨家的一个不成气的十二岁的女孩子。至于那个姨妈,则未出现过。除此之外,

便一无所有了。

第82回潘姥姥死了,潘金莲已经无家可归。

第86回就被吴月娘卖回王婆那里去了。而且作为潘金莲嫁入西门府中的媒人与见证人,还说潘金莲嫁来时“有个箱笼儿,有顶轿儿来,也少不的与他顶轿

儿坐了去。”

月娘却说:“箱子与他一个,轿子不容他坐。”

到第87回,潘金莲就死在武松的刀下了。很显然,潘金莲的悲惨结局也与其家境贫寒、无依无靠,有着一定的关系。

《金瓶梅》封面

(二)潘金莲的出身经历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的出身经历也不尽相同,这就是《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在卖给张大户之前,有一段在王招宣府里的生活历

史。

这段经历,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潘金莲“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梳一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

样。 况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五,就会描鸾刺绣,品竹弹丝,又会一手琵琶”。

潘金莲的这段经历至少有两点很值得重视:

其一是潘金莲自幼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做张做势,乔模作样,这就为他后来与张大户通奸和后来的淫荡作了有力的铺垫,使读者对潘金莲的作风由轻

浮到淫荡,不感到突兀。

其二是将潘金莲与王招宣府紧紧地联系起来。王招宣的孙子王三官是一个典型的纨裤子弟,他与“家中几个奸诈不级的人”逐日在外嫖酒,与妓女郑爱月打

得火热。

王招宣的儿媳妇林太太则是一个典型的荡妇,她在与西门庆勾搭上之前,整日描眉画眼,打扮得狐狸也似的“专在家,只送外卖,假托在姑姑庵儿打斋,但

去就她,说媒的嫂儿家落脚。 文嫂儿单管与她做牵头,只说好风月”。

而书中 关于林 太太与西门庆的两次淫荡行为的描写则更把这个 林 太太的淫荡行为展示得淋漓尽致。

潘金莲从小就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的性格,她的淫荡,与此时的六年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

对此,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中有一段颇为精采的论述:

再至林太太,吾不知作者之用心,有何千万愤懑而于潘金莲发之,不但杀之割之,而并其出之处,教习之人,皆欲致之死地而方畅也。何则?

王招宣府内,因金莲旧时卖入学歌学舞之处也。今看其一腔机诈,丧廉寡耻,若云本自天生,则良心为不可必,而性善为不可据也。

吾知其自二、三岁时,未必便如此淫荡也。使当日王招宣家,男敦礼义,女淑贞廉,淫声不出于口,淫色不见于目,金莲虽淫荡,亦必化而为贞女,奈何堂

堂招宣,不为天子招服远人,定扬威德,而一裁缝家九岁女孩至其家,即费许多闲情教其描眉画眼,弄粉涂朱,且教其做张做致,乔模乔样。

其待小使女如此,则其仪型妻子可知矣。宜乎!三官之不肖荒淫,林氏之荡闲谕矩也,招宣实教之,夫复何尤。

然而招宣教一金莲,以遗害无穷,身受其害者,前有武大,后有西门,而林氏为招宣还报,固其宜也。吾故曰:“作者盖深恶金莲,而并恶及其出身之处,

故写林太太。

关于《金瓶梅》作者之所以设置林太太这样一个人物,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张竹坡的看法。

这一点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但是对于潘金莲在王招宣家中的这六年生活及其淫荡性格形成之内在关系,张竹坡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

处。

皋鹤堂《竹坡闲话》

(三)潘金莲与张大户

《金瓶梅》中潘金莲对张大户的态度与二人之关系,也与《水浒传》中潘金莲对那个大户的态度与关系大不相同。

如上所述,《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只是那个大户的使女,那个大户要纠缠她,她意下不肯依从,那大户以此记恨于心,为了报复,才将潘金莲嫁与武大;而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十五岁被转卖到张大户家之后,到十八岁时,被张大户收用。

张大户所以将潘金莲嫁给武大,一则因为主家婆吃醋,不能相容;二则潘金莲虽然名义上嫁了武大,实在仍是张大户的外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

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亦不敢声言。朝来暮往,如此也有几时”。

一直到张大户得了阴寒病症,一命呜呼,方才终了。

《金瓶梅》作者是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将《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与宋元话本《志诚张主管》(见《京本通俗小说》第十三卷 )的情节并合而成。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张大户的苟且关系,正是其在王招宣府中受熏染的直接结果,也为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淫荡性格做了铺垫, 很明显地带有《金瓶

梅》中潘金莲生活的时代风气的印记。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潘金莲被转卖到张大户家时,是与“乐户人家女子”白玉莲同时进门,学习弹唱,潘金莲与自玉莲“同房歇卧”。

《金瓶梅》中的“乐户”差不多跟妓院是同义语。这实际上是将潘金莲说成是妓女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家境出身经历都有很大不同,而其主导性格的形成,乃至最终结局,都与其家境和

出身经历有着某种内在的因果关系。

《论金瓶梅》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叶桂桐<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标签: 叶桂

更多文章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上)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一、《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的直接来源是《水浒传》,因此关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便不能不予考察,而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才更易于看清楚潘金莲这一形象的演变进程。(一)嘉靖年间的潘金莲英雄传奇《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为更好地表现“绝伦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下)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三、潘金莲的文化素养《金瓶梅词话》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文化素养不同。而这种文化因素,无论在其性格特点的构成中,还是在其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中,都至关重要。这里则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述潘金莲的。(一)潘金莲的文化层次根据种种迹象推断,《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似乎还

  • 叶桂桐|潘金莲与孙雪娥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金瓶梅词话》真正摆脱《水浒传》的束缚,发挥作者自己的创作才能,叙述自己的新的故事,是从第九回潘金莲嫁进西门庆家中开始的。《金瓶梅词话》是中国第一部以家庭描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家庭中众妻妾之间错综复杂、跌宕起伏、一浪高过一浪的矛盾斗争,无疑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线,而潘金莲则是一方的代表。潘金莲与西门庆

  • 叶桂,温病学奠基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浪久以孤标签:叶桂

    叶桂(559年-618年),字茂才,河南息县人。他是我们古代医学家和温病学奠基人之一。据史领导载,他自幼聪慧,八岁能吟诗作赋,十七岁考中进士。在隋朝时期,叶桂在医药方面成就卓著,熟悉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并能准确定断治疗。他特别善于治疗热病和温病,因此被后人誉为“温病祖宗”,并被尊为温病学奠基人

  • “神枪手”道光帝旻宁究竟有多“神”?在历史上他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旻宁

    搜搜搜,我是搜史君!每天带给大家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他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并且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单从嫡长子这一项来看就很出众了,毕竟在古代那个勾心斗角的上层利益集团里,能够稳当地拿下政权也是很不错的

  • 扬州八怪闵贞一生画过七只猫,看罢他的猫画,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店标签:闵贞

    各位读者,你们知道“扬州八怪”吗?所谓的“扬州八怪”,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其中,有一位画家名叫闵贞,他一生中曾画过七只猫,可是看到他的猫画,很多人却明白一个人生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

  •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七十万人马打不过康熙15万可悲可叹

    历史人物编辑:吃瓜de娱乐标签:尚可喜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网络配图说起三藩之乱,就不得不说,这三藩的由来,历史回到1644年,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终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由于,吴三桂的功劳,再加上他的军事实力,吴三桂被清王朝册封为平西王

  • 如果不是沈世魁和朱由检神助攻,尚可喜到死也不会投降后金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尚可喜

    孔有德和耿仲明到了后金没多久,就劝说皇太极调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八旗军队攻打旅顺口,看来宁可得罪真小人,勿要得罪伪君子啊!如果你得罪了伪君子,他是无论如何都会找机会打击报复的,让你十倍百倍地偿还他。当然,“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些话在伪君子看来,都是屁话!其实不用孔有德和耿仲明说,

  • 平南王尚可喜有37个儿子,尚之信最为暴戾,为何还让他承继王爵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尚可喜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镇守云贵两省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共同举起反清大旗,举兵造反,由此拉开了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战乱之初并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参与,他甚至还帮助清廷牵制住了很大一批造反军队,为平定战乱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尚可喜

    文|格瓦拉同志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场名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暨公祭大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省社科院及国内知名大学的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以言之凿凿的口吻声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顺应历史的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