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年磨一见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0:44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在对付被俘虏的太平天国将领时,清军有三种方法对付他们:一种是说服人民投降而不杀人。二是说服他们不要投降和杀人;三种是不说服他们就杀人,而杀人的手段是极其残酷的。其中,对付韦俊就是劝服投降者不要杀人。处置陈玉成便是劝不降而杀,处置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关于韦俊,准确地说,不是军队抓住了他韦俊在保卫武昌时被清军包围了九个月。韦俊个弹药用完了,没有出路。二是其时恰好发生了天京事故,洪秀全韦昌辉的手,杀掉了杨秀清,又对东王府进行了灭门,并且清洗了东王的手下。接着,洪秀全又让石达开返来,杀掉了韦昌辉。这样的一系列变化,让韦俊怀恨在心,因此,他主动打开武昌城门,叛逃到清朝。

当陈玉成被占领时,太平天国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不是全部。也有很大一部分的生命力。这时,清军将领胜保竭力挽劝陈玉成投降,并以荣华富贵来诱惑他。清军这样做是为了用头制造陈玉成,以吸引更多太平军士兵投降。当时,太平叛军战斗如果陈玉成能投降,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就会有一大批太平天国将领跟随陈玉成学习。

无非,英王陈玉成毕竟是好汉,他临危不惧地说了一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然后安然无恙地死去,反映了革命英雄的性格和精神,使清军的阴谋落空了。然而,清军处理石达开的方式却完全不同。有的小伙伴们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不劝石达开投降呢?是因为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之一,观念已经非常执着了,所以清军已经不想要劝降了,清朝的士兵和统治者是非常不喜欢太平天国的人的,所以根本不想要留下余地。

在抓到石达开之后,清军用非常残酷的手段杀死了石达开。石达开是他主动死亡的,没有被抓住,也没有说服他投降的问题。当时,石达开部队已被消灭。如果我们要说服石达开投降,那就必须诱使别人投降。没有什么可以引诱,也没有必要说服石达开投降。

当时太平天国的天津政权虽然还在,但石达开和“天津”的军队与天津政权有很大的矛盾。说服石达开投降对天津政权的垮台没有多大意义。清军真的痛恨太平天国,抓到太平天国的将军,劝他们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处决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石达开是好汉,他有一股凌然的邪气,无论若何,他是不会投降的。即使劝他,也是徒劳的。

李自成很清楚,自己的兄弟是不可能投降的,加上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已经有了内讧,处于分崩离析的太平天国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太平天国里面已经有很多将领投降了,所以石达开最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了,和清朝的军队势不两立,根本不会投降的。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爆发内乱,天王洪秀全已经对其他异姓王产生了戒备与猜疑,这导致了长期在外负责开阔西面战场翼王石达开,陷入两难的局面,回天京,可能会被架空兵权,甚至于被天王杀死。因此,带兵离开天京后的石达开已经没有退路了。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石达开当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也不愿意作一个谋逆者。所

  • 石达开为何要逃跑,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石达开

    自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了天京后,石达开就没怎么在天京待过,当东王杨秀清、天王洪秀全在天京搜刮财富,声色犬马的时候,石达开就已经带着部队西征前往安庆了,而石达开这个人在农民军首领中是一股清流,从不挥霍享受,也不滥杀无辜。如果太平天国人人都如石达开的精神,那么太平天国就亡不了。但一张桌子的倒塌,绝对是

  • 翼王石达开凌迟后,五岁长子石定忠也凌迟了吗?次子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石达开

    “将石达开极刑处死。伪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据供从贼多年,受有伪职,亦皆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这是骆秉章在《四川总督骆秉章奏为生擒逆首伪翼王石达开等并剿灭发匪巨股,恭折由六百里驰奏》中的报告所言。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交代了翼王石达开五岁长子石定忠的结

  • 石达开的覆灭也预示着太平天国的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部出走天京后,由宁远北进时,侦知越寯大路有敌军扼守,便以“土人”为向导绕经冕宁,抄小路北上,直抵大渡河边的紫打地(今安顺场)。紫打地在崇山峻岭之中,大渡河横亘于前,松林河及察罗河分隔左右,又逢大雨,河水骤涨,敌军严守对岸渡口,石部实难飞渡。石达开只得命令部队搭棚驻扎赶造船筏,准备强渡。5月21

  • 历史上石达开出走的做法到底正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石达开后期的每一个决定都令人唏嘘不已。无论是选择出走,还是转战过程中屡屡受挫,石达开似乎就没有做对一件事情。或许是同情其遭遇,后人常常讨论:石达开原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后人事后“热心的建议”,有的石达开真的做不到,有的石达开已经尝试过了。只不过···并不存在什么“正确的做法”。从

  • 太平天国的余晖——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历史人物编辑:郭哥文化标签:石达开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在颁布一系列政策的同时,也开始确定官制,封赐诸王,其中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这些人被封,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这些人在太平天国最为艰难的初始阶段都立下汗马功劳。五人之中,年仅20岁的石达开显得尤为突出,他16岁参

  • 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石达开

    公元1863年,最让清军忌惮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英勇就义,当时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才只有32岁。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富农之家,从小没怎么正经上过学,他是如何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让曾国藩这样的大神都忌惮三分,又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呢?公元1847年,年仅16岁的社会青年石达开,突然接触到了一个

  •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