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转型时期的贾家,已经渐渐失去了皇权的宠爱,退出了权力的中心,世袭的爵位依例递减,只吃老本已不能保有富贵,转型势在必行。贾家在这条路上的选择是由尚武的勋贵之家转为尚文的清贵之家,路子有两个:科举、联姻。因而,这一时期贾府子弟的婚配对象,也就相应地有了变化。
(一)贾珠与李纨
贾珠与李纨的婚姻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寄托了贾府极大的甚至是当时唯一的希望。贾珠是贾府同辈中最为出色的存在,但他的妻子却不是同样家族显赫,以武起家的贵族小姐,而是相对门第较低的李纨。
这可以看出,贾府在寻求转型的道路上有多么急迫而坚决,为此,他们拿出的诚意是嫡系子弟中在科举上唯一有作为的贾珠。而同样的,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出身于极有名望的文化名流之家,这是一种跟贾家完全不同类型的家庭,这种家庭最宝贵的东西是它的文化属性和文坛声望。
这种属性与声望可以极大地助力于科考,这正是贾家“弃武从文”后梦寐以求的,现在通过联姻终于沾染上那么一点,不得不说李纨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完美符合这一时期贾府需要的嫡长媳,她与贾珠身上共同承载着贾府中兴的重任。
只可惜这一桩各方面看来都极尽完美的婚配,由于贾珠的离世而变得名存实亡。如果说贾敏的去世是贾府联姻转型路上的极大挫折,那么贾珠的早逝,对贾府所走的科举和联姻两条路都是致命的打击。贾府梦想的书香清贵之家,自此越去越远。
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其实是偏离了这一时期的转型需求的,王熙凤本人不说精文墨,连字也不会写,王家也并没有转为书香之家,这一桩婚姻,主要展现的是贾府的另一重需要,即与四大家族姻亲关系的延续以及理家的需求。
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在利益点上与贾政和王夫人的婚姻有相似之处,都属于贾府的另一种“刚需”:转型之路没有走出来,旧有势力同盟便要维系。贾琏走不了科举之路,他的妻子也就不需要有这一方面的助力。
因此,贾琏与王熙凤,他们的婚姻,是贾府婚配的“老路子”,最大的作用便是用婚姻的方式,把“四大家族”的称谓,一代代地延续下去。另外,贾琏的妻子要是也能持家,能打理好一个偌大的国公府,能与贾琏一起撑起贾府的壳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因此,王熙凤这个“四大家族”的女儿,对内有能力,对外有门第,对于贾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