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姥姥为何最终能从烟花巷里顺利救出巧姐?她有两个过人的特殊本领

刘姥姥为何最终能从烟花巷里顺利救出巧姐?她有两个过人的特殊本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4/4/2 1:17:15

[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虽然长相丑陋,出身草根,但是做人大气,做事大气,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使一家人生活得到改善,而且还实现了阶层飞跃。

1. 忍别人所不能忍

刘姥姥年纪大了之后,女婿狗儿将她接进家里一起生活。

穷苦人家生活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刘姥姥决定到荣国府里打秋风。

一进荣国府,在周瑞媳妇的斡旋下,她见到了王熙凤

周瑞媳妇一边催促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红楼梦》第六回)

脂砚斋在此批注: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

从刘姥姥的难为情,以及脂砚斋的批注可知,刘姥姥为了要到银子,忍受了耻辱。

二进荣国府,王熙凤和鸳鸯为了让贾母和众人开心,故意捉弄她。酒席宴上,刘姥姥洋相百出,引得贾家上下开怀大笑。王熙凤和鸳鸯以为刘姥姥不知道此事真相,私下向她说明真相时,刘姥姥大度地说道: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红楼梦》第四十回)

众人嘲笑刘姥姥,刘姥姥坦然面对,这种做法非常人能所及。

忍别人所不能忍,使刘姥姥得到王熙凤的认可,第一次刘姥姥得到了20两银子,第二次刘姥姥得到108两银子和一车财物,使她的生活彻底改善。

2.能别人所不能

刘姥姥不仅能忍受众的嘲讽,坦然面对别人的侮辱,还能做出别人无法做成的事情。

农耕社会,大多数的家族,土地就是财富。

中产阶级甄士隐,家庭没落,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地被抢走;宁国府和荣国府,每年的收入,除了家底以外,主要靠各自的田庄收入;秦可卿死前托梦给王熙凤,交办的两件事情中,核心事情是让她趁着家庭富贵时,在祖坟周围多买田地。王熙凤没办的事情,刘姥姥做成了。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离开之际,平儿王夫人转交给她一百两银子,并明确说道:

“这两包皮每包皮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刘姥姥偌大年纪,不可能去作买卖,买田地是最好的选择。

刘姥姥做成了王熙凤没能做成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生活,并最终做出一件感动世人之事——救助落难的巧姐

《红楼梦》一书未完,从巧姐的判词判画,板儿与巧姐的在贾探春屋里互换佛手的细节,以及脂砚斋透露的信息推测:巧姐误入烟花巷,最终被刘姥姥所救,并最终嫁给外孙板儿为妻,由此彻底改变了家族基因。

从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可知,购买田地需要远见卓识;从刘姥姥招巧姐之事可以看出,做成此事拥有巨大的魄力。

这两件事情,刘姥姥都能顺利完成,展现出超凡的能力。

刘姥姥是怎么做到的呢?

主要与她的生活阅历有关。

3.刘姥姥是一个经过世面的老妪

很多人以为,刘姥姥是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妇,其实不然。

刘姥姥是一个见过世面,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人。

二进荣国府,贾母宴请期间,刘姥姥所想所说透露出她的过往。

贾母出面宴请,王熙凤和鸳鸯借机让她喝酒。喝酒之前,刘姥姥怕失手打了瓷杯,提出更换木头杯子。王熙凤笑着让人去找木杯时,刘姥姥心里暗想:

“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儿,谁知他果真竟有。我时常在村庄乡绅大家也赴过席,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杯之说。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诓我多喝两碗。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的,多喝点子也无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从刘姥姥所思所想可知,刘姥姥在乡下绝非普通之人。

封建社会,女子无论多大年龄,都不能轻易抛头露面,但是刘姥姥却能到乡绅大家参加酒席,可知她在乡下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其实,从刘姥姥曾经说过的两段话中也可以推测出来,刘姥姥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红楼梦》第六回记载:

刘姥姥让狗儿进京都去找王夫人打秋风时说道:“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从刘姥姥所说可知,她年轻时就找过理由出入豪门贵族,游走于富户乡绅之家。

见过世面的刘姥姥不久经世面,练就了两项过人本领。

所以,生活很苦,处境很难,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向刘姥姥学习,忍别人所不能忍,能别人不所不能,成别人所不成,人生自然会登顶。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标签: 巧姐

更多文章

  • 原本薄命司榜上有名,为什么巧姐逢凶化吉,因为王熙凤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巧姐

    文/陌游常乐凤姐可以在各种方面都受到别人的诟病,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巧姐,她可以算是尽心尽力为她操碎了心。也许是因为巧姐是凤姐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凤姐对她有着无限的宠爱,总想着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给她。因为凤姐和贾琏的身份,巧姐的身份可以说非常尊贵,可是为什么凤姐会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呢?第一,刘姥

  • 巧姐很可能嫁给板儿当妻子,她的判词已经说明这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巧姐

    小说《红楼梦》里,巧姐是金陵十二钗的最后一名,可是她一直以儿童身份出现,一开始出场就是奶妈抱着,红绫被裹着,半夜哭了被奶妈偷偷打,拿着花枝向王熙凤学舌,看到贾芸还吓哭了。可是在最后几回,巧姐迅速生长,居然到了出嫁的年纪,差点被舅舅王仁、堂兄贾芸、堂叔贾环以嫁藩王当侧妃为名卖给王府当奴婢。幸亏巧姐被善

  • 三十年后八七版《红楼梦》小演员,大巧姐定居德国,板儿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珠轩体育标签:巧姐

    在八七版《红楼梦》中有几位小演员,当年剧组在挑选这些小演员的时候,也是精挑细选,经过化妆和培训,使他们更接近原著。第一位小演员就是小英莲的扮演者史可:她1979年出生,扮演小英莲的时候只有四岁多,还在北京读幼儿园。原著里的小英莲粉妆玉琢,乖巧可喜,小史可也长得非常甜美可爱,与原著中的小英莲非常接近。

  • 荒唐高鹗:为了发展情节不惜让巧姐忽大忽小,忽巧忽蠢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巧姐

    高鹗此人的续书,总是过于随意,为了情节的进行而不惜扭曲人物,前面笔者讲过他扭曲凤姐、黛玉的性格,这次跟大家说说他是怎么乱写巧姐的,为了让情节能按照高鹗想的往下发展,巧姐的年龄可以说忽大忽小,人也忽然灵巧,忽然愚蠢,且看巧姐在后四十回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八十四回:用桃红绫子小绵被儿裹着,脸皮趣青,眉梢鼻

  • 红楼梦之巧姐的柚子,与板儿的佛手,其实早已注定他俩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巧姐

    小说第四十一回,有这样一段描写: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大姐儿便要。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给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他才罢。那板儿因玩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见这个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玩,且当球

  • 巧姐年纪小出场少,为何还能位列金陵十二钗?作者用意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巧姐

    巧姐,荣国府贾琏之女,在《红楼梦》里是贾府最小的一位主子小姐,自出场到第八十回,巧姐儿仅有几次出场,而且时间极短,更未曾发声。可饶是如此,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巧姐仍能位列正钗十二钗中,紧随其母,越过婶娘李纨,排在了第十位。在金陵十二钗中,巧姐可以说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位女子,因为年龄太小,故巧姐的

  • 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能位列金陵12钗,排名还在秦可卿之前?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巧姐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古典小说,为此还产生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部小说,能专门成为一门学问,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之所以会成为一门学问,除了这本书自身质量非常高以外,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这本书没有写完,至于说是曹雪芹写完了遗失了,还是压根就没写完,这本身就是自带流量属性的话题

  • 《红楼梦》最后巧姐是嫁给板儿了吗?她能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此刻标签:巧姐

    《红楼梦》里的巧姐确实是嫁给板儿了,但是她一定也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因为当时贾府已经败落了,巧姐落难而逃,嫁给了板儿,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也是一种幸福。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本来应该可以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但是当时贾府落难,巧姐就跟着平儿出来避难。最后却不幸被卖到了青楼里,幸好刘姥姥

  • 《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

    历史人物编辑:雨畦说历史标签:巧姐

    导读:《红楼梦》:巧姐出生在七月初七,王熙凤为何却说不吉利?今天就是七夕节了,想必很多情侣早已互相准备了礼物。七夕节,一直被中国青年男女当成是情人节。在这天,表达自己的爱意。其实在早前,七夕节跟爱情并没有太大的挂钩,但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七夕节最早时源于西汉宫廷,这个节日能在后来被大

  • 《红楼梦》中疼爱孙子辈的贾母,为何会对巧姐很冷漠?

    历史人物编辑:诗禾风标签:巧姐

    疼爱孙子辈的贾母却唯独对巧姐很冷漠,主要是因为巧姐年纪太小了,还不能如同其他孙子辈一般地甜言蜜语。巧姐虽然也是孙子辈的孩子,但是她的年龄实在太小了,还不足够具备一定的礼节。根本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因此在她的心中只有玩乐,没有那些所谓的甜言蜜语。可是偏偏贾母最喜欢能够说好话哄她开心的孩子了,而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