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为何要逃跑,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石达开为何要逃跑,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美丽萌宠故事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3/12/22 15:36:07

自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了天京后,石达开就没怎么在天京待过,当东王杨秀清、天王洪秀全在天京搜刮财富,声色犬马的时候,石达开就已经带着部队西征前往安庆了,而石达开这个人在农民军首领中是一股清流,从不挥霍享受,也不滥杀无辜。

如果太平天国人人都如石达开的精神,那么太平天国就亡不了。

但一张桌子的倒塌,绝对是因为其他几个桌脚的不平整导致的,石达开作风高尚,但他不能代表整个太平天国。

与石达开还苦哈哈去打仗的情况相比,杨秀清和洪秀全在天京就玩得非常“花”了,比如清代的《江南春梦庵笔记》一类的书,就对洪秀全的“妻妾数量”大写特写,声称达到两千多个,而这些妻妾并非是每一个都举办过婚姻仪式的,里面还有大量的侍女,可洪秀全看上哪一个就能临幸哪一个。

洪秀全善淫,杨秀清虽然没那么奢靡,但他心思深沉,城府更是深不见底,他一直在秘密加固东王府,拉拢嫡系部队,把东王府打造成“天京第一险地”,杨秀清做这么多,都是为了夺走洪秀全的权力。

但关于杨秀清夺权这件事,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建立前后,显然都是太平天国的

“军政第一人”

,洪秀全虽然是万岁天王,可洪秀全完全是一个

“精神领袖”、“宗教领袖”

的存在,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则非常平庸,真正带领太平天国崛起的,正是杨秀清。

从杨秀清的角度来说,他是这个公司的二把手,之所以是二把手就因为进公司晚了,可一把手能力不如他,智商不如他,他怎么可能甘心只当二把手,所以杨秀清在布置太平天国战略的同时,一直在夺权。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阐述石达开不在天京的时候,天京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随着杨秀清不断安排太平天国北伐、太平天国西征,攻克大清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计划,杨秀清的威望盛极一时,太平天国真正的人才都是跟着杨秀清走的,而洪秀全面对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杨秀清十分不安,迟钝的脑袋终于想着造反。

如果是以洪秀全自己的力量,他未必能够扳倒洪秀全,甚至可能会被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义倒打一耙,所以洪秀全决定实施最恶劣的政变,那就是:

杀人夺权

不久之后,天京事变爆发。

或许杨秀清都没想到洪秀全敢这么不要命,因为他本身就是太平天国的支柱人物,就算洪秀全对他不满,也不可能发动一击必杀的政变,一旦他死了,太平天国就等于是垮了,可杨秀清怎么知道洪秀全本身就能力微弱,除了对杨秀清一击必杀,洪秀全根本没有太多别的办法。

而天京事变本身还有一个很大的“政治背景”,那就是杨秀清得罪的人太多,在太平天国内部已经形成了各路大王敢怒不敢言的局面了。

因为杨秀清这个人的脾气很暴躁,同时也十分看不起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人,本身没毛病可挑的石达开也屡次被杨秀清针对,杨秀清表现出来的姿态就是一个专政、暴戾的君主形象,所以除了东王府以外的势力,都对杨秀清“恨之入骨”,这一点很关键,是天京事变能够成功的核心。

天京事变,可以视为“多对一”的政变,说是洪秀全派韦昌辉回来秘密暗杀杨秀清,但事实上,洪秀全的部队、秦日纲的部队都配合着韦昌辉在东王府讨伐杨秀清,杨秀清再强,也抢不过多方部队的讨伐,因此在东王府被杀死。

而石达开在关于消灭杨秀清的这件事上,是秉着支持态度的。

但石达开的支持却不是让韦昌辉在天京制造血祸、滥杀无辜,石达开知道杨秀清的性格暴虐,也仍然抱有“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他强调杀掉杨秀清就行了,东王府的人都应该放过,杨秀清的家人妻儿更应该放过。

石达开是这样的,韦昌辉是吗?

韦昌辉也是一个性格极端的人,他杀了杨秀清后,因为压在身上的石头忽然没有了,他的性格立即反弹,他下令诛杀东王府的所有人,包括那些无辜的侍女都在这个范围里,天京事变之所以让太平天国损失惨重,就因为韦昌辉的无法克制。

所以韦昌辉的做法让石达开愤怒不已,石达开立即赶回来了天京,而石达开以为韦昌辉还是曾经那个韦昌辉,便对着韦昌辉破口大骂,被骂的韦昌辉自然是怒目而视,因为上一个这么骂他的人,已经躺在了血泊中了,于是他便反驳了石达开,并质疑石达开是不是东王一脉的,发疯到想要连石达开都杀掉。

石达开一方面认可和韦昌辉等人的起义情谊,另一方面也是无法抵挡韦昌辉的暴走状态,如果天京再生内斗,太平天国就彻底完了,于是石达开开始了“第一次出逃”,公元1856年九月,石达开匆匆回京又匆匆离京,在石达开离开了天京后,他在天京的家人全部被韦昌辉杀害。

韦昌辉的毫无底线,没有逻辑的迁怒让石达开情绪爆炸,于是石达开请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但再怎么愤怒,石达开依然没有说要滥杀无辜,而洪秀全看着韦昌辉越来越不正常,也觉得杀了他最安全,于是趁着韦昌辉得罪天京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下,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

在韦昌辉死后,洪秀全将石达开召回天京,原因是洪秀全根本无法执掌太平天国,他需要石达开来当执政者。

同年十一月,石达开迫于太平天国中枢无人摄政的局面,回到天京接过太平天国大权,洪秀全给石达开封了一个“义王”,石达开却没有接受,而石达开回到天京后,合理地处理了所有天京事变中本该被处置的人,至于韦昌辉的家属这些人,石达开是一动不动,照样优待。

所以时代的“义王”不是和“翼王”同音进化来的,乃是石达开这个人做事讲究一个公义,才有了这个称谓。

自此开始,天京进入了短暂的“石达开时期”。

之所以说“短暂”,是因为石达开摄政仅仅是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石达开“第二次逃跑”了。

但石达开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展现出了不输给杨秀清的出色能力,在将领上的培养上,石达开非常用心,重用了杨辅清、李秀成、陈玉成等人,这些人在天京事变后迅速填充了太平天国流失的军事中枢,因此石达开执政期间,太平天国对大清的威胁再度直线上升。

渐渐地,洪秀全又开始犯毛病了,因为他觉得,这个石达开就是第二个杨秀清,甚至比杨秀清更危险,因为石达开得人心,有能力,杨秀清只占其一,石达开两样都有,长此以往,石达开不想造反,他的部众都要逼着洪秀全下台。

说起洪秀全这个“我死后管他洪水猛兽”思维的人,其实他的内心蓝图是很局限的,他在天京享受了帝王般的生活后,便开始想着维稳,杨秀清志在天下,石达开也是一样,可洪秀全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醉生梦死,不求打下整个天下,守住天京就够了。

所以洪秀全又把自己没能力的哥哥也提拔为太平天国的封王,与此同时还对石达开表现出浓烈的敌意,时刻对着石达开虎视眈眈。

公元1857年5月,实在不想和洪秀全起冲突的石达开毅然决定带着亲信离开天京,而关于石达开这次带走的人,客观的数据大概是十万人,这支部队离开天京后,太平天国在江南的力量迅速衰落,杨辅清等人跟着石达开出走,也注定了天京迟早败亡的结局。

而石达开去哪呢,他一开始,是想着以安庆为核心,继续建立太平天国的版图霸业,石达开即便出走天京,却还是紧紧遥控着太平天国的作战事宜,很多太平天国的部将都仍然受石达开调动,于是石达开出走了四月后,无权无头绪的洪秀全就求着石达开回来。

回去是不可能的了,石达开也开始了西征事宜。

但石达开的西征乃是太平天国衰落的标志性开始,1858年,石达开目标是打下浙江,掐断大清在江南地区的补给,而曾国藩的湘军深知浙江的重要性,立即调集大军保卫浙江,与此同时也施加力量在江西地区攻打太平天国军。

因为石达开出走带的人不多,根本难以应对清军的多方位进攻,于是石达开不得不放弃浙江,又丢掉了江西部分地区,随后只能南下福建。

在福建的时候,石达开的内部就出现矛盾了。

石达开是广西人,一些领袖有着“家乡情结”是正常的,所以石达开的想法是先取湖南,以占据上游地形的优势,再拿下湖北,而石达开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到广西建立大本营。

对石达开来说,广西和广东两个地盘只要拿下,他都能够吃饱肚子了,而广西和广东的清军早就被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打废了,所以石达开割据两广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也是这个目标,让石达开面临了“分家事件”。

因为石达开目标是两广地区,可太平军有相当一部分又是在江南吸纳的,他们对两广没什么好感,而当他们知道石达开想以两广为基本盘的时候,表现出了很不满的态度,最重要的是,石达开竟然回到了自己的旧居改新房子,这个小农思维地主般的行为,立即让他的追随者们寒心。

在他们看来,石达开和杨秀清就是同一种人。

于是杨辅清先提出分道扬镳,他带着两万个有志气的兄弟继续和清军作战,这次分家,带走了石达开相当一部分核心力量,不久之后,石达开的部将何明标又带着两万人出走,理由也是自寻发展,石达开此时已经感觉到自己“离心离德”了。

因此石达开要用胜利、战争来重塑内部信心。

可石达开在1859年发动的宝庆会战,不仅没有拿下湖南,还逼着湘军不得不大军回防,看似逼得湘军回援了,但实际上却暴露了石达开人手不够的弊端,太平天国分家之后,早就失去了人数优势,连人海战术这个特点都丢掉了,太平天国要怎么赢?

所以石达开提前回归了广西,后面就发生了盖房子事件,让何明标失望出走。

其实关于这个阶段的石达开,确实是难以评价的,因为石达开到底是心灰意冷,也想着“偏安一隅”就算了,还是仍然锐意夺取天下,现在只是徐徐图之,继续恢复实力,但不久后,石达开没有给人猜测他的时间,他继续率兵北伐,从广西出发进攻湖北,借着湖北的路,攻打四川。

石达开看中了一个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成都。

自古以来,兵力少者,占据蜀地那是最为合适,蜀地的地形、物质都是一等一的割据宝地,所以石达开想尽办法,都要拿下四川,公元1861年,石达开率领大军北伐,一直到1863年,石达开都在

四川、贵州、云南

等地作战,目的就是为了打通入据四川的渠道,最终在1863年的四月跨过金沙江,突破了河域防线。

本来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却未曾想是石达开悲剧的开始,大军虽然渡过了金沙江,可石达开的人手够吗?如果不够,决战四川的核心清军,石达开能打得赢吗?

因此在五月份的时候,石达开根据提前了解到大渡河对岸并无清军,于是便想着渡过大渡河,继续往成都方向进军,如果渡河顺利,对于清军而言必然是一场恶战,可天不助石达开,在他下令部队伐舟渡河之后,大渡河的河水忽然暴涨,所有太平军被困在了大渡河岸边,数次抢渡都不成功

而石达开人还没过,大清的军队就闻声而来了,整整数万人的太平军就这样被清军饱了饺子,但即便如此,太平军仍然能战能突围,只要杀出去就是有机会,可太平军已经断粮数天,石达开不愿意自己的嫡系部队为自己送死,这一突围,死伤必然无数,于是石达开做了决定:

以自己投降保全三军

这是整个太平天国史中最感人的一一个决定,也是石达开最受争议的决定,因为清军答应了石达开的条件,并且收编石达开的部队两千七百余人,可当石达开被抓住后,清军立即对太平军展开屠杀,石达开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部下被杀,声嘶力竭地咆哮着。

被押往成都后,石达开被执行了酷刑,但不管是审查石达开还是对石达开实行凌迟之刑的人,无不被石达开的胆气、义气所慑服,石达开也在不久后就义。

关于石达开的终局,这是太平天国的悲哀,也同样是他个人的悲哀,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在天京分裂,集中力量未必会落到如此下场,但话又说回来了,石达开继续在天京,洪秀全一样不会放过他,假如石达开还是保持不同室操戈的态度,那么依然还是难逃洪秀全的杀机,所以石达开的结局,一样是无法避免的悲哀。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翼王石达开凌迟后,五岁长子石定忠也凌迟了吗?次子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石达开

    “将石达开极刑处死。伪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据供从贼多年,受有伪职,亦皆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这是骆秉章在《四川总督骆秉章奏为生擒逆首伪翼王石达开等并剿灭发匪巨股,恭折由六百里驰奏》中的报告所言。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交代了翼王石达开五岁长子石定忠的结

  • 石达开的覆灭也预示着太平天国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部出走天京后,由宁远北进时,侦知越寯大路有敌军扼守,便以“土人”为向导绕经冕宁,抄小路北上,直抵大渡河边的紫打地(今安顺场)。紫打地在崇山峻岭之中,大渡河横亘于前,松林河及察罗河分隔左右,又逢大雨,河水骤涨,敌军严守对岸渡口,石部实难飞渡。石达开只得命令部队搭棚驻扎赶造船筏,准备强渡。5月21

  • 历史上石达开出走的做法到底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石达开后期的每一个决定都令人唏嘘不已。无论是选择出走,还是转战过程中屡屡受挫,石达开似乎就没有做对一件事情。或许是同情其遭遇,后人常常讨论:石达开原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后人事后“热心的建议”,有的石达开真的做不到,有的石达开已经尝试过了。只不过···并不存在什么“正确的做法”。从

  • 太平天国的余晖——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历史人物编辑:郭哥文化标签:石达开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在颁布一系列政策的同时,也开始确定官制,封赐诸王,其中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这些人被封,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这些人在太平天国最为艰难的初始阶段都立下汗马功劳。五人之中,年仅20岁的石达开显得尤为突出,他16岁参

  • 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石达开

    公元1863年,最让清军忌惮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英勇就义,当时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才只有32岁。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富农之家,从小没怎么正经上过学,他是如何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让曾国藩这样的大神都忌惮三分,又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呢?公元1847年,年仅16岁的社会青年石达开,突然接触到了一个

  •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