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知道贾宝玉身边有多少佣人吗?掐指算来有三十多,比较熟悉的有:丫头袭人、茜雪、晴雯、麝月、绮霞、秋纹、碧痕、坠儿、良儿、定儿、春燕,男仆李贵、王荣、小厮茗烟(焙茗)、扫红、锄药、墨雨、伴鹤、双瑞、寿儿等等
这样庞大的伺候团队,服侍这样一个主子,是不是跟皇亲国戚有一拼?
封建社会,像贾府这样的百年望族,其家庭环境绝非一般,而诺大一个贾府,却只有贾宝玉这唯一一个男丁孙子,所以,他即便是个纨绔子弟,也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贾母是贾府地位最高的代表人物,在她老人家眼里,宝玉就是她的命根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群芳眼里,他就是一个“混世魔王”,不过没有一个人敢惹他。
而宝玉这个形象,也是曹公精心安排的。在《红楼梦》中,宝玉是一条主线,围绕他发生的那些故事,就像作者亲身经历一般。贾宝玉的形象或多或少就是曹公的自我描述,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曹雪芹有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旗人制度,共分八旗。八旗又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而曹雪芹家族就是正白旗。
这么看来曹家确实不简单,而且我们知道,曹雪芹的曾祖母还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其祖父也是陪同康熙皇帝读书的御前侍卫。
也就是说,曹家跟皇家走得很近,因有恩于皇帝,自然也被皇帝高看一眼。所以,曹家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只不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最终曹家还是走向了落寞。
曹雪芹历经富贵,最终走向平凡,沉寂之后,一部旷世巨作《红楼梦》就此诞生。而为了隐晦自己的身世,所以出现了《红楼梦》里的芸芸众生。
昔日不谙世事的纨绔子弟,不钻研经济之道的混世魔王,最终走上穷途末路,宝玉的一生恰恰是曹雪芹的真实写照。
不提闲话。单说宝玉身边的这30多个佣人,他们各有各的分工,他们分担了宝玉大大小小的事情,包罗了宝玉日常生活的里里外外,可谓事无巨细。不夸张地说,除了吃喝拉撒不能代劳,需要宝玉亲自吃饭、亲自喝酒、亲自睡觉、亲自上厕所外,其它的都不用宝玉亲自动手。
前文有述,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我们从曹公笔下写他出场便可以知道这位男主角究竟有多么不普通。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在整部《红楼梦》中,除了林黛玉,曹公着墨最多的当属贾宝玉。宝玉出场可谓自带流量,“紫金冠”、“金抹额”、“大红箭袖”、“小朝靴”等,这些讲究的用词,将贾宝玉一副富家公子的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
即便我们没有站在宝玉面前,不过,通过这些描述,一个贵气且精致的男儿,就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直觉得晃眼。对于这些豪华装扮的外在,似乎是为了引出宝玉的相貌,曹公自然有点睛之笔: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一连串且紧凑的六个四字形容词,将宝玉的音容笑貌、五官神情写得恰到好处。这么一个锦衣玉食、天真活泼的孩子,是不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宝玉生在这么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自然不食人间烟火,那么他的生活,要么精彩纷呈,要么颓废糜烂。
可惜的是,宝玉整日混在脂粉堆,他的生活自然变成了后者。奢侈、颓废、不务正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宝玉都被读者冠以“渣男”的代表。
那么,一个富家公子哥究竟可以养尊处优到什么境界?我们看宝玉怎么小解的。
一个元宵之夜,贾府中人看戏看得正热闹,宝玉突然离席。
宝玉是想回房去看看刚给母亲送终回来的袭人。贾母生怕宝玉被爆竹伤着,或被火纸烧着,便命几个婆子好生跟着。另外,麝月、秋纹,还有几个小丫头也都跟了出来。
宝玉进到房间后,一行人因不好意思跟着进去,便在园门茶房里等候。只有麝月、秋纹和小丫头们跟着宝玉回了房。
此时,房间里除了袭人还有另外一个人,她是丫鬟鸳鸯。鸳鸯也是前几日死了娘,这会儿正和袭人在房间里互相倾诉。宝玉不忍打扰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便悄悄地退出来了。
退出房门时,宝玉突然有了尿意,小说中这样描写:
宝玉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说:‘蹲下再解小衣,仔细风吹了肚子。后面两个丫头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预备去了。
这个时候,宝玉不过15岁左右,但是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其实也不小了,宝玉早就应该懂得男女有别,不过,我们看宝玉小解时,一点也不避讳这些小丫头们。
有人说曹公这么写很不雅,但仔细品读你会发现,曹雪芹这么写不但不生硬反而很诙谐、很自然。
要知道,在此之前,贾宝玉已经领略了男女云雨之事,这个时候没有避讳,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不过,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公本意并不在是否避讳这件事上,而是为了突出宝玉这个纨绔子弟的劣根性。
莫要说宝玉不避讳,就是那些小丫头们也习以为常,觉得伺候主子这些事是分内之事,更没有什么尴尬避讳一说。
可见,伺候宝玉小解已经成了小丫头们的日常,所以你看,再交代一声之后,便分头行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道工序了,什么呢?预备茶水,解手后洗手的热水,包括准备干净的衣物等等。
此外,还有一句话值得玩味:“仔细风吹了肚子”。主子解手,生怕他吹坏肚子生病,所以麝月、秋纹这些大丫头们就提醒宝玉要“蹲下”,就像是一位母亲的谆谆嘱托一般,也让人产生三人一起在小解的错觉。
男人小解干嘛要蹲下,蹲下再解小衣,这一直让很多人产生疑惑。有人说宝玉长期生活在群芳中间,不可避免沾染了女性的一些生理、心理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女人化了。
也有人提出异议。贾宝玉虽然整天与大观园里的群芳形影不离,但贾宝玉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爷们儿,曹公并没有让其女人化的意思。不禁要问,上面这段描写,是不是与宝玉的性格又格格不入呢?
据说新红学派创始人之一的俞平伯曾做过一项调研,最终解开这个谜团。他曾请教北方民俗专家,当时的北方孩子一般都穿连裆裤,撩起衣服时,难免会露出肚子,如果不注意避风,真的容易着凉。宝玉那次小解时正值北方正月,所以那些丫鬟们才提醒他要“蹲”下来。这么解释是不是就很通顺。不提。
宝玉这边刚刚小解完,有两个莽撞的老婆子迎面走了过来,没看清是什么人在这里,即问是谁。秋纹生气地说:宝玉在这里,你大呼小叫,仔细吓着。
一听秋纹这口气就知道,她肯定害怕宝玉被吓着了,落下后遗症,那可就麻烦大了。宝玉这边倒是没吓着,两个婆子倒是被吓得不清,他们担心闯祸,连忙给麝月、秋纹赔笑说:“姑娘们可连日辛苦了。”
虽然这些丫头们尽心尽力,但也有出差错的时候。
宝玉小解时,先前去准备洗手水的两个小丫头,一个捧着小沐盆,一个拿着手巾和沤子壶,已经在这里等了很有一些时候了。只是她们没想到,中间会耽搁这么长时间。
秋纹试了一下水温,立即就火了:“你越大越粗心了,那里弄得这冷水。”
都知道,一开始水是热的,只是时间久了便凉了。小丫头正准备退下换热水时,一个老婆子提着为贾母泡茶的热水经过。小丫头要老婆子给她倒点儿,老婆子说这是给贾母用的热水,不能给。秋纹怒道说:她尽管可以把贾母喝茶的水都倒了洗手。老婆子不敢不从。秋纹又继续训斥老婆子:
你这么大年纪也没个见识,谁不知是老太太的水!要不着的人就敢要了。
秋纹的意思很明显,她在强调她是宝玉的大丫头,她在宣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哪怕目中没有贾母,只要把宝玉伺候好了,就是大功一件。这也从侧面反应,贾宝玉只顾自己养尊处优,对于自己的身边人如何没有礼数,他全然不顾。
虽然宝玉小解是一件日常小事,不过给人的感觉确是兴师动众,一帮人跑前跑后,虽然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宝玉那玩世不恭、养尊处优的性格却被渲染得很饱满、很立体。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