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巧姐被卖入烟花巷,李纨为何见死不救?原因在贾母说过的四个字里

巧姐被卖入烟花巷,李纨为何见死不救?原因在贾母说过的四个字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吕晶晶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8:10

虽然《红楼梦》不是全壁,但在前八十回中,许多人物的命运结局在作者种种伏线下已现端倪,如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迎春被虐致死,林红玉与贾芸结合等等,这些结局都是比较清晰明了的,而相对于这些人,李纨的结局就很让人云里雾里了。

被作者批判的李纨。

金陵十二钗中,李纨位列倒数第二,仅在秦可卿之前。而略谙《红楼梦》者皆知,秦可卿是犯了万恶之首“淫”字,而且出场早,息迹快,故位列最末。可是李纨作为荣国府贾政一脉的长媳,素日行举完全符合古代妇人要求,各种热闹场合亦没少了她身影,缘何仅仅排在秦可卿之前,而连年幼的巧姐也比不上了?

这就得看预示李纨命运的红楼梦曲《晚韶华》了。

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时,见到李纨的红楼梦曲写道: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前面几句很好理解,说的是李纨成婚不久丈夫去世,自己的生活成了死灰槁木。后来好不易戴凤冠,披霞帔,怎知性命无常?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性命无常指的是李纨成为诰命后不久死去,然而根据后面几句话可知,死去的是刚刚爵禄高登的贾兰。中年丧子,人生一大悲剧,然而作者却一点儿也不同情李纨,还奚落她是没有“阴骘积儿孙”,所以才遭到了报应。

那么,李纨做了什么错事?以致受到这样的惩罚,连一向怜惜女性的作者都冷嘲热讽?

纵观前八十回,李纨的行举都揪不出大错的,所以这件报应在她儿孙身上的“错事”,是在八十回以后。那么李纨一个弱势寡妇,不可能杀人放火,她能犯什么大错呢?所以,李纨的错不是自己主动攻击他人,而是在力所能及时见死不救,枉顾他人性命。

很巧的,纵观全文,有一人的命运被明确写到将遭遇被亲人算计,却指望不上亲人,这个人就是巧姐。巧姐的判词中写道: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根据多处线索可知巧姐后来沦落烟花巷。而将其坑害的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人认为算计她的“狠舅奸兄”是舅舅王仁和贾府某子弟,然而细想起来,前面八十回未曾见过王熙凤的弟弟王仁与贾府任何一个子孙有交集,再有贾府家散人亡后,贾府子孙都自顾不暇,谁人会注意到巧姐?所以个人认为,卖巧姐的是“狠舅”一人而已,而“奸兄"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对贾兰造成了伤害,比如欺骗了巧姐。这个人正是贾兰!

事件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巧姐被王仁卖进烟花巷后,早年积累下不少私房钱的李纨完全有能力救她出火海,然而在巧姐托人求她母子俩时,贾兰表面上答应,但转而就食言了,只因为母子俩都不舍得花这笔钱,正所谓巧姐红楼梦曲中说的“爱钱财,忘骨肉”是也。幸亏有刘姥姥,才能将巧姐救出。

所以,李纨因吝财而漠视亲人性命才被作者狠批“不积阴骘”。

然而,李纨为何对巧姐见死不救呢?难道仅仅为了不让“人生莫受老来贫”吗?显然不是。

不可否认,李纨是悭吝的,其与众姐妹们玩诗社,从未舍得拿出一两银子来,而且有时候似乎还有私吞“社费”之嫌。因其早年守寡,贾母等人怜悯她,给了她超过同辈人的月例,给了她房地,任何活动凑份子从来不让她出,可是李纨还是一毛不拔,以致王熙凤曾当众半真半假数落过它。

可是,因为吝啬而眼睁睁看着侄女跌入火坑,显然李纨也做不到,除非一个原因,那就是她对巧姐没有任何情感甚至嫌弃,而她对巧姐的态度全因憎恶王熙凤而起。

那么,李纨对王熙凤为何如此憎恶,以致连巧姐她都能如此狠心呢?其实,贾母曾当众说出了答案。

在第四十三回,贾母带头凑份子为王熙凤做生日,在李纨说定自己要凑十二两银子时,贾母忙拦道:

“你寡妇失业的,那里还拉你出这个钱,我替你出了罢。”

“寡妇失业”四字,是贾母每每提到李纨时用的词,王熙凤亦曾酸溜溜说过:“老太太说你寡妇失业的……”而《红楼梦》中的寡妇何其多矣?但被称“失业”的仅李纨一人,这暗示着什么?很明显,“寡妇”与“失业”相连,是一种因果关系,是李纨遭受过的两个打击,那就是贾珠去世后,原本属于李纨的管家权旁落了王熙凤。

贾赦一房已另外分房住,故荣府治家主要管理贾母。贾政一系,这治家权原是王夫人所有,显然按照规矩,继承者应该是贾政一脉的李纨,而作为贾赦一系的王熙凤是没有资格插手荣府事务的,但是王夫人却还是交权到了王熙凤手上。

因为第六十五回兴儿说过:“我们家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静守节”,许多人便认为,贾府这是因为考虑到“寡妇门前是非多”,担心这些寡妇在治家过程中,重则名节不保,轻则落人口舌,所以才免去了李纨的管家权。可是既然如此,王熙凤卧病后,王夫人为何又命其加入“三驾马车”之中呢?这会子李纨怎么就不需要“清净守节”了?所以,连小厮兴儿也看出来这不过是个托辞,其道:

“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

注意这段话前面两个字“妙在”,这两字暗示了王夫人安排背后有文章,王夫人私心向侄女王熙凤不合情理,幸亏有姑娘多才找到打发李纨的借口。

所以,本因属于李纨的管家权被王熙凤夺走了。而问题是李纨显然不是表面上的“死灰槁木”,何以见得?

在第二十七回,王熙凤被伶牙俐齿的林红玉打动,不仅要将其跟宝玉讨来,还想认其为干女儿,谁料林红玉却称认不得,王熙凤疑惑,一旁的李纨便告诉她林红玉的来头,原来是管家林之孝之女。

王熙凤素日已是八面玲珑了,但她不注意到的事儿,李纨却了如指掌,可知其对荣府之事,处处留心。

更有贾府情势急转直下时,贾琏夫妇因资金困难一筹莫展,最后偷偷求鸳鸯运出贾母一箱东西来当了缓急。而这一幕早早被李纨意料到了,在第三十八回螃蟹宴中,李纨曾夸赞鸳鸯:

“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

老太太屋里的东西,只有谁能轻易接触?王熙凤无疑。可知李纨慧眼如炬,料事如神,把王熙凤心思看得透透的,不知一旁的王熙凤听到这话会不会打哆嗦。

如此李纨,又怎会甘心权力荣耀被人夺取,而自己才能被湮灭呢?所以李纨冷不丁摸了平儿身上的钥匙时,透露出多少渴望和不甘啊?

有意思的是,李纨妒忌王熙凤,憎恨王熙凤抢走自己的权利,而王熙凤对李纨亦是不甘的,毕竟同为孙媳妇,李纨的月钱是她的几倍,又能“收租子”,年例上又是“上上份儿”,而她想要算计银子,则只能提心吊胆放高利贷,这叫她怎么不妒忌李纨?

所以,李纨和王熙凤是互相妒忌,所谓“如冰水好空相妒”是也,而这相互妒忌中必然生出无数矛盾,这让李纨对王熙凤如何不憎恶?是以,在其作茧自缚后,李纨不仅冷眼旁观,连她女儿落入火坑,也能见死不救了。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李纨不会作诗,还要自荐做社长,因为这件事暗藏她的小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李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李纨是个很聪明的人,她知道诗社一定会是大家聚集所在,也会是大家的焦点所在。她想要站在权利中间,那么她一定就要做诗社社长。如果贾珠还在世的话,贾府当家主事之人一定就是她了,但是很可惜贾珠不在了,李纨也就失去了理家的机会。如果一个没有用的人,便一定会被家族所遗

  • 红楼梦:相比失去了丈夫的李纨,她才是在贾府失去最多的孤独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李纨

    《红楼梦》中除了宝黛钗这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还有各位夫人和姨娘,在风光背后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心血有多少的算计。不管是王夫人还是赵姨娘,不管是王熙凤还是秋桐,都为了生计,步步为营。相较于她们生活的轰轰烈烈,不甘平庸,大观园的稻香村中有位李纨,别的不说,单说性格,可独来独往,可聚众说笑,无人理睬时也不会心

  • 周瑞家的送宫花,贾琏夫妇在秘戏,作者为何非要写李纨独自午睡?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李纨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在梨香院与王夫人回完事情后,待要退下,却被薛姨妈叫住,称现有十二支宫里的堆纱花,因宝钗素不喜花儿粉儿,白放着也可惜,所以托其给府里的姑娘们送去。薛姨妈就吩咐了:“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这几位女子,都是荣府里的年轻女子,三位贾

  • 贾母和王夫人等母亲只知道溺爱孩子,唯有李纨能称得上教子有方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纨

    红楼梦里的母亲很多。而吸引读者目光的,往往是贾母、王夫人,甚至是薛姨妈。王熙凤作为一个母亲的身份,往往并未引起很多的目光。而李纨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一个。实际上,真正能称得上教子有方的,恰恰只有李纨一个人。贾母有一女二子。在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贾母向黛玉哭诉,自己最疼爱的就是黛玉的母亲。这句话的真实

  • 《红楼梦》嫁入豪门的李纨,凤冠霞帔的寡妇,活成了一座“冰雕”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李纨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哪一个不是曹公的杰作,曹公费尽心血塑造了各有千秋的十二钗。曹公在一个人身上写出了最大的同情与不幸,此人便是李纨。《红楼梦》第四回开篇便交代了李纨的身世:“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

  • 大观园起诗社,李纨明明出得起钱,为何偏偏拉上不会作诗的王熙凤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李纨

    (历史释疑第128期/奉天玉)通读《红楼梦》,我们不难得知,虽然贾府看似富丽堂皇,却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要靠放高利贷和坑骗亲戚维持生计。但是,贾府公中没钱,不代表每个人都穷。首先,借住在贾府的宝钗和黛玉,手里都是有钱的,一个开口就要供别人每天一两燕窝,姐妹们聚会,直接摆起螃蟹宴;一个打赏其他人房里的小

  • 为什么默默无闻的李纨突然充满生命力?因为稻香村唤醒了她的本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李纨

    稻香村是田园农舍的样子,这里不同于别处需要的宁静,这里的鸡鸭鹅的嘈杂,再加上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稻香村有着生机勃勃的样子,这看似与李纨需要守寡清静的形象不符,可实际上却是曹公给李纨的一点祝福,希望李纨拥有人间烟火气,开始新的生活。在入住稻香村之前李纨的生活就是平平的淡淡和无人关注,可是来到稻香

  • 红楼梦中的三种窗,讲述宝玉、黛玉和李纨屋里窗户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李纨

    进到一间屋子里就会下意识的去找寻窗户所在的位置,因为想要看看看这个屋子的通风和采光如何,也想看看窗外的风景是什么样的,窗子是一个屋里的灵魂,并不是非它不可,可是如果没有那么整个屋子都会大打折扣,因为对窗户的特殊情结,窗子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红楼梦中的窗户有三种不同的美,其一就是窗中景,通过窗子能够按

  • 巧姐有难了,李纨却对她不管不问,其实背后原因很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李纨

    《红楼梦》中最为引人注目者莫过于形形色色、如花似玉、各有千秋的美女。有人独爱林妹妹之柔美,却也不妨碍有人唯独欣赏王熙凤之泼辣精明。可有一个女子似乎始终是沉默甚至会遭到遗忘的,那就是李纨。李纨出场,总是一副娴静尊容,无所争抢,顺水行舟之模样。这样其实和她身世遭遇有极大关系。李纨系贾珠遗孀,算得了宝玉大

  • 巧姐被卖入烟花巷,贾琏和李纨为何不管不问?贾母曾说出背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李纨

    文|四季文史一部《红楼梦》,半部清代史。曹公这部文学作品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小说中以少见的女性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豪门家族由盛而衰的全部过程。与此同时,这些群芳也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人感慨不已。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多女性,在繁华的大观园里,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但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