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作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其功绩自不必多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居高位数十年,却能做到洁身自爱,不贪财不爱钱,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他的弟弟曾国荃在这方面却要逊色很多,尤其在聚敛钱财的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污点。
曾国荃有个习惯,每次打了胜仗后都要回到湖南老家,干什么呢?不是盖房就是买地,因为每次战胜都会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宝,所以要回家显摆显摆。
说起曾国荃敛财,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他在攻克天京时得了多少钱财。野史中记载说:“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悉辇于家。”也就是说,曾国荃在天京一战中,收获了上千万两白银。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通过相关的史料分析,我们却会得到一个惊人的答案。
同治三年,曾国荃攻克天京,获得了攻陷太平天国的首功。天京是太平天国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时传城中金银如山。在入城前,湘军将士也都知道,这是湘军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大发财机会,大家都想最后发一笔横财。因此,天京城陷以后,湘军将士如同饿狼一样,奔着金银珠宝去了。
曾国荃作为主帅,他很清楚,他的部下们扔下锄头、提着脑袋跟着他杀敌,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因此他没有采取措施加以约束,而且数年来欠下了很多军饷,他想通过这样的办法对部下进行点弥补。
经过一个多月的烧杀抢掠,曾国荃部下的每个士兵几乎都发了横财,他们不仅将城中的金银洗劫一空,就连房子里的木料也拆了下来,用船运用湖南老家。经过这场浩劫,太平天国经营十余年的大量财富,都成了湘军的囊中之物。
天京一战,曾国荃一夜成名,但却得到了“老饕”的称号,就是说他发了大财。于是,世间种种流言四起,很多消息经过重重传说,就会夸张到令人无法相信的程度。有消息说他得了珍贵明珠一串,共有一百零八颗,个如葡萄,还有说他得了个翡翠西瓜,天然而成,是无价之宝。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然而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就曾披露说曾国荃在天京之战后并未得到多大的实惠。这一点从后来曾国荃被迫辞职回乡时就能证明,因为当时湘军受到朝廷的猜忌,曾国藩不得不裁撤湘军,并让曾国荃辞职回家。而这次回家,曾国荃所有的家产也不过是三万两银子。
要知道,从咸丰八年一直到同治三年,曾国荃一共做了六年的高级将领,按照湘军高收入的情况来看,他每年的合法收入就有五千四百两之多,那么六年的总收入也就是三万二千两。他这次辞职回乡,所带的也不过三万两,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国荃确实没有在天京浩劫中得到多少好处。反过来即便是三万两全是抢的,数字也并不高。
曾国荃死于光绪十六年,有人统计过,他的家产总数为“田六千亩,长沙屋二所,湘乡屋一所”,按照当时的计算标准来看,最多也就一百万两。尽管这个数字也不少,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财产是曾国荃在各次战争中抢劫而来的。
要知道,曾国荃辞职后又再度出山,当过数任巡抚,还做过七年的两江总督。清代的督抚,除去合法的俸禄以及养廉银之外,还有每年十几万两的陋规收入,也就说,曾国荃做巡抚、总督期间,正常的收入也在一百多万两以上。如果是贪财之人,甚至能达到上千万两之多。
既然曾国荃没有留下巨额的家产,那么为何会有他在天京掠夺上千万两白银之说呢?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还是曾国荃做事太过张扬了。赵烈文曾说,天京城破之后,曾国荃因为找不到写信的纸,派人到了京城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几张信纸,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几张信纸就花了这么多钱,显然是发了大财了。
加上了攻克天京后,湘军的所作所为,更让曾国荃坐实了一夜暴富的恶名。如果要说曾国荃没有发过战争财,这也有点牵强,可要是说他在天京城中得了上千万两横财,显然又有点冤枉他了。不过相比较曾国藩而言,曾国荃在钱财上的自制力确实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