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探春对生母大不敬,为何有人说她既有主见又深明大义,从何说起

贾探春对生母大不敬,为何有人说她既有主见又深明大义,从何说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吃着瓜娱乐社 访问量:2704 更新时间:2024/4/1 2:03:47

贾探春身上的争议源于对她的不了解,她是封建正统主义最忠实的代表,不仅有领导才能,而且有政治远见。一个领导者的风范要有主见是必须的,深明大义是必然的,此外,还要有六亲不认,大义灭亲的刚正不阿。

这样一个有领导风范的贾探春,作者偏偏给了她一个尴尬的身份--庶出。这一身份注定了她这一辈子要“逆风而行”,注定了她的造化全要靠她自己一手去拼。就像皇帝的儿子一大群,将来执掌天下,那除了勾心斗角,还是要有点真才实干的。

一个女子在封建社会下的命运似乎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对于忠于封建礼教的女子。但作者对她还是很偏爱,尽管她身上惹了种种争议,作者还是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这些评价就在每一个热爱这个角色的人心里。

从三个方面分析贾探春性格中封建正统男性的成分

第一,她爱自己,更爱贾氏宗族。

贾探春为贾政的妾赵姨娘所生,但她没有像她亲弟弟贾环一样跟着赵姨娘长大。她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贾母是个封建高层建筑上的精英,她培育出来的人,不论是孙女还是丫鬟,优秀的女性并不少,比如鸳鸯、紫鹃、袭人还有晴雯,悟性高的惜春,温顺的迎春,识大体的探春。

一个人的性格,一部分来自于天性,一部分则是后天培养。贾探春的成长环境是封建社会上等中的极品生活。贾母这位金字塔尖儿的人物,风风雨雨一生,经得事多,见识也广,到如今的地位,不光是她耀眼的身份,还有她的德行。探春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封建正统礼教,吸取了贾母的精华,与贾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一个人只要站在“大我”的立场,总会有与“小我”的利益撞车,而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以及身后的大利益,不得不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贾探春选择了“大我”。从而她获得了在贾府的地位,扭转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获得了众人的信任与尊重,也为她日后出任贾府副总奠定了基础。

作者偏爱她,不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六亲不认的女子,失了封建正统儒家思想看重的孝道,让她只认王夫人为母。这样的安排也合情理,符合封建礼仪。对于自己亲母亲弟做了情感上的切割,没有亲昵之感。这样一来,她做事便没有了顾及,更加体现了她刚直的一面。

她曾感叹自己不是男儿身,心中空有抱负无处绽放。封建时代下的女性是被压制得,像武则天那样能执掌天下的女性几千年里刨不出几个。但女性的地位也有过辉煌的时代,母系氏族时代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女权社会过渡到男权社会,男人们也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所以对于家国情怀,男女都有,只是男性的表现机会更多。

在封建社会下,女性的家国情怀,多表现在和亲政策上。古今往来,多少女性为了一方和平而舍弃了个人的幸福,远走他乡,生死两茫茫。最成功的和亲女性文成公主,她不仅换来了和平,还换来了西番的经济繁荣。

贾探春身上有这样的家国情怀,对家,她一有机会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改变不了贾府的命运,但至少没有坐以待毙。而她的命运就像文成公主一样,做了国家的和平使者,实现了自己的男儿志向。这就叫做“大我”的情怀,充满了牺牲、眼泪和众人的不解。

第二,领导的风范

作为领导,要有威性,受人尊敬,这些从哪里来,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来。书中对贾探春的描写,从外表到行为都在树立她的形象。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这就是从小到大培育出来的气质,再看她秋爽斋里的陈设,探春素喜阔朗,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这“素喜阔朗”体现了她的胸怀,不是心胸狭窄之辈。再看陈设,大理石大案上是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墙上还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样的品味绝非庸脂俗粉之辈。

作为领导,不一定有多高的才能,有凝聚力,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镇住全场所,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能使手下的人各尽其才,便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贾探春有组织能力,诗社的帖子一发,凭着她平日里积累起来的人气,各位姑娘都来了,都给了她面子,这就是领导的凝聚力。

搜查大观园时,贾探春“命众丫头剪烛开门而待”,大有三国里的张飞在长板桥喝退曹军百万的架势。结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贾探春没有让人失望,三姑娘就是三姑娘,不是任人欺负的贾迎春。她先申明,“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关键时刻领导的责任不能丢,这样的主子,她手下的奴才哪个敢反天,个个都佩服她。搜完了还得让王熙凤给个明确的态度,“东西都翻明白了”?思虑周全。.王善保家的作乱,她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这一掌打得解气,打出了领导的尊严,打出了女人的傲骨。大观园里的女子谁能做到此,谁有这样不怕事,即使不能力挽狂澜,也不会屈膝投降的志气?

在她当贾府副总的日子里,不论是处理事务,还是除旧布新,都获得大家的认可,连高傲的王熙凤也甘败下风。

第三,有抱负有远见

贾探春的抱负远大,她曾感叹自己不是男儿身,要不然她早就出去成就一番事业,何必蜷缩在这府里受气?

贾探春精明能干,还善于审时度势。第四十六回贾母因贾赦逼娶鸳鸯错怪到了王夫人,一旁的王夫人、薛姨母都不敢出声,李纨一见这阵势,早就带着众姐妹躲出去了。这时探春审度只有女孩子出来说话是合适的,于是她果断时屋里一席话下来,既解了当时的困局,消除了贾母的怒气,又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抄检大观园,她由江南甄家联想到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点出了贾府的现状,也给出了贾府的大结局,“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贾府的第二个王妃除了她能胜任,还有第二个能镇得住场面么?

从另一个角度看,贾探春对亲母的薄情寡义,却是另一种保护。

标签: 贾探春

更多文章

  • 贾母几次逐客令都撵不走,贾探春只用一番话,薛宝钗就溜之大吉了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贾探春

    贾敏去世后,贾母便匆匆打发男女船只来接,至贾府,便被安排和贾宝玉同住贾母屋里,二人床位仅一碧纱橱之隔,这种宠爱,仅林黛玉独有。再往后,我们便发现,贾母对林黛玉似乎不仅单纯当外孙女抚养,而是默认其为贾宝玉未来的妻子,如其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称呼为“小冤家”,并直呼:“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

  • 贾探春最后做了王妃?想太多!她真正的夫家写在第七十二回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未完之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行本,后四十回是程高续作,真正的原著只有前面八十回。因此,关于佚稿中许多人物的结局,成为了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而对于扎手“玫瑰花”贾探春的结局,最盛行的版本莫过于“外藩王妃”一说了。然而,贾探春是否真的做了外藩王妃?只怕还有待商榷。在第二十二回,在贾

  • 贾探春:最出色的她,有最糊涂的母亲,一场远嫁让她命运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贾探春

    文|四季文史贾府三小姐贾探春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雅称:玫瑰小姐。玫瑰,又红又香,可谓人见人爱,不过它却是带刺的花朵,不可随意触碰,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为之喜爱,只是大家都对它增加了几分敬畏罢了。众所周知,探春是赵姨娘和贾政所生,比不得元妃,她只是一个庶出的小姐。既然出身不算高贵,那么贾探春为何还

  • 贾探春远嫁后过得怎样?贾母一句话道尽她的惨境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贾探春

    在京都煊赫近百年的望族贾家,钟鸣鼎食,诗礼簪缨,随便一个丫头,都比别家的小姐还强,遑论自幼受到严格教导的姑娘们。林黛玉进府当天,贾府的三个姑娘都在跟先生读书,因有远客贾母才给放了假。三位千金小姐,以俊眼修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最为出彩,让人见之忘俗。与迎春和惜春相比,探春实在值得家长们喜爱的。这位三姑

  • 中秋之夜贾探春为何陪贾母到深夜,这一个细节,其实寓意颇深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贾探春

    第七十六回,中秋之夜,贾母悲悲喜喜,熬至四更天。宝玉黛玉迎春惜春湘云熬不住溜了,只有探春,一直陪着贾母。所谓: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作为孙辈,探春其实是可以开溜的,她没有义务和责任要一直陪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是必须陪着贾母的,她们是媳妇。可是,探春却一直陪着贾母到深夜

  •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利用子女间的联姻来稳固权力,维系地位。贵族女子的一生便成为了权力争斗下的牺牲品,但今天的主人公却不同凡响,她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用自己的睿智和果敢,成功逆天改命。

  • 红楼梦:为何贾探春冷不丁的就要赶走薛宝钗?她给的理由很给力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贾探春

    为何当贾府要被抄检的时候,贾探春要将薛宝钗撵走?其实原因很少有人知道。说到薛宝钗这个人物,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自打住进了荣国府就一直广结朋友。先是拉拢了史湘云,随后又对贾宝玉进行多次示好,最后竟然连袭人也被她收买了,薛宝钗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成为了贾府很受欢迎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贾探春和薛宝钗

  • 贾探春只是个庶女,为什么在姐妹里结局最好?因为这四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贾探春

    贾府的四姐妹各有所长,大小姐元春善音律,二小姐迎春善下棋,三小姐探春善笔墨,四小姐惜春善画画,四姐妹占全了琴棋书画。随着贾府的衰败,四姐妹的命运也受到影响。元春死于宫斗,迎春嫁给豺狼孙绍祖受虐而死,探春远嫁海疆,惜春出家为尼姑。相比较与其他姐妹的或惨死或孤寂的下场,贾探春远嫁的结局反而成为最好的了。

  • 贾探春:从家族弃子到皇后,远嫁海外之后,开创了一段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金陵十二钗”乃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塑造的经典艺术群像,指的是小说剧情里,最核心发生地金陵的“十二冠首女子”。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为首的是林黛玉,其次是薛宝钗、贾元春和贾探春等十二位姑娘、小姐、奶奶。在正册的排序中,三小姐贾探春紧接着身为皇妃的贾元春位列第四位,可见这位三姑娘是个不一

  • 袭人借着贾探春之口,低看了林黛玉一眼,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贾探春

    林黛玉的出身,是正统的嫡出,而贾探春则是比较尴尬的庶出,在那传统社会嫡出比庶出更高贵些,贾探春这方面不得不有些敏感。黛玉虽然是远来的客,但能得到贾母庇护和宝玉的关爱。从王熙凤和贾琏关于如何给宝钗过生日的对话中,知道每年是要给林黛玉过生日的。探春会不知道黛玉的生日,这有点不好理解。探春理家,很精明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