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梓浩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4/1/23 18:58:40

皇太子胤礽非但不是烂泥,相反他武兼备,颇具治国才能。但他却被康熙大帝两次废黜,其主要原因是君储权责不明矛盾累积,以及其他皇子的中伤。

父慈子孝

胤礽是康熙帝发妻赫舍里氏的儿子,身份尊贵,由于其嫡亲大哥早夭,其母也在生下他后,失血过多而死。

康熙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胤礽得天花,康熙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等到他好了,康熙特地祭祀了天地。

胤礽没有辜负父皇对他的宠爱,从小就聪慧好学,文武兼备。多次监国理政,其理政能力很强,很好地减轻了康熙的负担,还得到了文武大臣的交口称赞。

但康熙二十九年康熙西征生病,想念太子,让太子来看他。结果太子见了父皇生病,竟然没有流露出伤感之情。康熙很生气就把胤礽给撵回北京了。这是第一次父子之间出现大的隔阂。

一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巡幸塞外,发生了几件事,让康熙和太子的矛盾激化。庶长子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打了太子的小报告。内容是太子残暴不仁,恣行捶挞诸、贝勒、大臣,就连兵丁“鲜不遭其荼毒”。

写到此,我就想起了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也是被弟弟们这样告发的。历史真是如此的相似。除此之外,他们还告发太子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其实里面添油加醋,多有不实,康熙皇帝却深信不疑。还认为太子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巡幸中,康熙幼子得病,康熙十分焦虑,而太子却无动于衷。康熙想到当年他得病,太子也是这副熊样,气就不打一处来。

责备胤礽没有做大哥的样子。结果太子非但不认错,还顶撞了康熙。可能是胤礽让死给催的,回京途中他又趴在康熙帐篷外边偷窥被康熙发现。康熙觉得这小子是要害朕啊,下定了废黜的决心。回到京城立马把太子这小子给废了。

复立再废

康熙四十八年鉴于大阿哥胤禔与八阿哥胤禩争储事件,其他儿子之间矛盾也很大,为了缓和兄弟关系,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并且册立了诸子为亲王、贝勒、贝子,想以此促进太子与兄弟之间团结和睦。

本来康熙一废太子就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复立之后天天见面,康熙心里好了很多。但是君储矛盾依然没有解决,加上严惩皇太子党事件。胤礽也没有闲着,在策划篡权夺位。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再次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太子从此过起了幽禁生活,直到死去。

被废原因探析

胤礽从小娇生惯养,加之皇室关系复杂险恶,导致他性格乖戾,人格分裂,奢华铺张。敢顶撞皇阿玛,用的仪仗和皇阿玛差不多……君储矛盾突出。康熙破格树立胤礽的权威,允许胤礽结交江南士绅,甚至和传教士来往。当皇太子的特权太大时,又威胁到皇权,这是康熙无法忍受的。太子是众矢之的。太子地位尊崇,也成了其他皇子觊觎的目标。加之众皇子也有实权,也多有结党。因此,他们想方设法搞臭太子胤礽。结论

文武兼备,深受父皇宠溺的胤礽有其被废的必然性。首先皇权与储君之间权责不明,其次太子的兄弟们使劲各种招数中伤太子使其与父皇出现隔阂。

与其立太子还不如不立太子,所以雍正接受了这一教训,他即位后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胤礽和郑春华私会时被康熙发现,郑春华为何突然哼歌?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胤礽

    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二人私会,结果被的康熙无意撞见,郑春华明知康熙在外面的情况下,选择唱起歌谣,看似普通的四句话歌谣,为何会让原本想破门而入的康熙,瞬间止步不前,放弃了进去探个究竟的想法,郑春华这么做,不怕暴露自己吗? 江南洪水频发,康熙为了这事烦心,寝食难安。为了缓解压力,康熙决定带儿子和百官们来热河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历史上胤礽果真如此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太子胤礽在这部剧中形象很差,胆小、自私、懦弱无能、专横、毫无能力、与母妃私通……种种劣行不胜枚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历史上的胤礽,聪颖好学、文武双全、颇具才能、出

  • 朱标与胤礽同为太子,为什么无人挑战朱标,而胤礽却这么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胤礽

    朱标是明朝第一位太子,而胤礽是大清第一位太子,两者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位的父亲朱元璋和康熙,在历史上都是杰出的皇帝。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开创了洪武之治;而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可惜的是两位最终都与皇位无缘,不过原因却大不相同。朱标是因为自己英年早逝,跟自己的兄弟们

  • 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礽夺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胤礽

    为何朱元璋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担心胤礽夺权?其实吧,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算复杂,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朱元璋和朱标,属于“真爷俩儿”,而康熙和胤礽,则是“假父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假父子”,并非指胤礽是“隔壁老王”的,而是说他和父亲康熙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朱元璋、朱标爷俩。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

  •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有两种儿子,胤礽和胤礽以外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胤礽

    在这场夺嫡大戏中,康熙的几个儿子都表现得很突出,各个犹如人中龙凤,在政治上水平很高,对外征战讨伐也很能行,毕竟康熙有很多儿子,当基数变大的时候,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大,所以有好几个优秀的后代,也很正常。那么是什么影响康熙的传位选择了?除了依据立嫡的制度,那就是情感,是康熙与儿子之间的情感。康熙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废才表现,身为一国储君,刻画得的确太次了,虽然自古是成王败寇,但是太子胤礽在后世影视剧中被刻画的这么蠢,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只能郁闷伤心无奈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还是不错的,身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太子胤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说拥有着炉

  • 《花落宫廷错流年》胤礽遭人下毒性命垂危 祸福相依 被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胤礽

    《花落宫廷错流年》太子被废,受尽苦楚,又逢太皇太后孝庄病重,与年淑媛一起上庙为太皇太后祈福,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本是一片孝心,却被大阿哥挑拨,说其连夜出宫图谋不轨,后有人作证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但太子被人下毒吐血不止,年淑媛与八阿哥、四阿哥一起帮忙寻找真相。事实上一切都是大阿哥捣的鬼,给废太子下

  • 《知否》原著:难怪荣飞燕被蟊贼玷污,你看荣妃说了啥?不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荣妃

    导语:嘉成县主和荣飞燕同时争抢京城第一美男子齐小公爷,荣飞燕被嘉成县主设计,最终失去贞洁自尽,最后嘉成县主和齐衡成婚,而荣飞燕在齐小公爷与嘉成县主成婚那晚上吊自杀了。当初荣妃为了夺齐衡这个妹婿,屡屡邀请平宁郡主入宫,荣妃做出要和平宁郡主订婚的“假象”,想要借助舆论胁迫平宁郡主答应,而平宁郡主碍于荣妃

  •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把荣妃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荣妃

    导读: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总共诞生了400多位帝王。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个数字就更加庞大了,都说做名人难其实做帝王尤其是有大帝称号的中外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更难。虽然都说家国家国,其实在大帝们看来都是国在家前。冷酷、果断甚至不近人情都是这些大帝的重要特征,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背负的江山社稷重于千斤,他们

  • 知否:难怪荣飞燕被蟊贼弄脏身子,你看荣妃做了啥?激怒了邕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如此美妙的歌声标签:荣妃

    导语:荣飞燕被蟊贼玷污身子,究竟冤枉不冤枉?在原著中的部分描写,荣飞燕的际遇,很令人心疼,荣飞燕在大街上被人掳走,荣妃当时就疯了一样,求了皇帝满京城的找人,结果第二天,荣飞燕被人从轿子上扔在大街上,前任看万人看,被接回家后,人进入了难以接受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不肯见人。但是,荣妃很快知道,荣飞燕遭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