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宝钗在贾府“八面玲珑”,为何贾母就是不喜欢她?

宝钗在贾府“八面玲珑”,为何贾母就是不喜欢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科技超速发展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1/27 20:09:04

宝钗和凤姐都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两个人是姑表姐妹,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她们都是优秀的女子,不约而同来到贾府(凤姐是嫁入贾府,宝钗是随母亲做客贾府),在贾府上下都有着极好的人缘,可以说是“八面玲珑”。然而,作为贾府的最高领导贾母,对这一对表姐妹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是亲凤姐而疏宝钗,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凤姐和宝钗的目的不一样。

凤姐是要强能干的人,她嫁入贾府后,成为贾府的当家少奶奶,有着很大的权力。她也享受这样的工作,希望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因而对于贾府的重要人物,她必须让他们满意,因此显得“八面玲珑”。贾母是贾府的最高领导,一言九鼎,凤姐当然要竭力讨好敷衍。同时,身为领导,也有很多事情需要下属去执行,除了自身喜好,凤姐也是对贾母有特别用处的,当然要对她特别关照,与众不同。

宝钗呢,她不过是以亲戚的身份寄居在贾府,她的“八面玲珑”主要是尽可能不得罪人,不给自己树立敌人。她与贾母缺乏“互相利用”的条件,贾母对她也就是看在儿媳王夫人的面上,亲戚的情分而已。

其次,凤姐和宝钗的身份不一样。

虽说从王家来论,凤姐和宝钗是嫡亲的表姐妹,但在贾府,她们的身份则是完全不同的。

凤姐是贾琏的妻子,是贾母名正言顺的孙媳妇,属于“贾家人”。宝钗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儿,就是个亲戚关系。对自家人和亲戚,态度当然不可能一样,一般人如此,贾母当然也是一样。

对凤姐,她当做是自己的孙女,亲昵率性,自然随和;对宝钗呢,必然要有一份客气和礼貌,当然也自带一份疏远。

再次,凤姐和宝钗的气质性格不一样。

凤姐是聪明伶俐、能言善辩的性格,与黛玉、晴雯相似,都是贾母喜欢的性格。宝钗虽然也能说会道,但本质上却是“品格端方”,“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轻易不愿意表露自己的聪明能干,所谓“藏拙守愚”,跟王夫人差不多。贾母喜欢的是凤姐、黛玉这样性格明快的,不喜欢沉默无趣的,所以王夫人、宝钗都不是她喜欢的性格。

宝钗喜欢朴素安静,她的简朴作风让贾母很不以为然。那一次,陪着刘姥姥逛大观园那一次,大家来到蘅芜苑,看到宝钗的住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贾母很很不喜欢。当着众人的面,贾母说“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并且自作主张地给她张罗布置起来。

这样的宝钗,固然也是“八面玲珑”,却实在难以让贾母从感情上喜欢起来。

所以,尽管凤姐和宝钗在贾府上下的人缘都很好,看起来都是“八面玲珑”,但其实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贾母亲凤姐而远宝钗,也是有原因的。后来宝钗的堂妹宝琴进入贾府,她“年轻心热”的性格正好与宝钗相反,让贾母特别喜欢,给予了特别的宠爱,一度生出想让宝琴嫁给宝玉的想法。

宝琴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贾母的真实想法,她是真的不喜欢宝钗啊…….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母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

  • 贾母吃米都要限量,那还有钱为探春等做嫁妆吗?贾家真穷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贾母

    贾家历经四代早已没有当初盛世景象只是在元春省亲之后又到达了一个小顶峰,但是这一段时间就是贾府安宁祥和,大观园的孩子们快乐生活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匆匆一段时间之后贾府的财政危机也日渐显露,其中以贾母吃饭的标准降低视为最明显的标志,以前贾母吃饭的都是写了流水牌想吃什么吃什么,何尝需要为吃的米都要定要。通

  •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母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

  • 谁说贾母没有为黛玉的婚事操心?王熙凤、探春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贾母

    文/陌游常乐黛玉和宝钗到底谁才是宝玉的良配,不仅在我们今天在讨论,而且远在很多年前贾府的人们也在议论纷纷。在“金玉良缘”日嚣尘上的时候,贾母也为黛玉营造了一场“木石前盟”,大家都在口耳相传的说着黛玉的婚事,宝钗却渐渐被遗忘。贾母为了黛玉的婚事确实用心良苦!王熙凤一直都和贾母站在一起支持宝黛爱情,越是

  • 同是贾母赐给贾宝玉的丫鬟,袭人为何高晴雯一头?真相令人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贾母

    按照贾府大家族礼制,贾府里每个人使用丫鬟的等级是严格按照身份来进行分配的,贾宝玉这些小辈是没有资格使用一等大丫鬟的。贾府老祖宗贾母可以使用八个一等大丫鬟,袭人,鸳鸯,琥珀等是一等大丫鬟,同样是贾母赐给贾宝玉的丫鬟,袭人为何高晴雯一头?袭人在贾母屋里的时候,就是拿一两银子的大丫头,而八大丫头里,书中几

  • 趣评红楼·贾母当年差点被淹死,还碰破了头,此事如何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母

    桂花盛开的时节,贾母带人去园,园子叫做藕香榭,四面皆水,是河中绿洲,上建一个亭子。要去藕香榭,必须通过曲曲折折、咯吱咯喳的竹桥。贾母一行来到藕香榭,看到薛宝钗将酒具和茶具安排得很周到,很干净,又见到几个丫头煽风炉煮茶和烫酒,心里很高兴。亭柱上的对联是,“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史湘云念出了

  • 贾敏去世,贾母立即派人去接林黛玉,真是出于心疼吗?真相很扎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贾母

    红楼梦作为一部悲情小说,其实基调那都是定好了的,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是因为母亲贾敏的去世,当时贾母多次派船去接她,而林如海纵有万分不舍也最终决定让黛玉离开自己,去贾府生活。其实作为一个尚且年幼,又体弱多病的女孩子,无论是母亲的离开,还是背井离乡远离父亲,对黛玉而言,那都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贾敏刚去世,

  •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怎样的人?一顿简单的螃蟹宴,足以看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贾母

    前言自古以来,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红楼梦》便是典型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将奢华与强盛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整个贾府上下奢侈之风太过强盛,甚至超越了帝王之家,在这种极度奢华的局面下,最终走向了衰败。其实,通过对贾府细节的描写,便可以从中发现那是怎样的奢华程度。爱热闹的贾母

  • 红楼梦中人的眼泪:嘴角含笑,眼里有泪,贾母的哀伤知不知?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的贾母,总是带着孙子孙女们笑着、闹着、玩着。她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然而贾母也有眼泪。中秋团圆夜,贾府一大家子人庆祝中秋节,赏月吃酒,贾母笑着,让大家一起吃酒,击鼓传花,说笑话,听着萧声,贾母极力表示快乐,却在萧胜想起时,潸然泪下……第七十六回,时值中秋佳节,这天晚上,大观园正门大开,吊着

  • 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怎么样?欣赏多于喜爱,原因在双方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贾母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倡议并捐银二十两,落实王熙凤安排薛宝钗生日,既聚餐,又听戏,过得很是热闹。这固然是因为宝钗刚满十五岁,到了将笄之年,但更关键的却是贾母“素喜宝钗稳重和平”。既然明确提到了“喜”字,自然可见她对宝钗的感觉和态度是蛮好的,只是书中具体细节所及,却总让人感觉,老太太对宝钗是欣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