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巧姐嫁给板儿后生子难产,因贾母早年一个暖心之举得以死里逃生

巧姐嫁给板儿后生子难产,因贾母早年一个暖心之举得以死里逃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纪亮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4/1/25 20:29:33

贾府的上层女性中,巧姐是年纪最小的一位。在前八十回,巧姐的出场是屈指可数的,亦无半句言谈,饶是如此,巧姐仍越过李纨秦可卿,排在了第九位。可知在第八十回后,会有更多关于巧姐的描写。

可以肯定,八十回后关于巧姐的描写,皆与其结局有关,毕竟在前八十回,贾府已经由繁华走向了落寞,大观园内腥风血雨,诗社雅集不会再有,剩下一地鸡毛。而在贾府败落后,王熙凤将成为众矢之的,贾琏无心顾及女儿,年纪尚小的巧姐处境不容乐观。

关于贾府败落后巧姐的遭遇,第五回判词和红楼梦曲《留余庆》已给出暗示。大致脉络是王熙凤被休弃、问罪后,身边的亲人无可依傍,最后巧姐被贪财的“狠舅奸兄”卖掉。幸亏后来遇到了娘亲王熙凤曾接济过的刘氏,才得以逃出火坑。

那么巧姐被卖到哪儿了呢?

在第一回甄士隐对的《好了歌》注释中,有一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烟花巷”,纵观贾府群钗,除了巧姐,似乎找不到一个可能流落烟花巷的女儿。而在第六回刘姥姥为了打秋风,忍耻开口告难时,脂批道:

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又招大姐之事

这里的大姐,便是未取名时候的巧姐。招大姐,便是将巧姐招进家中做自家的人,然而巧姐堂堂一个公府千金,即便家族败落也是“金盆虽破量犹在”,刘姥姥这样的人家能招这么位曾经的大家闺秀已经是捡了大便宜,怎么还需要“忍耻”呢?无非是巧姐已经做了旁人鄙夷的行当,那就是流落了烟花巷。

所以,巧姐在家族败落后被“狠舅奸兄”卖掉,流落了烟花巷,后来才被刘姥姥救出。最后还将她娶为自家的外孙媳妇。

在现有的通行本续书中,巧姐被刘姥姥救走后,做主将其嫁给了周姓地主。然而这不过是续书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在前八十回,作者已经埋下了许多线索,一条条都指向一个结局,那就是巧姐最终嫁给了板儿。

譬如,除了前文说过的“忍耻招大姐”之事,还有第六回刘姥姥进府,文中称其与贾府“略有瓜葛”时,脂批:

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真千里伏线。

什么意思呢?显得瓜葛只是虚无缥缈的连宗认亲,数十回后才是正脉,是真正的自家人。

再有刘姥姥二进荣府,在探春处,巧姐抱着个大柚子玩,后来和板儿换了佛手,底下脂批:

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柚子既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

凡此种种,皆指向一个意思,巧姐和板儿有缘,后面两人将由“小儿常情”转向“夫妻之情”,正因此,嫁给板儿后的巧姐才需要靠纺绩自食其力,如她判词中的那副画一样。试想如果嫁给了地主,衣食无忧,巧姐住的还会是“荒村野店”,做的是纺绩的活吗?

落入虎口得遇恩人,不被嫌弃,宽容娶之,不得不说,巧姐是幸运的。而巧姐的幸运,不仅于此。

在第十五回,王熙凤等人在为秦可卿送殡时,路上进了一个农庄,在这里遇到一个纺绩的二丫头,贾宝玉对其异常关注。我们知道《红楼梦》乃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成果,作者惜墨如金,可是却愿意在一个农庄丫头身上花费了几百字,究竟为什么?无非是提前展示巧姐的婚后生活罢了。有意思的是,王熙凤等人临走时,看到这个二丫头抱着一个小男孩。这会不会也暗示巧姐后来生了个儿子呢?

非常有可能!

刘姥姥逛大观园时,与一干贵族奶奶小姐行令,鸳鸯念出“凑成便是一枝花”时,刘姥姥对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一枝花”,是唐朝名妓李娃的艺名,这是不是与巧姐后来的身份极为相似?而在刘老姥姥口中,这“一枝花”后来结了果,难道不是在暗示巧姐后来生了孩子吗?

而关于巧姐生子,文中还有一处细节极少人会发现,那就是刘姥姥二次离开贾府后,贾母送给她的礼物。这些礼物有衣物,有食品,有名贵布料,还有几样药方子,奥妙就在这药方子里面。且看鸳鸯如何说的:

“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个房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

梅花点舌丹,乃由熊胆、硼砂等名贵中药配制而成,主治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等;紫金锭,主治中暑、腹部胀痛、呕吐痢疾等症;活络丹,主治关节不利疼痛等。这几样药物,都是日常家庭会用到的药物,尤其是刘姥姥这种农户。

可是,贾母为何会给刘姥姥一个“催生保命丹”呢?毕竟生孩子的概率比不得头疼脑热,更何况这还是难产催生时才用到的药物,使用率微乎其微。

很显然,作者不过是在这里埋了一条线,那就是将来刘姥姥家会用到这颗催生保命丹,而王狗儿家的下一辈,也就是巧姐这一个儿媳妇了。所以,巧姐后来生子难产,是贾母的催生保命丹救了她。

这一个安排,一如王熙凤偶然一个善举为女儿积下福报一样,贾母一个暖心的赠与,便让曾孙女巧姐死里逃生。想后来成为乡野村妇的巧姐,在看到这保命丹时,想起多年前家族那极致的繁华,也会唏嘘良久吧。

标签: 巧姐

更多文章

  • 刘姥姥为何最终能从烟花巷里顺利救出巧姐?她有两个过人的特殊本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巧姐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虽然长相丑陋,出身草根,但是做人大气,做事大气,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使一家人生活得到改善,而且还实现了阶层飞跃。1. 忍别人所不能忍刘姥姥年纪大了之后,女婿狗儿将她接进家里一起生活。穷苦人家生活艰难,在这种情况下

  • 原本薄命司榜上有名,为什么巧姐逢凶化吉,因为王熙凤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巧姐

    文/陌游常乐凤姐可以在各种方面都受到别人的诟病,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巧姐,她可以算是尽心尽力为她操碎了心。也许是因为巧姐是凤姐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凤姐对她有着无限的宠爱,总想着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给她。因为凤姐和贾琏的身份,巧姐的身份可以说非常尊贵,可是为什么凤姐会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呢?第一,刘姥

  • 巧姐很可能嫁给板儿当妻子,她的判词已经说明这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巧姐

    小说《红楼梦》里,巧姐是金陵十二钗的最后一名,可是她一直以儿童身份出现,一开始出场就是奶妈抱着,红绫被裹着,半夜哭了被奶妈偷偷打,拿着花枝向王熙凤学舌,看到贾芸还吓哭了。可是在最后几回,巧姐迅速生长,居然到了出嫁的年纪,差点被舅舅王仁、堂兄贾芸、堂叔贾环以嫁藩王当侧妃为名卖给王府当奴婢。幸亏巧姐被善

  • 三十年后八七版《红楼梦》小演员,大巧姐定居德国,板儿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珠轩体育标签:巧姐

    在八七版《红楼梦》中有几位小演员,当年剧组在挑选这些小演员的时候,也是精挑细选,经过化妆和培训,使他们更接近原著。第一位小演员就是小英莲的扮演者史可:她1979年出生,扮演小英莲的时候只有四岁多,还在北京读幼儿园。原著里的小英莲粉妆玉琢,乖巧可喜,小史可也长得非常甜美可爱,与原著中的小英莲非常接近。

  • 荒唐高鹗:为了发展情节不惜让巧姐忽大忽小,忽巧忽蠢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巧姐

    高鹗此人的续书,总是过于随意,为了情节的进行而不惜扭曲人物,前面笔者讲过他扭曲凤姐、黛玉的性格,这次跟大家说说他是怎么乱写巧姐的,为了让情节能按照高鹗想的往下发展,巧姐的年龄可以说忽大忽小,人也忽然灵巧,忽然愚蠢,且看巧姐在后四十回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八十四回:用桃红绫子小绵被儿裹着,脸皮趣青,眉梢鼻

  • 红楼梦之巧姐的柚子,与板儿的佛手,其实早已注定他俩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巧姐

    小说第四十一回,有这样一段描写: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大姐儿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给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他才罢。那板儿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见这个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

  • 巧姐年纪小出场少,为何还能位列金陵十二钗?作者用意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巧姐

    巧姐,荣国府贾琏之女,在《红楼梦》里是贾府最小的一位主子小姐,自出场到第八十回,巧姐儿仅有几次出场,而且时间极短,更未曾发声。可饶是如此,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巧姐仍能位列正钗十二钗中,紧随其母,越过婶娘李纨,排在了第十位。在金陵十二钗中,巧姐可以说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位女子,因为年龄太小,故巧姐的

  • 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金陵12钗,排名还在秦可卿之前?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巧姐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古典小说,为此还产生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部小说,能专门成为一门学问,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之所以会成为一门学问,除了这本书自身质量非常高以外,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这本书没有写完,至于说是曹雪芹写完了遗失了,还是压根就没写完,这本身就是自带流量属性的话题

  • 《红楼梦》最后巧姐是嫁给板儿了吗?她能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此刻标签:巧姐

    《红楼梦》里的巧姐确实是嫁给板儿了,但是她一定也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因为当时贾府已经败落了,巧姐落难而逃,嫁给了板儿,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也是一种幸福。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本来应该可以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但是当时贾府落难,巧姐就跟着平儿出来避难。最后却不幸被卖到了青楼里,幸好刘姥姥

  • 《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

    历史人物编辑:雨畦说历史标签:巧姐

    导读:《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今天就是七夕节了,想必很多情侣早已互相准备了礼物。七夕节,一直被中国青年男女当成是情人节。在这天,表达自己的爱意。其实在早前,七夕节跟爱情并没有太大的挂钩,但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七夕节最早时源于西汉宫廷,这个节日能在后来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