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石达开,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为何会是这17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4928 更新时间:2023/12/28 14:45:47

公元1863年,最让清军忌惮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英勇就义,当时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才只有32岁。

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富农之家,从小没怎么正经上过学,他是如何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让曾国藩这样的大神都忌惮三分,又是如何英年早逝的呢?

公元1847年,年仅16岁的社会青年石达开,突然接触到了一个叫“拜上帝教”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创始人,是一个屡试不中,且有心怀星辰大海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洪秀全

洪秀全筹建“拜上帝教”的核心目的,就是发展会中凝聚实力,然后通过起义的方式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

在发展会中的过程中,洪秀全和石达开就结识了,当时洪秀全是教会的创始人,而石达开虽然才十六岁,但是他因为拳头比较硬,又有一定的上进心,所以他在当地也算是街头的一号人物。

公元1851年,38岁的洪秀全等会众,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开始正式扯旗起义,当时太平军旗下一共分为五大军,此时才刚刚20岁的石达开,因为入会后表现突出,就被任命为左军主将,剩下的四名主将,分别是日后也声名显赫的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以及韦昌辉

公元1852年,冯云山阵亡,太平天国的主力也陷入了清军的围堵之中,就在形势万分危急之下,已经被封为翼王的石达开,充当起太平军的突围先锋,他率领麾下人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趟出了近两千里的通道,石达开在挽救太平军于危澜的同时,也让清军胆寒,自此石达开就有了“石敢当”的称呼。

石达开当时之所以这么拼命,主要是因为他相信洪秀全的未来,相信太平天国的未来。但是短短一年之后,石达开的信仰就发生了动摇。

公元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是太平军在占据南京之后,就开始变得有点“不思进取”,特别是太平军的上层开始耽于享乐,石达开虽然身在其中,但表现的却于众人“格格不入”。

于是当年的秋天,已经在军事上证明自己的石达开,就被外派开辟根据地,石达开离开了南京那个是非之地以后,表现的非常神勇,并在战略和行政上都为太平天国带来了新风。

清廷一看太平天国越来越像样,于是加派各路兵马来清剿太平军,当时和后世被尊为圣人的曾国藩对线的义军将领,正是石达开。当时的曾国藩还没有“顿悟”,因此43岁的曾国藩,被23岁的石达开打的是毫无还还手之力,要当时不是石达开被临时调走,曾国藩可能就要和湘军一起彻底交待在1856年了。

当时关石达开为什么会被抽调回去,除了有明面上的原因之外,怕是还有一些其它原因。

因为就在石达开被临阵撤回的那一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大地震”,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石达开很尊敬的老同事,东王杨秀清以及他的上万部下,都被杀害了,而催成此事明面上的核心人物,是太平军的另一个元老韦昌辉。

明眼人应该都能看明白,如果单凭一个韦昌辉,他能动得了同为元老的杨秀清,他能顺利株连东王那麾下的上万人?

石达开被调到京师以后,身边的人马有限,所以在看清了部分形势之后,赶紧带人出走,而他在京师的家人则没有逃过一劫,石达开出走之后,重新聚拢麾下人手,然后武装向洪秀全请愿,洪秀全接到请愿后,很快就“顺从民心”的诛杀了韦昌辉,而在韦昌辉死后,洪秀全又开始册封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石达开就是再实诚,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哪是什么韦昌辉要当小人,这分明就是洪秀全本人想搞集权,但是石达开心仍然还有一丝幻想,于是他只是避往了外地,而没有彻底和洪秀全决裂。

洪秀全清理完老同志之后,虽然在内部的集权得以实现,但是在面对清军的压力时,他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且没了老同志们的帮助,他的压力也没法分担,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就没未来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又请求石达开回来帮忙,石达开此时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他心里一软,还是答应了洪秀全的请求,不过他没敢直接回到洪秀全身边,而是在外围为洪秀全牵扯清军的精力。

石达开的动作,很快就为太平军迎来了转机,正是在石达开的奋力牵扯之下,太平军才接连取得了几次大捷,洪秀全也由此缓了一口气,而石达开的表现,让清军转移了目标,结果面对清军的全力围剿,以及外无强援的劣势之下,石达开不得不步步退缩。

就是在这种恶劣条件之下,石达开带领麾下的人马,也一直打的有声有色,但是在刀尖上起舞,容错率是非常低的,因为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就会不可想象。

公元1863年,石达开所部正准备渡船过大渡河,但是因为当天下了暴雨,结果导致第二天无法顺利渡河,而此时追兵已经追来,结果势单力孤的石达开就被清军擒获,然后不久之后就慷慨就义。

从表面来看,石达开似乎是败在了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一役,但是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石达开的命运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决定了,洪秀全的初衷就不是所有人,所以在太平军刚有了一定成绩之后,太平军的内部就产生了问题。

以石达开的实力,他当年最好的选择,可能不是继续把洪秀全当带头大哥,而是自己另打一片天下,心怀善意之下,他难免当断不断,结果就造成了后来的悲剧,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的石达开,就是没有那场大雨,他的命运也很难好到哪去。

所以毛主席才会在评价石达开时,给出了“一切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对敌人抱有幻想”的评价......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

  •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他与洪秀全之间到底是矛盾,还是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石达开

    不是负气出走,而是逃命。传说中的神奇谶书《推背图》里说到太平天国:“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可见“王杀王”是太平天国十四年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什么是“王杀王”?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的一次内讧:洪秀全利用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然后又自己动手,杀害了韦昌辉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