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么样?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文之光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1/1 8:37:21

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

在曾国藩带领湘军克复南京后,朝野上下赞颂不已,一时间,曾国藩获得巨大威望,也就是在此时,曾国荃向哥哥曾国藩提出了起兵的建议。

曾国荃的理由很简单,克南京是天大的功劳,但是朝廷仅仅是拿一个侯爵之位就将曾国藩给打发了,并且,还多次下诏,要求湘军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

这分明就是过河拆桥。

不仅如此,朝廷火速提拔了原是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让这些人与曾国藩平起平坐,如此操作,任谁都看得出来是要压制如日中天的湘军首领曾国藩。

曾国荃认为,既然朝廷不仁,就怪不得他们不义,此时趁着湘军兵强马壮,何不一举打进京师,恢复汉家河山?

搏一搏,很有可能单车变摩托!

对于弟弟曾国荃的提议,曾国藩反应倒是很冷静,直接一口回绝了、

对于曾国藩的反应,曾国荃等人很是不解,他们认为,曾国藩可能是出于担忧湘军实力不足以与朝廷决一胜负,唯恐得不偿失。

在曾国荃看来,当时湘军坐拥三十万大军,曾国藩还兼任两江总督,不仅如此,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以及旧相识左宗棠,都与曾国藩交情不浅,大清东南的半壁河山,可以说都在曾国藩的掌控之中,如此大好形势,有何担忧?

即便是曾国荃分析的如此到位,曾国藩依旧是一口回绝。而曾国藩的一番话,最终打消了曾国荃起兵的这个念头

在曾国藩看来,即便是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和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他仕途一直坦荡,那么这些人依旧会对他毕恭毕敬。

但是若是曾国藩起了二心,要推翻清廷,那么首先来征讨他的,就一定会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在感情和利益面前,感情几乎是一文不值。

在曾国藩如日中天的同时,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已经刻意的与曾国藩拉开了距离,毕竟谁都知道这两人与曾国藩有着一定的交情,如果做得过进,被朝廷认为是抱团,那等待他们的,就真的是完犊子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清晰的认识到,如果自己造反,那么,这些人不但不会援助,还会第一个对自己展开攻击。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朝廷不是傻子,已经在暗中防着曾国藩了

慈禧太后除了火速提拔曾国藩的老部下,来制衡曾国藩外,还安排了湖广总督官文守武昌、富明阿、冯子材分别驻守长江上游的武昌以及下游的扬州、镇江等地,目的就是钳制曾国藩的湘军。

就这样还不放心,又安排同样实力不俗的僧格林沁,率兵南下屯兵皖、鄂之交,虎视南京。

如此安排,老练如曾国藩,会不知道朝廷的深意?会不知道朝廷想做什么?

正是曾国藩深刻的明白这一点,他才不会,也不能有起兵推翻清廷的想法,只要他有任何的异动,不远处虎视眈眈看着他的几个人,就会在第一时间扑过来。

届时,湘军能扛得住这来自朝廷的“正义之师”吗?至少曾国藩有些信心不足。

按理说,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争洗礼的湘军,战斗力理应是非常强的,何况,还刚刚赢得了南京大胜,并且此时的湘军,如曾国荃所说,坐拥三十万大军,还是具有一拼的实力的。

但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叫做姐儿俩守寡,谁难受谁知道,湘军看似风光无两,背地里什么情况,曾国藩是相当清楚的。

坐拥30万大军,这个确实不错,这其中,仅曾国藩能够直接指挥的,就有12万人,但湘军内部的派系,却十分的复杂。

人事关系纵横交错,人员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所有湘军都是曾国藩的直属部队,真正属于他的嫡系,也只有弟弟曾国荃以及彭玉麟所率的水陆军六七万人而已。

同时,湘军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能够保持狼一般强大的战斗力,是全靠喂肉、喂骨头的出来的结果,巨大的财富刺激,让所有人都会暂时的依附在曾国藩身边。

在克复南京后,太平天国宣告灭亡,湘军也从一路战争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此时的湘军,人人都发了大财,都想着回老家享受,至于斗志,哪里还有?

饿狼吃饱了,也就没有动力再征战四方了。

事实上,曾国藩对于湘军目前的状况,是十分清楚的,三十万大军,只不过是一个唬人的空架子,如果造反,这三十万大军,不会跟随自己卖命的,反而会调转枪头,对付自己。

指望着嫡系的六七万人去造反?但凡有盘花生米,也不会醉成这样!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历史上还是有些牛人,在各种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运用个人能力,最终取得天下的,比如白手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起点可谓是史上最低。如果曾国藩有朱元璋的能力,别说全部,哪怕一半,不用曾国荃建议,自个早就开打了。

但曾国藩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虽然有一定能力,但他更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曾国藩打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屡败屡战,另外就是,他打起仗来,速度堪比蜗牛。

打安庆,耗时15个月;打九江,耗时16个月;打南京,耗时达到了26个月。

之所以打得慢,正是要在打的过程中,以时间换空间,来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而在每场战争中,曾国藩对于自己的能力,已经逐步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他不是当皇帝的料,更没有当皇帝的命。

所以,在诸多因素的考虑之下,曾国藩才会在弟弟曾国荃提出起兵造反这个提议时,一口回绝,并且不容商量。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会让自己死得很惨,会让家族分崩离析的糟糕决定。

相反,如果他不起兵造反,反而会安安稳稳的,坐享荣华富贵,在朝廷重用、人人敬仰中,度过一生。

饱读儒家圣贤书,不干赔本买卖的曾国藩,是必然不会选择造反,而是低下头来,去当一个忠诚于清廷的大臣的。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曾国荃对曾国藩的帮助多大?安庆和天京都是他拿下的,被称曾九帅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曾国荃

    曾国荃的最高官位做到了两江总督,正一品级别。最高爵位也达到了一等威毅伯。66岁曾国荃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谥号文襄。可以说,曾国荃后期真的是位极人臣了。不光是封疆大吏,而且爵位也仅次于他的老哥曾国藩,这个人手段比较狠,为乃兄留下了曾剃头的“美名”。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也是对他帮助最大的弟弟。曾国藩在

  • 书生如何成悍将第一仗~曾国荃奇袭安福县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曾国荃

    曾国荃画像1856年4月,在湖南老家办团练的曾国荃突然接到他大哥曾国藩的一封急信,来信大意是他现被石达开围困于江西南昌,南昌现在缺兵少粮,防守薄弱,随时有被石达开攻破的危险,而湘军主力罗泽南又深陷湖北战场无法救援,希望他会同新任吉安知府黄冕一起募兵3000,快速开赴江西战场,先取吉安,再救南昌。4月

  • 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造反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造反?别扯淡了!打仗打得就是钱,曾国藩在财力人力上,根本没办法与满清抗衡,如果选择割据自立,最后的结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样,只剩下败亡一途。更何况,曾国藩的膝盖已经习惯了跪拜,没有了主子他会精神崩溃的!曾国藩在剿灭了洪秀全之后,的确有不少人劝他格局称王,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将、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现

  • 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曾国荃

    1864年6月,人在苏浙的李鸿章接到一道朝廷的谕旨,谕旨云:李鸿章所部兵勇攻城夺隘,所向有功,炮队尤为得力。现在金陵功在垂成,发捻蓄意东趋,迟恐制动全局,李鸿章岂能坐视,著即迅调劲旅数千及得力炮队前赴金陵,会合曾国荃围师相机进取······著该抚酌度情形,一面奏闻,一面迅速办理等因。钦此。曾国荃对太

  •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后,却被曾国藩请求开缺回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曾国荃

    清朝末期,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带领下,一时间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最后更是定都天京,也就是南京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的八旗子弟还有一些其他的士兵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先辈们的雄风,被太平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个时候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开始崭露头角。曾国藩被很多人称之为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若是听取了弟弟曾国荃的建议直接造反当皇帝了。不能说曾国藩肯定可以成功,但是,想要和清朝廷分长江而治,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还是那一句话,汉人还是希望让汉人当皇帝的。女真人当皇帝,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服气,现在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好不容易闹出一点浪花来了。若是想要造反,肯定比太平军给清朝带来的破坏力要大

  • 若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出生时,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就是巨蟒转世。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国荃率湘军合围天京(今南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已经攻占大半个中国

  • 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曾剃头”宠爱有加,结局却有一丝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曾国荃

    众所周知,曾国藩一手创建的湘军,历经无数惨烈战役,最终一举攻下天京,为摇摇欲坠的腐朽清朝又续命了几十年。而在湘军众多悍将中,曾国藩其弟曾国荃的地位可以说是举重轻足,这可并不是因为他是曾国藩弟弟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论战功,曾国荃也是让众人所信服的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

  • 曾国荃救命恩人,攻克天京第一功臣暴毙,曾国藩:死因不可外泄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曾国荃

    每当人们提到谁是当年湘军中攻克天平天国都城南京的第一功臣时,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曾国荃。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湘军当年之所以最后能攻破南京城跟一个人关系密切,此人就是攻克金陵第一功臣李臣典。李臣典,1838年生,湖南邵阳人。由于家境贫寒,李臣典自幼靠割卖马草为生。1855年5月,曾国荃领兵经过邵阳偶

  • 曾国藩四弟曾国荃的能力如何,最终下场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一家五兄弟,为清朝的中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国藩不仅创立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后来还在平定捻军的时候做出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曾国藩还被称之为“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圣人,足以说明他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曾家五兄弟中,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十分出名,他就是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