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京被围,石达开真的见死不救?事实可能不一样

天京被围,石达开真的见死不救?事实可能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蔺汉涛 访问量:407 更新时间:2024/1/18 15:39:56

1857年6月11日,清军总兵傅振邦攻占漂水。7月16日,清军又攻下句容,重兵云集镇江。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提督衔漳州镇总兵张国梁趁机率军向天京进逼,10余万大军再次将天京围困,形势十分危急。清军为何要大举围攻天京?起因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部出走,带走了城中精锐。清军认为有机可乘,于是重兵来围。

石达开率部出走,搞了分裂主义?

对于石达开出走天京的举动,安徽巡抚福济奏报:“据六安州练总兵肖成德察缴所获贼信,内有翼王私自出京誓不回去,并将来天京必定空虚等语,外抄伪诏数纸,亦以石逆遁去,金陵无人主持,令各伪官百计迎回,竟不复返,其情词惨迫,反复不休。”(引自《福济等奏金陵内讧请饬相机防剿折》)

江总督何桂清也奏报:“臣接据探报,洪逆以溧水、句容相继克复,大兵云集镇江,屡求石逆救援不应。该逆将洪仁发、洪仁达伪号削去,并镌伪义王金牌一道,及合城大小伪职求救表章送往安庆,石逆但遣党二千余人,乘坐木牌前来援镇等语。或云石逆并未受物,亦未允来,坐观洪逆成败,以为己利。”(引自《何桂清奏通筹江南近日剿办情形片》)

这两条奏折中指出石达开出走“竟不复返”、“坐观洪逆成败,以为己利”,并且何桂清指出,石达开负气出走天京,洪秀全为了留住石达开,将自己的哥哥洪仁达发、洪仁达的爵位削掉,并且派人给石达开送去“义王金牌”一面,请石达开留下来。但石达开非但没有回来,还一去不复返,坐视天京被围。一百多年来,这两封奏折成了石达开分裂天国,导致太平天国灭亡的直接证据。

石达开真的如安徽巡抚福济和两江总督何桂清说的那样,带着大部队出走是负气而走,见死不救吗?石达开究竟有没有分裂天国?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灭亡?这口锅他背得冤不冤枉?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从档案资料里去寻找线索。

石达开忍让出走,洪秀全两面三刀

天京事变之后,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等人都被杀,能掌控政局的人只有石达开。石达开在稳定天京事变的局势后,声威达到了顶点。洪秀全为稳定天国,让石达开主持天国军政要务。但实际上,洪秀全对石达开玩弄起了权术把戏,洪秀全虽然对石达开委以重任,却将自己的两个草包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封为安王、福王,以此架空石达开。

石达开在天京城内有名无权,实际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从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对洪秀全的为人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不愿意重蹈杨秀清、韦昌辉的覆辙,于是在洪家兄弟咄咄逼人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悄悄离开天京,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安庆去。

石达开离开天京是秘密而仓促的,据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在咸丰七年六月的奏报中说道:“臣等查石逆逃走之信,或云十二日由南门走出,或云二十一日在雨花台讲道三天,遂不回城。”(引自《德兴阿等奏石达开去向及洪秀全遣追邀留诸情片》)石达开仓促离开天京,也许是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将近,也许是他不愿再继续当傀儡,回到安庆收拢旧部,才能有一番作为。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两面三刀的洪秀全一方面假惺惺地把洪仁发、洪仁达的王位削掉,以向石达开赔罪,并让人连夜打了一块“义王金牌”送去给石达开,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再回到天京来。另一方面,洪秀全竟下令城中太平军连夜追杀石达开,想要置之死地。

咸丰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57年6月6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报:“传闻本月十一日,翼王石达开已由铜井渡江逃往江北。洪逆令蒙、禾贼追之,禾贼亦乘势逃去。足见该逆自相残害,众叛亲离。”(引自《德兴阿等奏石达开去向及洪秀全遣追邀留诸情片》)何桂清的奏折表明,石达开派出“蒙贼”等(即赞王蒙得恩)率兵追杀石达开,日夜兼程不停息,谁知追兵赶上石达开后,反而有不少追兵投奔了石达开,跟着石达开一起去了安庆。所以众追兵“众叛亲离”,大多投奔了石达开。

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也奏报:“据温绍原票称,探得金陵自石逆去后,洪逆屡遣人追赶,皆为石逆所留,或竟遭其杀害,即广西老贼曾受伪职者,亦多借追亡为名,中途均各远遁。”(引自《德兴阿等奏石达开去向及洪秀全遣追邀留诸情片》)德兴阿的奏报同样提到了洪秀全追杀石达开,追兵趁机逃走或投降石达开的事实。由此可见,洪秀全派兵追杀石达开,属于事实。洪秀全两面三刀,不肯放过石达开,不仅让石达开一去不回,还寒了众多广西老兵的心,老兵们自然都跟随石达开去往安庆,不再返回南京城。

石达开进军赣浙,实行围魏救赵之计

从江北大营钦差大臣德兴阿的记录来看,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匆忙之中悄悄走的。在如此情况下,石达开不可能带走大量兵力,顶多带走自己的亲兵和殿将。石达开出走天京,能带走的人马最多数千人,因此说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带走了天京主力,分裂了天国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点从日后曾国藩与石达开交手,在给朝廷的奏报称石达开手上仅有兵马七、八万人可以证明,石达开若真带走了天京城内主力,再加上在安庆的兵马,绝对不止这个数。

天京被围,洪秀全请求石达开出兵来救,石达开即使在洪秀全多次为难自己,追杀自己的情况下,依然不计前嫌。石达开并未放弃天国,放弃洪秀全。实际上,石达开实行了一条围魏救赵之计。

一方面,石达开派出手下最精锐的李秀成、陈玉成去救天京。咸丰七年九月,德兴阿奏报:“又抄得石逆由安庆寄予洪逆伪章一纸,内有令贼党李寿(秀)成会同张洛行领数十万贼分扰下游,又调贼党陈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韦志俊、杨来清等各率贼数万及五六千不等,概回金陵,并欲赴援江西、窜扰浙江等语。洪逆伪批,亦似外示羁糜内怀猜忌。”(引自《德兴阿等奏石达开去向及洪秀全遣追邀留诸情片》)这条奏报可以证明,石达开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依然派出大将李秀成带兵去袭扰下游,派出大将陈玉成统领万余人去救援金陵、窜扰江西、浙江。

如何石达开真的要分裂天国,放弃洪秀全。他就不应该将李秀成、陈玉成这样的大将放回天京,让他们去袭扰清军或者直接去救天京城。李秀成、陈玉成回城之后,一直留在洪秀全身边,在后期太平天国各种战争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另一方面,石达开率部转战江西,拖住了曾国藩的主力。1857年9月,石达开率军数万由安庆经建德进入江西,抵景德镇,会集各部兵马分路南进,攻克乐平、万年、安仁,包围抚州府。1月24日,石达开击败九江镇总兵李定太所部,亲率大军援临江,不成,九江被围,吉安受攻,石达开又经吉水、永丰、峡江、新淦抵抚州,于1858年2月26日由进贤、东乡东进,占领铅山,败清兵于广信府,进围广丰。

4月15日,攻占浙江江山县。福兴向朝廷奏报说,据俘获的太平军供称,洪秀全因天京被围,数次派人赴抚州向石达开求援,石达开乃统全军分为六起,号称10万,准备直攻苏、杭,以分金陵之势,吓得福兴急忙咨请两江总督何桂清、闽浙总督王懿德派兵马布防。

5月18日,咸丰皇帝令漳州镇总兵周天受督办浙江防剿事宜,6月7日又加派江南大营饮差大臣和春赴浙江督办江南、浙江二省军务,最后于7月1日亮出了王牌,命曾国落驰赴浙江办理军务,并调湘军道员萧江、张运兰、知府王开化等军火速驰援

。如此,石达开用几万人马,几乎牵着清军主力围着自己转,搅动了整个战局。石达开牵着曾国藩的牛鼻子走,曾国藩疲于奔命,清军无暇顾及南京,大大减少了南京方面的压力。这一招围魏救赵之计,成功拖住了清军,为天京解围创造了条件。

昏君洪秀全,一心将石达开逼上绝路

洪秀全这个目光短浅,不知石达开苦心的昏君,却始终看不懂石达开的良苦用心。石达开在江西、浙江与数倍于己的清军鏖战,他唯一的援兵是国宗杨辅清(杨秀清族弟),但是洪秀全始终不放心石达开,在石达开减缓天京局势后,洪秀全利用石达开与当年杨秀清的矛盾,分化瓦解杨辅清与石达开,借旧仇恨分裂石达开与杨辅清。

洪秀全任命杨辅清为中军主将,以高官厚禄引诱杨辅清回天京。1858年8月15日,杨辅清率领所部数万人从福建浦城走江西,经过广丰、玉山北上,离开了石达开。石达开自此成为一支孤军,面对曾国藩等众多清军围攻。曾国藩趁机率部攻入江西,断了石达开的粮饷。石达开无法在浙江久持,被迫放弃打下的根据地,被迫离开浙江,不远万里远征,逐渐脱离主战场,最后兵败大渡河,全军覆没。

天要亡洪秀全,这种自毁长城、自挖坟墓的行为也只有他做得出来。就连石达开的老对手,四川总督赵尔丰都看不下去,十分同情石达开,赵尔丰评价石达开:“石逆素称晓悍,金陵老巢得久负隅,全恃石逆之善布远势,牵制官军。自石逆伏诛,金陵失一重大外援,官军乃得一意围攻金陵,江南军务遂以肃清,实有裨于大局。”(引自《四川总督赵尔丰奏折》)

由此可见,石达开离开天京,没有带走天京主力,也没有分裂天国。在天京被围之后,石达开分出了最得力的大将李秀成、陈玉成救援天京,又亲率大军在江西、浙江转战数年,牵制了清廷大量兵力,为解救天京创造了条件。但却一直得不到洪秀全的理解,在最关键的时刻,洪秀全还撤走了唯一的援兵杨辅清部,最后将石达开逼上了绝路。洪秀全逼走石达开,将他赶上了绝路,也将自己赶上了绝路。洪秀全如此作为,太平天国不会败亡,简直是是痴人说梦。

然而可惜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太平天国的败亡都是石达开之过,有人甚至认为石达开是奸臣,都是因为石达开带兵出走天京,分裂太平天国,最终埋下了败亡隐患。如此评价对石达开是不公正的,也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石达开并非奸臣,反而一心忠于太平天国,他到死还在为天国尽忠尽力。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分裂天国这口百年黑锅,石达开到底还有背多久?

参考文献:

1.《福济等奏金陵内讧请饬相机防剿折》

2.《何桂清奏通筹江南近日剿办情形片》

3.《德兴阿等奏石达开去向及洪秀全遣追邀留诸情片》

4.《四川总督赵尔丰奏折》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石达开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在对付被俘虏的太平天国将领时,清军有三种方法对付他们:一种是说服人民投降而不杀人。二是说服他们不要投降和杀人;三种是不说服他们就杀人,而杀人的手段是极其残酷的。其中,对付韦俊就是劝服投降者不要杀人。处置陈玉成便是劝不降而杀,处置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爆发内乱,天王洪秀全已经对其他异姓王产生了戒备与猜疑,这导致了长期在外负责开阔西面战场翼王石达开,陷入两难的局面,回天京,可能会被架空兵权,甚至于被天王杀死。因此,带兵离开天京后的石达开已经没有退路了。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石达开当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也不愿意作一个谋逆者。所

  • 石达开为何要逃跑,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石达开

    自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了天京后,石达开就没怎么在天京待过,当东王杨秀清、天王洪秀全在天京搜刮财富,声色犬马的时候,石达开就已经带着部队西征前往安庆了,而石达开这个人在农民军首领中是一股清流,从不挥霍享受,也不滥杀无辜。如果太平天国人人都如石达开的精神,那么太平天国就亡不了。但一张桌子的倒塌,绝对是

  • 翼王石达开凌迟后,五岁长子石定忠也凌迟了吗?次子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石达开

    “将石达开极刑处死。伪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据供从贼多年,受有伪职,亦皆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这是骆秉章在《四川总督骆秉章奏为生擒逆首伪翼王石达开等并剿灭发匪巨股,恭折由六百里驰奏》中的报告所言。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交代了翼王石达开五岁长子石定忠的结

  • 石达开的覆灭也预示着太平天国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部出走天京后,由宁远北进时,侦知越寯大路有敌军扼守,便以“土人”为向导绕经冕宁,抄小路北上,直抵大渡河边的紫打地(今安顺场)。紫打地在崇山峻岭之中,大渡河横亘于前,松林河及察罗河分隔左右,又逢大雨,河水骤涨,敌军严守对岸渡口,石部实难飞渡。石达开只得命令部队搭棚驻扎赶造船筏,准备强渡。5月21

  • 历史上石达开出走的做法到底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石达开后期的每一个决定都令人唏嘘不已。无论是选择出走,还是转战过程中屡屡受挫,石达开似乎就没有做对一件事情。或许是同情其遭遇,后人常常讨论:石达开原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后人事后“热心的建议”,有的石达开真的做不到,有的石达开已经尝试过了。只不过···并不存在什么“正确的做法”。从

  • 太平天国的余晖——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历史人物编辑:郭哥文化标签:石达开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在颁布一系列政策的同时,也开始确定官制,封赐诸王,其中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这些人被封,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这些人在太平天国最为艰难的初始阶段都立下汗马功劳。五人之中,年仅20岁的石达开显得尤为突出,他16岁参

  • 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石达开

    公元1863年,最让清军忌惮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英勇就义,当时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才只有32岁。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富农之家,从小没怎么正经上过学,他是如何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让曾国藩这样的大神都忌惮三分,又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呢?公元1847年,年仅16岁的社会青年石达开,突然接触到了一个

  •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