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沈约的人物思想 沈约的文学成就

沈约的人物思想 沈约的文学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49 更新时间:2023/12/14 23:34:00

沈约(441~513年),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湖州德清县)人,南朝文坛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人物思想

沈约是"神不灭"论的积极维护者。南朝时期,佛教盛行,但也出现了反佛的斗士。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是一位无神论者;萧齐时,竟陵王萧子良"精信释教",而他的属官、无神论思想者范缜则"盛称无佛"。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范缜的《神灭论》公诸于世,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梁武帝是一个佞佛的皇帝,他动员王公朝贵六十余人著文围攻范缜,范缜在理论上终不后退,显示了他的无神论思想的坚定性。在这次激烈的思想辩难中,沈约先后写了《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形神论》、《神不灭论》、《难范缜神灭论》、《六道相生作佛义》、《因缘义》等文。

沈约用寿、夭来说明形神之别是一种诡辩;宣扬"养形可至不朽"。他的"神不灭论"还带着浓厚的世俗等级色彩,即"圣人"之"神"可以"长存",而"凡人"之"神"还是要堙灭的。这显然是为了用"神不灭论"来"证明"现实等级社会的"合理"。宗教观念和等级观念在这里是结合在一起了。

沈约所撰的《内典序》、《佛记序》等文,也都是在反复宣扬这些观点。这种观点在《宋书》中,有的是直接以佛教灵验的故事出现的,有的是以"天命"所归的说教出现的。

文学成就

沈约诗文兼备。当时的许多重要诏诰都是出自于他的手笔,在齐梁间的文坛上负有重望。《南史》称:"谢玄晖(谢朓)善为诗,任彦升(任昉)工于笔,(沈)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钟嵘《诗品》将沈约的诗作定为中品,评道:"梁左光禄沈约。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翦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故当词密於范,意浅於江也。"

在"永明体"诗人中,沈约占有重要地位。钟嵘以"长于清怨"概括沈约诗歌的风格。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之中。

与同时代的"二谢"等人相比,沈约的山水诗并不算多,但也同样具有清新之气,[19] 不过其中又往往透露出一种哀怨感伤的情调。如《登玄畅楼》,写景清新而又自然流畅,尤其是对于景物变化的捕捉与描摹,使得诗歌境界具有一种动态之势。其《秋晨羁怨望海思归》,境界阔大高远,给读者展示出天水一色、烟波浩淼的海天景色。结合诗题来看,海天的空旷辽远,正反衬出"羁怨"之情与"思归"之念。此类诗歌在齐梁山水诗中,亦不失为上乘之作。此外,像"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等描写山水的诗句,皆令人耳目一新。

沈约的离别诗也同样有"清怨"的特点,如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别范安成》,将少年时的分别同如今暮年时的分别相对比,已经蕴含了深沉浓郁的感伤之情;末二句又用战国时张敏和高惠的典故,更加重了黯然离别的色彩。全诗语言浅显平易,但情感表达得真挚、深沉而又委婉,在艺术技巧上具有独创性。沈德潜评此诗:"一片真气流出,句句转,字字厚,去'十九首'不远。"

沈约的悼亡怀旧之诗,"清怨"的色彩更加突出,如《悼亡诗》,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除离别哀伤之作外,沈约的抒怀之作如《登高望春》、《古意》、《伤春》、《秋夜》以及乐府诗《临高台》、《有所思》、《夜夜曲》等,在沈约集中皆为上乘之作,而且也都具有"清怨"的风格特征。

标签: 沈约

更多文章

  • 庾信的人物生平 庾信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庾信

    庾(yǔ)信(513年-581年),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人物生平早而聪敏庾信出身于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 ,为东晋时期文学家庾阐的后人。 他的祖父庾易,在南齐时不应朝廷征聘; 父亲庾肩吾,曾任南梁散

  • 贺若弼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字辅伯,复姓贺若(公元544年-公元607年),河南洛阳人,隋朝时期著名将领,少有大志,甚为骁勇,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北周入仕当时周武帝宇文邕当政,周武帝对太子要求十分严格,太子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于是矫情掩饰,所以,太子的过失周武帝一点也不知道。 上柱国乌丸轨曾对

  • 高观国的个人简介 高观国的作品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观国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著有《竹屋痴语》一卷。个人简介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

  • 杨玄感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玄感

    杨玄感(?-613年8月21日),弘农华阴人士(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时期大臣、著名将领,杨素长子。须髯漂亮,体貌雄伟,喜好读书,擅长骑射。父子同列杨玄感,是隋朝司徒杨素之子。 杨素攻灭陈朝,协助隋炀帝夺取皇位,平定汉王杨谅叛乱,积累功勋,封楚国公,进位司徒。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

  • 汪元量的人物生平 汪元量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人物生平汪元量出生在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中。年轻时,因精于弹琴作画、写诗填词,"

  • 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最杰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阿克巴

    阿克巴大帝的介绍阿克巴(英语:Akbar,1542年10月15日-1605年10月27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第三代皇帝,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全名阿布·乌尔法特·贾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Abul-Fath Jalal-

  • 张籍生平经历与个人诗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籍

    张籍,字文昌,(约公元767~约公元830),为和州乌江人士(现安徽和县乌江镇)。晚唐时期诗人,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世称“张水部”、“张司业”。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生平经历

  • 孙武的主要成就 东方兵学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武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被后世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

  • 贯休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贯休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公元823~公元912年),婺州兰豁人士(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个人介绍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

  • 左丘明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士(现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丘穆公吕印后裔,姜子牙的子孙。本名丘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 为炎帝后裔,是,世代居住在齐国的都城营丘(今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