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儒家丞相卫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卫绾有哪些优点

西汉儒家丞相卫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卫绾有哪些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3/12/4 12:58:24

在职场上,员工一般都担心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其实这个道理在古代也一样,只不过在古代更加危险一些,如果某位大臣惹恼了皇帝,可能小命就要没了。那今天是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外,他就是西汉宰相卫绾。卫绾曾干了一件事,把汉景帝给得罪了,导致他一度遭到弃用。不过等汉景帝将刘彻立为太子后,他特意将卫绾召回,让他担任太子太傅,为卫绾又重新得到重用了呢?

1、卫绾为人

卫绾的忠诚是汉景帝很看重的,因此汉景帝任命他为丞相有这方面的考虑。虽然卫绾在汉景帝还是太子时,得罪过他,但是这是事出有因,也是卫绾忠诚的一个表现。

当时汉景帝是太子,而太子是不能随便与大臣们私下接触,更别说宴请大臣了。因此,卫绾觉得汉景帝当时这么做是不妥的,于是托病推辞了,可能大家觉得卫绾是忠诚于汉帝,其实不然。

汉景帝即位后,卫绾办事仍然很谨慎,认真。所以,我们看到,卫绾不管是谁做皇帝,他都是很认真地对待他自己的工作,这也就证明,他是忠诚于他自己的职位工作,并不是忠诚某一个皇帝。

这样汉景帝才敢任用他,否则,汉景帝是不会用他的,更别说当丞相了。

2、品行敦厚

卫绾的敦厚,使得他成为了合适的丞相候选人。因为丞相是连接百官和皇帝的枢纽,如果丞相不敦厚,容易导致皇帝和百官之间的矛盾,使得朝廷内部容易出现动乱。

因此,汉景帝很看重卫绾的敦厚这个优点,比如汉文帝就曾经说过卫绾是一个忠厚的长者,后来汉景帝赐剑给卫绾。

而卫绾以汉文帝赐给他六把剑为由拒绝了,汉景帝有所怀疑,于是卫绾拿出六把剑,汉景帝这才相信了卫绾。

卫绾发现下属有过,他也不去争执,有了功劳,总是让给别人。这也表现出卫绾没有害人之心。因此汉景帝就让卫绾成为太子刘彻的老师,几年后,就担任了丞相。

在担任丞相期间,卫绾也没有过失,汉景帝觉得卫绾很敦厚老成,对他很尊敬信任,并赏赐了很多财物给他。所以卫绾的敦厚是汉景帝所需要的。

卫绾一生既无功,也无过,但是他的忠诚和敦厚却是皇帝看重的,因为,西汉在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那么这样一来,丞相就需要很沉稳的人来担任。

而卫绾正好符合这个时期对丞相的要求,因此汉景帝任命他为丞相,也是符合时宜的,同时也证明汉景帝在把握和认识时机上是正确的。

因此,从这段历史中,我们总结的经验是:要根据时宜做决定。比如,一家现代企业,任命总经理时,可以根据公司发展时期的不同,而任命符合该时期特点的人。

标签: 卫绾

更多文章

  • 隋朝末淮南义军首领吴王:杜伏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伏威

    杜伏威(583年-623年5月2日),名尧,字伏威,以字行[1],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生平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大业九年(613年)逃窜到长白山(今山东章

  • 隋朝末江南义军首领梁皇帝:萧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萧铣

    萧铣(583年-621年),南兰陵中都里人,隋末天下大乱,于大业十三年(617年)称梁王,次年称帝。梁政权最终被唐朝所灭,萧铣被处决于长安。生平后梁宣帝曾孙,祖父萧岩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弟,在西梁灭亡时逃亡陈朝,陈朝灭亡后被隋文帝所杀。铣少时家贫,605年杨广登基因隋炀帝之蕭皇后外戚身份,被任命为罗川

  • 隋朝末中原义军首领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篡位,废皇泰帝,自称“大郑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败于李世民,被唐朝流放到巴蜀,遇仇而死。早期经历王世充的祖先原为西域人,字行满,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

  • 隋朝末中原河北义军首领夏国皇帝:窦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3日),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隋末民变领袖之一,于乐寿称王改元。后在虎牢之战中兵败被俘,遭斩首于长安。窦建德世代务农,曾担任里长,“重然许,喜侠节”[1]。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召民众远征高句丽,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因协助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仁恭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阳节度使,遭其子刘守光所废。后守光败于晋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处死。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简介刘仁恭跟随父亲刘晟担任原范阳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范阳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守光

    刘守光(?-914年2月12日),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桀燕国建立者,为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发动兵变,夺父位自立,又称帝。后被李存勗讨伐,斩杀。简介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4]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部将李思安攻幽州(今北京市),而当时刘仁

  • 五代时期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茂贞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之一,五代时期岐国君主。宋文通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母卢氏。早期迅速扩张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宋文通时为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节度首邑)辖下博野军士卒,派驻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凤翔(今陕西

  • 五代时期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镕

    王镕(873年-921年),回纥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继位,为人有智谋,周旋于汴州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大诸侯之间,晚年喜好方士长生不老之术,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牙将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1]藩政凋敝,被义子王德明兵变所杀。

  • 后唐宗室魏王李继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继岌

    李继岌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嫡长子,母亲是神闵敬皇后。李继岌身为皇长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继承皇位,后唐第二位皇子是他爷爷的养子李嗣源,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继岌的故事。李存勖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都于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结局我们自然不得而知。李继岌年少时患病,导致不能生育,这可能也是他

  • 明朝孝端显皇后王喜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喜姐

    1957年,在定陵出土了两顶凤冠,她们的主人分别是明神宗的原配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光宗皇帝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其中孝端皇后的凤冠最为华美,她居皇后之位长达42年,一生宠遇平平,却深深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夫君万历帝朱翊钧出生于江南的王喜姐在她十四岁那年嫁给了当时的天下之主,十五岁的皇帝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