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荒唐高鹗:为了发展情节不惜让巧姐忽大忽小,忽巧忽蠢

荒唐高鹗:为了发展情节不惜让巧姐忽大忽小,忽巧忽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1/17 19:01:30

高鹗此人的续书,总是过于随意,为了情节的进行而不惜扭曲人物,前面笔者讲过他扭曲凤姐、黛玉的性格,这次跟大家说说他是怎么乱写巧姐的,为了让情节能按照高鹗想的往下发展,巧姐的年龄可以说忽大忽小,人也忽然灵巧,忽然愚蠢,且看巧姐在后四十回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八十四回:

用桃红绫子小绵被儿裹着,脸皮趣青,眉梢鼻翅微有动意。

用桃红小棉被抱着,那应该不到三岁,后面到了第八十八回:

那巧姐儿身上穿得锦团花簇,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那巧姐儿便哑的一声哭了。

小孩喜欢学舌,看到生人就哭了,这也应该就是三四岁的样子,况八十四回到八十八回,也不至于就立刻长到八九岁,但是到了九十二回,她就忽然一下子长大了:

巧姐儿道:“我妈妈说,跟着妈认了几年字,……宝玉道:“你认了多少字了?”巧姐儿道:“认了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头里又上了《列女传》。……巧姐儿道:“我也跟着妈妈学着做呢,什么紥花儿咧、拉锁子,我虽弄不好,却也学着会做几针儿。”

这里巧姐已经认得了三千字,还会针线了,搁一般的情况,最少也就八九岁了吧,而且看巧姐的说话,如此条理清楚,实属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高鹗何以要把巧姐写得这么聪明呢?大概因为巧姐也属于十二正钗,可前八十回露脸太少,不得不给她加戏吧!且不说才过了四回,巧姐怎么忽然就长大了,单论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到了第一百零一回里,又忽然变成了智障,实在让人费解:

只听那边大姐儿哭了。……那边李妈从梦中惊醒,……一面说,一面咬牙便那孩子身上拧了一把。那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

按上巧姐儿如此聪明,怎么李妈还敢往她身上乱掐呢?且被掐了之后,也只会哇的哭了?按这种情况,巧姐的年纪(或者说智商)又回到了三四岁,一个会针线、认得三千字的孩子,会不叫李妈掐她吗?大概是为了衬托凤姐病重得可怜,巧姐儿很快就要失去母亲,所以又把她写小了吧!可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到了第一百十七回,忽然又大了:(巧姐)模样儿是好的很的。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

笔者替高鹗思考,八成这是书到了末尾了,巧姐必须得嫁人了,当时的社会,女孩子结婚最小也要这个岁数,所以为了让巧姐出嫁,就不得不让她又一下子长大了——可见只要能推动剧情,年龄不是问题,智商也不是问题——高鹗如此行文,怎能叫人满意呢?

标签: 巧姐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之巧姐的柚子,与板儿的佛手,其实早已注定他俩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巧姐

    小说第四十一回,有这样一段描写: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大姐儿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给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他才罢。那板儿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见这个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

  • 巧姐年纪小出场少,为何还能位列金陵十二钗?作者用意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巧姐

    巧姐,荣国府贾琏之女,在《红楼梦》里是贾府最小的一位主子小姐,自出场到第八十回,巧姐儿仅有几次出场,而且时间极短,更未曾发声。可饶是如此,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巧姐仍能位列正钗十二钗中,紧随其母,越过婶娘李纨,排在了第十位。在金陵十二钗中,巧姐可以说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位女子,因为年龄太小,故巧姐的

  • 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金陵12钗,排名还在秦可卿之前?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巧姐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古典小说,为此还产生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部小说,能专门成为一门学问,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之所以会成为一门学问,除了这本书自身质量非常高以外,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这本书没有写完,至于说是曹雪芹写完了遗失了,还是压根就没写完,这本身就是自带流量属性的话题

  • 《红楼梦》最后巧姐是嫁给板儿了吗?她能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此刻标签:巧姐

    《红楼梦》里的巧姐确实是嫁给板儿了,但是她一定也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因为当时贾府已经败落了,巧姐落难而逃,嫁给了板儿,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也是一种幸福。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本来应该可以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但是当时贾府落难,巧姐就跟着平儿出来避难。最后却不幸被卖到了青楼里,幸好刘姥姥

  • 《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

    历史人物编辑:雨畦说历史标签:巧姐

    导读:《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今天就是七夕节了,想必很多情侣早已互相准备了礼物。七夕节,一直被中国青年男女当成是情人节。在这天,表达自己的爱意。其实在早前,七夕节跟爱情并没有太大的挂钩,但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七夕节最早时源于西汉宫廷,这个节日能在后来被大

  • 《红楼梦》中疼爱孙子辈的贾母,为何会对巧姐很冷漠?

    历史人物编辑:诗禾风标签:巧姐

    疼爱孙子辈的贾母却唯独对巧姐很冷漠,主要是因为巧姐年纪太小了,还不能如同其他孙子辈一般地甜言蜜语。巧姐虽然也是孙子辈的孩子,但是她的年龄实在太小了,还不足够具备一定的礼节。根本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因此在她的心中只有玩乐,没有那些所谓的甜言蜜语。可是偏偏贾母最喜欢能够说好话哄她开心的孩子了,而巧姐

  • 红楼梦:巧姐画册判词—深度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巧姐

    《红楼梦人物传》开讲了:品红楼故事,解百味人生。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文/猴爸(徐昊昕)由于《红楼梦》是残本(只到80回),所以书中的判词及图画,是作者对故事中人物以及故事发展结局的预示。通过图画和暗示,我们能够预测到故事及人物的结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聊一下《红楼梦》中的图

  • 巧姐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能够位列金陵十二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巧姐

    《红楼梦》是一本非常伟大的小说,但是他自从诞生以来,其实有好多名字,比如《石头记》《情僧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就是《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这个《红楼梦》一个串起所有人物的一条明线,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面看到的预示了人物命运的册子。尤其是那些能够位列十二钗正册的,都是身份显贵的重要的人物,像

  • 刘姥姥帮巧姐儿退烧,又成巧姐儿干妈,为什么凤姐才给她八两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巧姐

    (历史释疑第171期/奉天玉)刘姥姥虽然在小说《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她的确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尤其是她第二次去荣国府的时候,不仅不是因为得了好处,再度去打秋风,反而是为了报恩,特意送去了最新鲜的瓜果蔬菜,她在大观园中配合凤姐、鸳鸯等人故意出糗,逗贾母开心,更是体现了她的大度朴实,不仅贾府

  • 穷死也别娶生妻,看看李纨和薛宝钗的生活,你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李纨

    俗语朗朗上口,短小精炼,简单几字折射出生活最朴实本质的道理,是古代人民生活经验的宝贵总结,流传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由于古代一些观点的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也体现在了某些俗语当中,用现代化的眼光来看,这些陈旧观念有悖于人伦常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比如一句代表着古人婚恋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