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跟王熙凤学职场中层智慧: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发现哪些今天依然存在的管理漏洞

跟王熙凤学职场中层智慧: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发现哪些今天依然存在的管理漏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4/1 2:51:25

职场中人,免不了调动,尤其是中层干部,会经常被大领导从一个部门调到另一个部门。

调到好部门就罢了,如果丢给你一个烂摊子就糟心了。那么中层干部接管一个烂摊子应该怎么办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错!

我们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就可以窥见中层干部调新部门应该怎么办。

宁国府管理混乱,尤其是当家主母尤氏生病后,更是一团糟。

再加上秦可卿葬礼这档子事儿,弄得贾珍是焦头烂额。宁国府的人都知道,自家太乱了。他们说,“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理整理,都忒不像了。”

王熙凤临危受命,协理宁国府,接管了宁国府这个烂摊子。

以王熙凤杀伐决断的性格,应该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王熙凤并没有立刻烧三把火。

这就是王熙凤的精明和智慧之处。那么王熙凤做了什么呢?

首先,积极思考,发现该部门存在的,急于解决的问题。

接到协理宁国府这个烂摊子后,王熙凤没有大刀阔斧地马上开始工作。她来到办公室,低头沉思,思考目前存在哪些棘手的问题,哪些问题急于解决。

头一件,人口混杂,遗失东西;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管理和安全保卫管理的问题。

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这是岗位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造成的问题。

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这是财务管理的问题。

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这是没有绩效考核,而出现的问题。

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是劳动纪律不严格,晋升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

这五个问题,抓到了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

脂砚斋读到此处,不禁感叹:[甲戌眉批: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

任何一个大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工厂,一个部门,都会有这些乱象。这些管理漏洞至今依然存在。

其次,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知道存在的问题不行,了解这些弊端也不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杜绝这些弊端。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来。

王熙凤在深度思考:

1.人员繁杂,遗失东西,怎么办?

2,分工不明确,没有专人负责,临期互相推诿、拖延,怎么办?

3,支出没有计划,浪费多,有人滥支冒领,怎么办?

4,任务没有细化大小、多少,造成员工苦乐不均,怎么办?

5,资历深的人,骄傲自满,不服从领导;资历浅的人,不求上进,或者想上进,却被压制,怎么办?

王熙凤静静思考,寻求解决之道。

戚序本道:【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

王熙凤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习到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学习了王熙凤的中层干部管理智慧,也就是学习了治理企业、管理公司的智慧。

那么王熙凤新官上任,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期。

标签: 王熙凤

更多文章

  • 为何薛姨妈偏偏要给王熙凤四朵宫花,难道因为王熙凤是自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王熙凤

    薛姨妈自从举家住到贾府一住就住了很多年,她们一家直到薛蟠成婚都没有离开,但是他们一家却从来都没有被贾府嫌弃,这就是因为薛家人都很会为人处世,不管是薛姨妈的亲切厚道、宝钗的大度懂事、薛蟠的仗义豪爽,并且薛家在贾府多年只是借住房屋,其余的一应开销都是自给自足从来就没有给贾府添过任何的花销,反正薛家人给大

  • 王熙凤的生财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熙凤

    贾琏出轨鲍二家的一回,平儿受了琏凤夫妇的夹板气,大奶奶李纨后来带着姑娘们去找王熙凤要诗社经费,顺便替平儿打抱不平。这时候王熙凤替李纨算了一笔账,说她一年到头银子不少拿,姑娘们起诗社能花几个钱,都不舍得出,还说李纨月例比她多了两倍。李纨的月例是十两,就已经比凤姐多了两倍,这么说凤姐一个月只有五两银子月

  •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走向衰败的一道分水岭。另外,从此之后,大观园的姑娘们也开始渐渐减少,晴雯被撵了出去,戏班子里的人被撵了出去不说,就连众人都喜欢的薛宝钗这么尊贵的人都被撵出去了。从表面上看,薛宝钗是自己搬出去的,但是实际

  • 贾探春对生母大不敬,为何有人说她既有主见又深明大义,从何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身上的争议源于对她的不了解,她是封建正统主义最忠实的代表,不仅有领导才能,而且有政治远见。一个领导者的风范要有主见是必须的,深明大义是必然的,此外,还要有六亲不认,大义灭亲的刚正不阿。这样一个有领导风范的贾探春,作者偏偏给了她一个尴尬的身份--庶出。这一身份注定了她这一辈子要“逆风而行”,注定

  • 贾母几次逐客令都撵不走,贾探春只用一番话,薛宝钗就溜之大吉了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贾探春

    贾敏去世后,贾母便匆匆打发男女船只来接,至贾府,便被安排和贾宝玉同住贾母屋里,二人床位仅一碧纱橱之隔,这种宠爱,仅林黛玉独有。再往后,我们便发现,贾母对林黛玉似乎不仅单纯当外孙女抚养,而是默认其为贾宝玉未来的妻子,如其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称呼为“小冤家”,并直呼:“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

  • 贾探春最后做了王妃?想太多!她真正的夫家写在第七十二回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贾探春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未完之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行本,后四十回是程高续作,真正的原著只有前面八十回。因此,关于佚稿中许多人物的结局,成为了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而对于扎手“玫瑰花”贾探春的结局,最盛行的版本莫过于“外藩王妃”一说了。然而,贾探春是否真的做了外藩王妃?只怕还有待商榷。在第二十二回,在贾

  • 贾探春:最出色的她,有最糊涂的母亲,一场远嫁让她命运逆袭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贾探春

    文|四季文史贾府三小姐贾探春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雅称:玫瑰小姐。玫瑰,又红又香,可谓人见人爱,不过它却是带刺的花朵,不可随意触碰,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为之喜爱,只是大家都对它增加了几分敬畏罢了。众所周知,探春是赵姨娘和贾政所生,比不得元妃,她只是一个庶出的小姐。既然出身不算高贵,那么贾探春为何还

  • 贾探春远嫁后过得怎样?贾母一句话道尽她的惨境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贾探春

    在京都煊赫近百年的望族贾家,钟鸣鼎食,诗礼簪缨,随便一个丫头,都比别家的小姐还强,遑论自幼受到严格教导的姑娘们。林黛玉进府当天,贾府的三个姑娘都在跟先生读书,因有远客贾母才给放了假。三位千金小姐,以俊眼修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最为出彩,让人见之忘俗。与迎春和惜春相比,探春实在值得家长们喜爱的。这位三姑

  • 中秋之夜贾探春为何陪贾母到深夜,这一个细节,其实寓意颇深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贾探春

    第七十六回,中秋之夜,贾母悲悲喜喜,熬至四更天。宝玉黛玉迎春惜春湘云熬不住溜了,只有探春,一直陪着贾母。所谓: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作为孙辈,探春其实是可以开溜的,她没有义务和责任要一直陪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是必须陪着贾母的,她们是媳妇。可是,探春却一直陪着贾母到深夜

  •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贾探春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利用子女间的联姻来稳固权力,维系地位。贵族女子的一生便成为了权力争斗下的牺牲品,但今天的主人公却不同凡响,她一手烂牌,却打出了王炸,用自己的睿智和果敢,成功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