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家族名声,贾母收养一女,焦大醉酒后怒骂: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为家族名声,贾母收养一女,焦大醉酒后怒骂: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351 更新时间:2024/1/22 6:32:18

一部《红楼梦》写满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只是在这深门大院,红墙绿瓦中,也隐藏着一些无法放到明面上的肮脏龌龊之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贾府作为当时的四大家族之一,也难以逃过这样的命运。

贾府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干净,光鲜亮丽,有一句戏言这么说道:贾府也许只有门口的两座石狮子是干净的。深宅大院中,勾心斗角,虚与委蛇或许才是常态,哪有那么多真情美好,坦诚相待呢?

贾母就曾为了家丑不外扬,对外称收养了一女子作外孙女,然事实的来龙去脉又隐藏了多少呢?其仆人焦太就曾喝酒后讽刺辱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焦大酒后吐真言:揭秘秘事

要知道,焦大作为贾府的老仆人,还曾救过老宁国公的性命,在贾府待了大半生的他,自然知道贾府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此次大醉后的口吐真言,一下子就牵扯出了许多不清不楚的关系出来,信息量之大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爬灰”一事指的无非是贾珍和儿媳妇秦可珍乱伦一事,此事便不加以赘述了。令人疑惑的是后半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这就不得不谈及贾惜春的身世之谜了。同为贾府四大小姐,惜春的身世一直备受争议,而借由焦大之口更是默认了其身世远没有那么清白的事实。

贾惜春究竟是何人所生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古董商人冷子兴和贾雨村的一番对话或许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在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贾府这四位小姐的介绍可谓是天壤之别。其他三位姐妹都是清楚点明了各自父亲的身份,偏偏到了惜春这里,说的却是宁府珍爷之胞妹贾惜春。这个介绍无疑是漏洞百出,疑点重重。

要知道,惜春和其他三位小姐年龄相仿,但却是年事已高的贾珍的胞妹。胞妹一词也值得考究,胞妹便是一母同胞的意思,这样就更显突兀了。

其他人的介绍都点明了父亲的身份,而贾惜春隐晦点明的是其母亲的身份,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贾惜春的父亲和贾珍的父亲不是同一人。换而言之,也就是贾惜春并非是贾敬的女儿。欲知晓其生世真相,或许可以从贾母从外边抱回贾惜春这一点说起。

贾母为掩家丑收养一女

要知道,在一个十分讲究礼义廉耻的年代,为了维护所谓的名声,粉饰太平是常有的事。高高在上的贾母为了防止府中丑事的暴露,对外说是收养了惜春。但仔细研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要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如此大的家族来说,没有亲缘关系,哪来无缘无故的收养呢?在一个权贵家族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天下一家亲”般的温情。若是没有贾母出面解决这件事,贾惜春能在贾府安然度日这么多年吗?显然是不能的,而再结合贾珍母亲的事件,不难发现贾惜春很有可能是贾赦的孩子。

而贾惜春的出生无疑是揭露了这一切不伦不类的肮脏事。身为封建大家长的贾母,自然不能任由此事就这么发酵下去。其影响之不好,可想而知。毕竟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名声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是表面的太平,也是一定要维护的。

更何况,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在整本《红楼梦》故事当中,贾母对于贾赦的态度一直都不友好,但是全文当中并没有交代二人之间的恩怨,也许贾惜春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再者,还有一个事件值得注意。那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写到了贾敬从意外死亡到出殡那一日的事情,但竟然全程都没有提到贾惜春。反倒是提到了贾敬的后代出于遵循礼法礼制,在旁守灵居丧。

而贾惜春若真是贾敬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在旁守灵居丧呢?以曹雪芹先生的细腻程度,又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一点呢?又怎么会吝啬自己的笔墨,不对此加以描绘呢?这些都反常的举动都一一验证了贾惜春不是贾敬后代的事实。

由此可见,焦大的酒后失言便很好地得到了解释,“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指的是贾珍母亲和贾赦的不正当关系,“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指的是贾母为了杜绝流言蜚语,维护贾府的名声,出面收养了贾惜春的事情。

小结:

偌大的一个贾府,充满了裂痕与蝇营狗苟似乎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只是没想到这背后有这么令人难以齿的事情,毕竟礼义廉耻在那个时代是被当作金科玉律的存在。只能说,凡事都不能仅仅看到表象,要学会看到表象背后的真相。

对于真相,即使掩盖得了一时,也终究是会迎来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毕竟事实就是事实,没有谁能掩盖得住。即便是身为贾府大家长的贾母,她也终究只是维护了表面的太平而已,粉饰太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后来,鼎盛一时的贾府终究还是难逃没落的命运。

焦大的抱怨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偌大的贾府由盛转衰便足以说明问题。一个家族的后代若是一味地沉醉于享乐,丝毫不知道进取,只能是后继无人,自取灭亡。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贾母:撵你好几次,为啥还不走?薛姨妈:不过是面子前途二选一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贾母

    薛家举家住进荣国府,刚开始因为王夫人要叙姐妹离别之情,加上贾母好热闹,贾政也怕薛蟠再惹出是非,留薛家在府里住上一段时间,是亲戚间的情分。而薛家上京的理由也有两个:一为清算户部的账目,二为小姐宝钗待选。实际上从小说叙事情况看,这两个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着实都经不起推敲。薛家的皇商身份已历经了几代,世

  • 王熙凤带尤二姐拜见贾母,贾母却让鸳鸯掀起她的裙子,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贾母

    王熙凤带尤二姐去见贾母,贾母就让鸳鸯掀起了她的裙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红楼梦》第69回,贾母第一次见尤二姐,她先是把眼镜找出来戴上,然后命令鸳鸯说:“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 众人都抿着嘴笑,把尤二姐推到贾母面前。贾母仔细瞧了瞧,然后命令琥珀:“拿出手来给我瞧瞧。”鸳鸯则把尤二姐的裙子掀起

  • 为什么贾母给宝琴凫靥裘,黛玉没有生气,宝钗却很嫉妒宝琴呢?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贾母

    宝琴是《红楼梦》中特别幸运的一个姑娘,她到贾府之后立马得到了大家的喜欢,贾母不仅让王夫人立马认了干女儿,而且还让宝琴跟着她住,这可是宝玉和黛玉才能够得到的待遇。宝琴到了贾府她的生活就是圆满,除去贾母和王夫人,大家也都很疼爱她这个小妹妹。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宝琴就是得到了贾母很大的喜欢,冬天到了贾母还给特

  • 王熙凤认为贾母会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可是贾母却没这个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贾母

    小说《红楼梦》,聪明绝顶、善解人意的王熙凤认为贾母会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第五十五回里,王熙凤和平儿说:“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后来王熙凤还给林黛玉开玩笑:“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当媳妇儿?”这说明王熙凤铁定的认

  • 袭人待人多忠心呀,服侍贾母、宝玉时眼里就只有贾母、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贾母

    其实袭人也和其他的很多红楼女儿一样是很优秀的,很不错的。袭人待人多忠心呀,服侍贾母时眼里就只有贾母,服侍宝玉时眼里就只有宝玉,连她以前曾服侍过的湘云,到来时,也在她面前撒娇要她再为她梳梳头。袭人多娇柔俏媚呀,当宝玉在梦里做了那事以后,被她发现,看她处理得多么得当,马上明白过来了,红着脸,还眼睛向四周

  • 宝钗在贾府“八面玲珑”,为何贾母就是不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超速发展标签:贾母

    宝钗和凤姐都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两个人是姑表姐妹,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她们都是优秀的女子,不约而同来到贾府(凤姐是嫁入贾府,宝钗是随母亲做客贾府),在贾府上下都有着极好的人缘,可以说是“八面玲珑”。然而,作为贾府的最高领导贾母,对这一对表姐妹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是亲凤姐而疏宝钗,为什么会这样呢

  •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母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

  • 贾母吃米都要限量,那还有钱为探春等做嫁妆吗?贾家真穷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贾母

    贾家历经四代早已没有当初盛世景象只是在元春省亲之后又到达了一个小顶峰,但是这一段时间就是贾府安宁祥和,大观园的孩子们快乐生活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匆匆一段时间之后贾府的财政危机也日渐显露,其中以贾母吃饭的标准降低视为最明显的标志,以前贾母吃饭的都是写了流水牌想吃什么吃什么,何尝需要为吃的米都要定要。通

  •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母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

  • 谁说贾母没有为黛玉的婚事操心?王熙凤、探春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贾母

    文/陌游常乐黛玉和宝钗到底谁才是宝玉的良配,不仅在我们今天在讨论,而且远在很多年前贾府的人们也在议论纷纷。在“金玉良缘”日嚣尘上的时候,贾母也为黛玉营造了一场“木石前盟”,大家都在口耳相传的说着黛玉的婚事,宝钗却渐渐被遗忘。贾母为了黛玉的婚事确实用心良苦!王熙凤一直都和贾母站在一起支持宝黛爱情,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