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漫晨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4/1/17 11:49:00

僧格林沁这个人虽然与成吉思汗有点关系,是成吉思汗二弟的后人,但毕竟年代相隔甚远,早期他的家里依旧很贫穷,直到十四岁的时候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的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他的仕途开始通顺起来。

自此之后,他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用,被派去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运动,多次击溃太平军,虏获林凤祥李开芳等太平军的名将,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反对过签订英国的不合法条约《天津条约》,主张与英国一战,但因主张和平谈判的大臣为多数,所以建议被驳回了。

英法等列强也因此行事越来越嚣张,不顾中国军队的警告,把炮艇行驶到天津大沽口,僧格林沁下令抵抗侵略者的入侵,一度曾击败了英法联军的舰队,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取得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僧格林沁也因此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赏。

但很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英法联军中连续战败,就连北京也被攻陷了,圆明园也因此被烧毁,咸丰皇帝剥削了他的爵位,但还保留他的钦差大臣。在1865年的时候又被派去攻打重新起义的捻军,但这一次他战死在了沙场,结束了荣辱的一生。

据记载,僧格林沁是被重新起义的捻军起义军设计到被包围的高寨楼中,在冒死突围中身受重伤后坠马,被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一位十六岁少年张皮绠在麦田中所杀。

僧格林沁被杀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对僧格林沁被杀一事觉得兴奋的是起义军地域内的百姓,因为僧格林沁生前曾很残忍的杀害了蒙城、亳州等地的部分人民,据说手段极其残忍,曾对付林凤祥、李开芳、张乐行这些人物时手段也很残暴,因此,他被杀死时,这些地方的一些百姓都极其开心。

对这事忧伤难过的自然是站在大清这边的人,大清朝廷自此失去了一国家栋梁,也失去了抵抗外国列强的一大支柱。大清朝内部有百姓听到僧格林沁战死沙场后,甚至自觉停止摆摊买卖,痛哭了一场。

说完了僧格林沁,那么杀死僧格林沁的那个少年后来有怎么样了呢?

据说张皮绠在此后得知父母和哥哥都不在人世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嫂嫂了,便离开了军队回到家中,改了名字,用自己的退伍军费置办产业,隐姓埋名,还娶了媳妇,有了儿子,看起来似乎算是幸福美满了。

但好景不长,犯下如此大的事,清政府自然不会放弃对张皮绠的追捕,一直在暗中寻找他。有一天张皮绠在外喝醉了酒,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名字,恰好被在店里的暗探听到了,就将其抓了起来,之后把他送往山东去,对他进行严刑拷打,让他说出杀死僧格林沁的经过,最后以凌迟处死二十四岁的张皮绠。

标签: 僧格林沁

更多文章

  • 僧格林沁,最早与清廷联姻的科尔沁左翼后旗最后的荣耀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僧格林沁

    友情提醒:本文大概有六千九百字,极其枯燥,慎入。嫩科尔沁蒙古因为归附清朝最早,联姻最多,在清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为世人所熟知。其中又以科左后旗是最早和清室联姻的,本文就是简单的叙述科左后旗的历任扎萨克、几个世袭爵位以及满蒙联姻的情况。科尔沁部的来龙科尔沁蒙古属于漠南蒙古,归属哲里木盟,哲里

  • 被誉为“国之柱石”的僧格林沁为何没能打败英法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八里桥上发生了我国最窝囊的一次战争,当时天津大沽沦陷,八月底的时候皇帝跟侵略者谈判,还是失败了。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军已经了解了英法海军的实力,所以在炮台海防的建设上投入比之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对于天津和大沽炮台的建设,格外的重视,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皇帝是有所

  •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叶名琛

    说起清朝总督,我们知道都是当时的封疆大吏。在清朝一共只有八九个总督。可以说绝对是拥有实权的一方大员。我们印象中的封疆大吏应该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尤其是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这种重要的总督可以说更应该是人中龙凤的。但是也有例外,清朝有一个两广总督,可以说是世界少有。外号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

  • 叶名琛官居一品,被英国人俘虏后,真的被送到印度当猴子观赏?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叶名琛

    1860年,咸丰皇帝被洋人吓得仓皇逃到了热河行宫,后来更是以“天气渐寒”为由躲在热河不敢回京,最后于1861年8月22日忧郁地死在了热河。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导致的后果,不过,叶名琛却比咸丰皇帝更惨。当然,叶名琛虽然够惨,可多多少少也有一点骨气,这一点咸丰皇帝却又不如他了。叶名琛前半生的路走得一直顺

  • 被清廷放弃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被俘印度当猴供人观赏,后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叶名琛

    说起中国受洋人践踏的现实,人们总会想到光绪、溥仪等晚清皇帝。但这肯定不是清朝命运的开始,乾隆过后的清朝基本就气数将尽了。嘉庆推倒了和珅救不了国,道光节俭一辈子同样救不了大清。鸦片战争让洋人看准了大清这块肥肉,至咸丰国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他完全无可奈何了。奇人叶名琛,身材高大,却不修边幅,身为两江总督

  • 叶名琛:一位颇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他到底算不算一个“爱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叶名琛

    “对付别人可能不行,但对付那些洋人我还是有把握的!”1847年升任广东巡抚的叶名琛,到任之后他一直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待英国侵略者。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已经五年,但英法两国为了扩大在华的既得利益,他们居然提出要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于是1849年,英国人提出要求进入广州城。但叶名琛

  • 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带到印度“关笼子展览”,有这回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清重臣。鸦片战争之前,广州的任何一个官,都是肥差。但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做地方大员,有一个非常苦的差使。这一切都叶名琛给赶上了。1847年,叶名琛担任广东巡抚,1952年,担任两广总督,这几年他过得并不顺,首先两广总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五口通商事务。这可不是一个

  • 晚清重臣叶名琛,结局悲惨,被英军俘虏后带到印度,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叶名琛

    在清朝,两广总督可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清朝一共设置了11位总督,其中有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等。而有的地方没有设置总督,只设置了巡抚,比如山东。而我们知道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历朝历代,末代皇帝的结局令人唏嘘。比如北宋发生的靖康之难,其皇室所遭受了其大的耻

  • 清朝一品大员叶名琛,为何被俘虏到印度?像猴子一样供别人观赏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两广总督,官至一品,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手握重权。然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叶名琛却被俘虏到了印度。英国人逼迫他穿上朝服,在玻璃房中像动物一样被人参观。这玻璃房外有一个牌子,上面直接写道:清国公爵,被俘虏至此,大家可以免费参观。清朝一品大员最后却有这样的结局,令人感觉太过悲哀,叶名琛到底

  • 豪格虽为皇太极长子,却被多尔衮冤杀,11代后出了一位有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豪格

    在清朝历史中,有一个独特而响亮的称呼:铁帽子王。获得者享有优厚的特权和待遇,并且最狠的一点是,只要不犯罪,就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在清朝296年的历史中,仅产生了12位铁帽子王,足见其稀少和难得。其中,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都是铁帽子王。两人本是亲叔侄,按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