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子说书 访问量:3386 更新时间:2024/3/12 23:34:26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夸她,为她着想,都只是为了排斥她!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贾家的亲戚极多,贾府长辈的包容性极强,便是李纨婶子家的女孩儿李纹和李绮,邢夫人兄嫂的女孩儿邢岫烟,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都被欢喜异常的贾母和王夫人留住在大观园里。

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贾母便和邢夫人说:“你侄女儿也不必家去了,园里住几天,逛逛再去。”

于是乎,宝琴住在贾母处,邢岫烟住在大观园贾迎春处,而李纨娘家的李纹和李绮自然是住进了大观园的稻香村。

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服,今见他寡婶来了,便不肯令他外头去住。那李婶虽十分不肯,无奈贾母执意不从,只得带着李纹李绮在稻香村住下来。

行文至此,有人肯定疑惑了,既然贾母如此好客,所有亲戚都能够留住贾府,怎么偏偏那么多人批评薛宝钗赖在贾府不走呢?因为李婶及两个女儿留住,确实是却之不恭,而且这些人都是短住,做客嘛,这几天很正常,只有薛宝钗长住着不走,不合常理。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夸宝钗,贬宝钗,都是作者在大书特书,贾府是如何区别对待宝钗,都只是为了证明薛宝钗在贾府格格不入。

薛宝钗过生日细节

二十两霉烂银子的梗,薛宝钗十五岁的梗,我就不细说了。作者明明白白告诉读者,这是家宴,非东阁盛设,又特地在此处挑明宝钗是客人,一个客人,在人家贾家的家宴上过生日,不膈应吗?这不就是作者在挑事,在区别对待,在排斥薛家吗?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一段宝黛对话,真真是令人绝倒。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太君出银子办家宴,请戏班子,到底是谁跐着人借光儿呢?作者这话里有话,读者们看不出来吗?

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哪一出?我好点。”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贾母夸宝钗细节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母夸宝钗还是夸黛玉,这事重要吗?重要的是,在贾母口中,林黛玉跟三春一样是自家人,宝钗是外人,需要客套一下。又一次强调你薛宝钗在贾府是被区别对待的,是格格不入的身份。

贾母为薛宝钗布置房间

贾母口中“忌讳”、“越发该住马圈去”等语,我们暂且不提,咱也不说薛宝钗不够“大方又素净”,只看贾母口口声声拿“他们姊妹们”拿薛宝钗对比,就知道这话说得有多外道了。

贾母摇头道:“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

《红楼梦》故事里,查检大观园,林黛玉房里没豁免权,独独不搜薛宝钗的屋子,这也是区别对待。薛宝钗在贾府,处处都被客客气气地区别对待,难道她自己发觉不了吗?

还有人攀史湘云,说她是贾母的侄孙女,也常来贾府,但是,人家是常来,不是长住,这是其一。第二,史湘云是枕霞旧友,原型就是荣国府一脉,便是当小说看,荣国府姓贾,主人是贾政,史湘云和贾政有血缘关系,薛宝钗跟贾政没有血缘关系,这是古书,得按传统宗族礼法论亲疏,跟现代人的亲疏不一样。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标签: 贾母

更多文章

  • 贾母吃米都要限量,那还有钱为探春等做嫁妆吗?贾家真穷了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贾母

    贾家历经四代早已没有当初盛世景象只是在元春省亲之后又到达了一个小顶峰,但是这一段时间就是贾府安宁祥和,大观园的孩子们快乐生活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匆匆一段时间之后贾府的财政危机也日渐显露,其中以贾母吃饭的标准降低视为最明显的标志,以前贾母吃饭的都是写了流水牌想吃什么吃什么,何尝需要为吃的米都要定要。通

  •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母

    红楼梦:一件衣服,写尽贾母和平儿的为人处世,比薛宝钗强多了!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

  • 谁说贾母没有为黛玉的婚事操心?王熙凤、探春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贾母

    文/陌游常乐黛玉和宝钗到底谁才是宝玉的良配,不仅在我们今天在讨论,而且远在很多年前贾府的人们也在议论纷纷。在“金玉良缘”日嚣尘上的时候,贾母也为黛玉营造了一场“木石前盟”,大家都在口耳相传的说着黛玉的婚事,宝钗却渐渐被遗忘。贾母为了黛玉的婚事确实用心良苦!王熙凤一直都和贾母站在一起支持宝黛爱情,越是

  • 同是贾母赐给贾宝玉的丫鬟,袭人为何高晴雯一头?真相令人脸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贾母

    按照贾府大家族礼制,贾府里每个人使用丫鬟的等级是严格按照身份来进行分配的,贾宝玉这些小辈是没有资格使用一等大丫鬟的。贾府老祖宗贾母可以使用八个一等大丫鬟,袭人,鸳鸯,琥珀等是一等大丫鬟,同样是贾母赐给贾宝玉的丫鬟,袭人为何高晴雯一头?袭人在贾母屋里的时候,就是拿一两银子的大丫头,而八大丫头里,书中几

  • 趣评红楼·贾母当年差点被淹死,还碰破了头,此事如何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贾母

    桂花盛开的时节,贾母带人去园,园子叫做藕香榭,四面皆水,是河中绿洲,上建一个亭子。要去藕香榭,必须通过曲曲折折、咯吱咯喳的竹桥。贾母一行来到藕香榭,看到薛宝钗将酒具和茶具安排得很周到,很干净,又见到几个丫头煽风炉煮茶和烫酒,心里很高兴。亭柱上的对联是,“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史湘云念出了

  • 贾敏去世,贾母立即派人去接林黛玉,真是出于心疼吗?真相很扎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贾母

    红楼梦作为一部悲情小说,其实基调那都是定好了的,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是因为母亲贾敏的去世,当时贾母多次派船去接她,而林如海纵有万分不舍也最终决定让黛玉离开自己,去贾府生活。其实作为一个尚且年幼,又体弱多病的女孩子,无论是母亲的离开,还是背井离乡远离父亲,对黛玉而言,那都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贾敏刚去世,

  •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怎样的人?一顿简单的螃蟹宴,足以看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贾母

    前言自古以来,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红楼梦》便是典型的代表,在这部作品中将奢华与强盛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整个贾府上下奢侈之风太过强盛,甚至超越了帝王之家,在这种极度奢华的局面下,最终走向了衰败。其实,通过对贾府细节的描写,便可以从中发现那是怎样的奢华程度。爱热闹的贾母

  • 红楼梦中人的眼泪:嘴角含笑,眼里有泪,贾母的哀伤知不知?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贾母

    《红楼梦》里的贾母,总是带着孙子孙女们笑着、闹着、玩着。她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然而贾母也有眼泪。中秋团圆夜,贾府一大家子人庆祝中秋节,赏月吃酒,贾母笑着,让大家一起吃酒,击鼓传花,说笑话,听着萧声,贾母极力表示快乐,却在萧胜想起时,潸然泪下……第七十六回,时值中秋佳节,这天晚上,大观园正门大开,吊着

  • 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怎么样?欣赏多于喜爱,原因在双方

    历史人物编辑:陈想读名著标签:贾母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倡议并捐银二十两,落实王熙凤安排薛宝钗生日,既聚餐,又听戏,过得很是热闹。这固然是因为宝钗刚满十五岁,到了将笄之年,但更关键的却是贾母“素喜宝钗稳重和平”。既然明确提到了“喜”字,自然可见她对宝钗的感觉和态度是蛮好的,只是书中具体细节所及,却总让人感觉,老太太对宝钗是欣赏多

  • 身为贾母的红人,只因为姿色平平,最后没能和宝玉走到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贾母

    说起红楼梦,大家对这部小说应该还是非常熟悉的,里面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神仙眷侣了,但是最后林黛玉抑郁而终,而贾宝玉选择了出家修行,这到底谁造成的呢?很多人说是贾母,贾母很疼爱这个孙子,一早就给家贾宝玉订好了亲,虽然这个不是自己一开始最钟意的薛宝琴,但是还是能配得上他孙子的,只有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