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撤藩,逼反吴三桂,其子吴应熊被杀,其孙吴世璠自刎

康熙撤藩,逼反吴三桂,其子吴应熊被杀,其孙吴世璠自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瞿凯明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1/10 15:37:32

清朝康熙帝在位时,对三个外姓藩王非常忌惮,即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此三人并称“三藩”。

吴三桂因为投降清朝后,对清军立下不少功劳,比如,在山海关与清军合力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并追击李自成,后来又统兵俘虏并绞杀了南明永历帝,彻底终结了南明政权,所以,清朝对吴三桂非常重视,一再升迁他,直到封他为平西王。

清朝为了拉拢吴三桂,又把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三桂因此成了皇亲国戚,当然,清朝也对吴三桂不太放心,毕竟他是外姓人,因此,借他儿子是额驸,将其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名义上是为了公主,实际上是将其子作为人质。

吴三桂在云南开藩设府,成为封疆大吏,权力和声势也一下子达到了顶点,这时,吴三桂却与清朝的矛盾逐渐激化起来。

在云贵这个偏远的地方,远离京城,吴三桂想做“世镇云南”的平西王,子子孙孙一直延续下去,而清朝却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想让吴三桂一族永远为平西王,再加上南明政权已经被灭,吴三桂的利用价值也没有了,因此,清朝开始着手裁减吴三桂的权势。

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借口云贵方面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削减他的兵权,接着,又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

康熙六年(1667年),清朝趁其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之机,直接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朝廷。同时,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而吴三桂也不服气,他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扩军索饷来作为报复。吴三桂和清政府矛盾越来越尖锐,犹如火山一样要喷发了。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朝下令撤藩,吴三桂一听,立即炸毛了,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反了,不再藏着掖着了,吴三桂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因此,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造反,消息传到北京,清朝立即将其儿子吴应熊处死。吴三桂把他儿子害惨了,直接丢了命,而其儿媳因为是公主,故免死。

和吴应熊一起被杀的,还有其子吴世琳,也就是吴三桂的孙子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直接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

然而,吴三桂只当了五个多月的所谓的皇帝,在清朝重兵镇压之下,病死了。

吴三桂病死,其实是走运了,要是他活着被清军捉到,这个一辈子抹不掉“投降”二字的家伙肯定会被清军千刀万剐。

吴三桂死后,其孙子吴世璠继位。

然而吴世璠年幼,导致没有威望,根本没有号召力,加上清军重兵围剿,很快军心涣散,吴世璠败逃昆明。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集结重兵,围攻昆明,两军相持了数月之久。到了当年十月,昆明城内粮食已经没了,城内的人纷纷出降。

昆明城破之后,吴世璠无奈自杀,其妻子也上吊而死,其余残部6700余人走投无路,纷纷投降了清军。

吴世璠死后,清军割下他的首级及夏国相、马宝等人,一起押解到北京。

吴三桂这个可耻的家伙,投降清军,为清军卖命,奋斗了一生,得来的一切就此灰飞烟灭。

标签: 吴应熊

更多文章

  • 清军如何渡过长江?多铎学韩信用了一招,轻松过江并俘虏明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多铎

    1645年,清军在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之后,豫亲王多铎率军于当年三月南下攻打南明弘光政权,弘光皇帝是继崇祯皇帝之后明朝新立的一位皇帝,和崇祯皇帝同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但是这位弘光皇帝胸无大志,虽然即位已经快一年了,但是他并没有恢复大明天下的雄心壮志。 所以多铎率领的清军一路势如破竹,从河南、山东到

  • 清朝王爷多铎娶了一个汉族美貌寡妇刘三秀为妻,这是传说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多铎

    很多野史都说,多铎娶了一个汉族中年美貌寡妇刘三秀为妾,刘三秀为他生了儿子,他在正福晋病故之后,立了刘三秀当了正福晋。这个传说是这样的,寡妇刘三秀是江南常熟任阳乡人,她丈夫病故得很早,留下她和女儿,她带着女儿守着家业度日,把女儿抚养成人。刘三秀的女儿长大嫁人后,刘三秀就该等着成为外婆的一天了,可是天不

  • 多铎的王府,卖给了洛克菲勒,成为协和医院的前身!

    历史人物编辑:农场鳄鱼哥标签:多铎

    在北京这座城市里,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和故事。豫王府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现在豫王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的故事依然在北京流传,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在北京的王府当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恭王府,恭王府的保存十分完好,现在是国家的5A级景区,每天游客如织。而早已消失的豫王府,现在已经是著名的协和医院了。豫王府的第一

  • 手握重兵的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放弃篡位称帝?多铎之死粉碎其皇帝梦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多铎

    自古以来,皇位的争夺始终是每个朝代必然会掀起的腥风血雨,自然强大的清朝在初时也不例外。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屡屡立下汗马功劳,是王位争夺的有力候选人之一。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充满坎坷,他在幼时因母亲缘故颇受宠爱;少时因争夺继承权,其母被逼自尽;中年他终于得志被封摄政王,却因弟弟与皇位失之交

  • 清史:多尔衮若称帝,多铎不一定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再见的道别标签:多铎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一母同袍,是清朝初年一股强大力量。但是,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并非是“一条心”,没能拧成一股绳。若是多尔衮称帝,多铎不一定支持,他也有自己的打算。许多清朝题材影视剧,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手足情深,与皇太极对抗时共进退。尤其是多铎,屡次劝说多尔衮称帝,让他不要被孝庄迷惑。

  • 母亲自尽,21岁阿济格要向皇太极寻仇,14岁多尔衮:额娘是自愿的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阿济格

    1626年,21岁阿济格看着母亲的遗体,怒火中烧,从床上跳起来,扑向皇太极。14岁多尔衮双眼通红,却死死抱住他的手臂:“额娘是自愿的,不关其他的人的事。”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12个儿子,也是多尔衮的亲哥哥。他们的母亲是大妃阿巴亥,比努尔哈赤小30岁,却是最受宠的大福晋。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即12岁的

  • 清朝皇子阿济格,皇太极的妻子不肯向他行礼,被努尔哈赤当场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平沙趣说历史标签:阿济格

    清朝前期有这样一个人,被称为是大清入关的第一功臣,他为清朝初期的军事和政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很多朋友们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多尔衮,而说及多尔衮,很多人也会想到他的弟弟多铎,他们两个也都是努尔哈赤非常重视的皇子,后世关于清朝前期的影视剧通常都会涉及到多尔衮和多铎,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角却是

  • 乾隆以热衷平反闻名,多尔衮都能被赦免,为何却唯独遗忘阿济格?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阿济格

    当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时,野心也会随之膨胀。成为为皇子的他们,离皇权是如此之近,哪个不想更进一步?大权在握的摄政王,声威与实力早已远超皇帝,哪个野心不会膨胀?正因此,九子夺嫡、多尔衮霸权辅政这样的事件才会时有发生。不过相较于雍正的严酷,乾隆却非常仁爱,不仅热衷于为先辈洗白身份,什么平反、赦免在他手上

  • 阿济格为何被赐死?乾隆能替多尔衮和多铎平反,为何不替他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小島知風标签:阿济格

    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与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是同母所生,他们的母亲都是大妃阿巴亥。清初时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在政坛上可谓是叱咤风云,在顺治时期,多尔衮为摄政王,阿济格和多铎则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对三兄弟进行了清算,三兄弟的封爵全部被褫

  • 乾隆皇帝为什么为多尔衮、多铎平反,而不为阿济格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扇新说史标签:阿济格

    首先咱们要明确一点,就是乾隆皇帝究竟是为了什么要给多尔衮三兄弟平反。能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什么蠢货,他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原因应该可以说只有两个:第一,多尔衮三兄弟在清朝建立的时候都有很多功勋,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为过。第二,乾隆这一系的皇位是由多尔衮争取来的!这两条就足以乾隆给多尔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