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金陵12钗,排名还在秦可卿之前?

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金陵12钗,排名还在秦可卿之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学无涯 访问量:4645 更新时间:2023/12/18 14:31:20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古典小说,为此还产生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部小说,能专门成为一门学问,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

之所以会成为一门学问,除了这本书自身质量非常高以外,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这本书没有写完,至于说是曹雪芹写完了遗失了,还是压根就没写完,这本身就是自带流量属性的话题。

因为没有写完,所以有无数的谜团,续写的作者原本以为是高鹗,这是很长时间的看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否定了高鹗的说法,最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作者已经改成了曹雪芹和无名氏。

再加上曹雪芹写这本书,本身就做了大量的模糊处理,故意让你看不出来朝代邦国等等信息,开头便写,满纸荒唐言,一般辛酸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种种这些有意无意的谜团,都给红楼未解之谜,埋下了伏笔。

红楼梦创造了金陵十二钗这个说法,并且给这些女子都写了判词,相当于提前告知了他们的命运,这是研究红楼梦最终结局非常重要的依据。

但很多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戏份非常少,而且只是个小孩的巧姐,会位列金陵十二钗,甚至还排在秦可卿之前,这实在是有点不合逻辑呀。

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十载,可以说是耗费了巨大的心血,不会随随便便地给巧姐安排这个地位,巧姐之所以能位列12金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封建等级制度下,巧姐是小姐出身

金陵十二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尽管曹雪芹已经是女权主义的先驱,这本书也是专门为女性所写,但毕竟曹雪芹生活在古代,等级观念非常严重。

排列顺序,先看性质,也就是你的出生,正册全都是小姐,副册全都是丫鬟,副册是介于丫鬟和小姐之间的。

比如说香菱,他就是副册,她的身份比较特别,刚开始是小姐,后来被人贩子拐走,薛潘卖来做妾,介于小姐和丫鬟之间。

所以从性质上来看,哪怕我们再喜欢晴雯,那她也是个丫鬟,鸳鸯再厉害,她还是下人,而巧姐属于小姐,可能是要位列十二金钗正册的。

第二巧姐戏份其实不少

有人觉得巧姐戏份少,其实并不少,巧姐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刘姥姥给起的,红楼梦里写刘姥姥写得非常成功,当时虽然巧姐还是个孩子,但因为她,实际上勾连到了刘姥姥,包括刘姥姥的孙子狗儿。

人物参与戏份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是直接说话做事,还可以是像巧姐这样,躺着不动,但依然是书里经常提到的人物,甚至能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很重要的伏笔。

像秦可卿也有点类似,尽管她早早死去,但她的身份非常重要,动不动就会托梦给王熙凤,给贾府出谋划策等等,相当于是贾府的守护者,而且还似乎是天上警幻仙姑的妹妹。

这种也是任务参与到小说里面的方式,巧姐也是一样,她虽然说得很少,但的确已非常重要的方式参与到了整个小说的结构之中。

第三红楼梦遗失的部分

红楼梦整体的基调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整体来讲是比价悲情的,后面的大结局并没有写完,巧姐的结局很多人推测是跟狗儿结婚了。

而这后面大家如何落难,刘姥姥如何救巧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在栊翠庵给刘姥姥的茶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巧姐会是后面很重要的角色,也是少有的,给人以希望和温情的角色,曹雪芹把她列入金陵十二钗也是合情合理。

你认为巧姐和狗儿结婚是个好的归宿吗,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巧姐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最后巧姐是嫁给板儿了吗?她能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此刻标签:巧姐

    《红楼梦》里的巧姐确实是嫁给板儿了,但是她一定也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因为当时贾府已经败落了,巧姐落难而逃,嫁给了板儿,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也是一种幸福。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本来应该可以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但是当时贾府落难,巧姐就跟着平儿出来避难。最后却不幸被卖到了青楼里,幸好刘姥姥

  • 《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

    历史人物编辑:雨畦说历史标签:巧姐

    导读:《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今天就是七夕节了,想必很多情侣早已互相准备了礼物。七夕节,一直被中国青年男女当成是情人节。在这天,表达自己的爱意。其实在早前,七夕节跟爱情并没有太大的挂钩,但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七夕节最早时源于西汉宫廷,这个节日能在后来被大

  • 《红楼梦》中疼爱孙子辈的贾母,为何会对巧姐很冷漠?

    历史人物编辑:诗禾风标签:巧姐

    疼爱孙子辈的贾母却唯独对巧姐很冷漠,主要是因为巧姐年纪太小了,还不能如同其他孙子辈一般地甜言蜜语。巧姐虽然也是孙子辈的孩子,但是她的年龄实在太小了,还不足够具备一定的礼节。根本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因此在她的心中只有玩乐,没有那些所谓的甜言蜜语。可是偏偏贾母最喜欢能够说好话哄她开心的孩子了,而巧姐

  • 红楼梦:巧姐画册判词—深度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巧姐

    《红楼梦人物传》开讲了:品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文/猴爸(徐昊昕)由于《红楼梦》是残本(只到80回),所以书中的判词及图画,是作者对故事中人物以及故事发展结局的预示。通过图画和暗示,我们能够预测到故事及人物的结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聊一下《红楼梦》中的图

  • 巧姐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能够位列金陵十二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巧姐

    《红楼梦》是一本非常伟大的小说,但是他自从诞生以来,其实有好多名字,比如《石头记》《情僧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就是《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这个《红楼梦》一个串起所有人物的一条明线,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面看到的预示了人物命运的册子。尤其是那些能够位列十二钗正册的,都是身份显贵的重要的人物,像

  • 刘姥姥帮巧姐儿退烧,又成巧姐儿干妈,为什么凤姐才给她八两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巧姐

    (历史释疑第171期/奉天玉)刘姥姥虽然在小说《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她的确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尤其是她第二次去荣国府的时候,不仅不是因为得了好处,再度去打秋风,反而是为了报恩,特意送去了最新鲜的瓜果蔬菜,她在大观园中配合凤姐、鸳鸯等人故意出糗,逗贾母开心,更是体现了她的大度朴实,不仅贾府

  • 穷死也别娶生妻,看看李纨和薛宝钗的生活,你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李纨

    俗语朗朗上口,短小精炼,简单几字折射出生活最朴实本质的道理,是古代人民生活经验的宝贵总结,流传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由于古代一些观点的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也体现在了某些俗语当中,用现代化的眼光来看,这些陈旧观念有悖于人伦常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比如一句代表着古人婚恋价值观

  • 为什么王夫人不让自己的儿媳妇李纨管理家务事?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李纨

    小说《红楼梦》里,荣国府的二太太王夫人明明有儿媳妇李纨,却不让李纨管理家务,反而让婆家侄媳妇王熙凤管理家务。虽然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可是嫁到贾家都是婆家的人,侄媳妇加上亲侄女也不如儿媳妇亲近。但为什么王夫人不让自己的儿媳妇李纨管理家事,却让王熙凤管理家务呢?这当然是大有原因的。第一,李纨是个青年

  • 李纨何德何能竟位列金陵十二钗?并非凑数,曹雪芹有他的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左传今读标签:李纨

    《红楼梦》是围绕四大家族来铺展叙述,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为主线的一曲哀歌。在这女子如云的红楼一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子尤为出彩。其中有美若天仙、才情满满的林黛玉,有体态丰盈、温柔娴雅的薛宝钗,有活泼可爱、爽朗大方的史湘云,有贵气逼人、仪态万千的的元春……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纨竟然也位列金陵十二

  • 贾珠与李纨的婚配,是贾府下的一步棋,但没想到输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李纨

    家族转型时期的贾家,已经渐渐失去了皇权的宠爱,退出了权力的中心,世袭的爵位依例递减,只吃老本已不能保有富贵,转型势在必行。贾家在这条路上的选择是由尚武的勋贵之家转为尚文的清贵之家,路子有两个:科举、联姻。因而,这一时期贾府子弟的婚配对象,也就相应地有了变化。(一)贾珠与李纨贾珠与李纨的婚姻具有格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