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刘邦女婿赵王:张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刘邦女婿赵王:张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3/12/16 20:41:35

张敖:刘邦唯一的女婿,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汉高帝刘邦唯一的女婿,张敖是秦末汉初赵景王张耳之子,陈留郡外黄县人。张耳年轻时曾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为人豪爽、好交际,因此颇有些名声。魏国灭亡后,张耳隐居故里,当时尚在微贱中的刘邦曾多次拜访他,并跟他结为莫逆之交。在秦末汉初的大战乱期间,张耳因力助刘邦击灭项羽、统一天下,因此在汉朝建立前1年(前203年),便被册立为赵王。

因与张耳私交甚笃,刘邦对张敖自然也是另眼相看,而吕后亦是如此。正因如此,在张耳因病薨逝后,刘邦便册立张敖为赵王,并将独女鲁元公主(吕后所生)嫁给他为妻,时在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张敖对于汉朝没有尺寸之功,却能成为诸侯王兼驸马,运气实在是好到爆。然而,仅仅过了2年时间,张敖便面临杀身之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十二月,刘邦通过贿赂匈奴阏氏(皇后)的方式,在“白登之围”中侥幸逃生,但却使数万将士丧命疆场,还被迫答应冒顿单于提出的“和亲”要求,可谓丢光皇帝的脸面。正因如此,刘邦在返回长安的途中很郁闷,动辄便因琐事斥责侍臣,最终在进入赵王国的都城邯郸后,完成愤怒情绪的总爆发。

作为藩王,张敖亲自出城数十里恭候,将刘邦隆重地迎入邯郸城,并将王宫让给他居住;作为女婿,张敖亲自给刘邦脱去外衣,并戴上袖套,从早到晚侍奉他吃喝拉撒,态度极其谦卑。然而,就算是张敖低调到尘埃里,也没能换回刘邦一句夸赞,反而招致无尽的羞辱。尚在宴会进行中,刘邦便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对张敖劈头盖脸一通责骂,可谓无礼至极。

所谓“主忧臣辱”,刘邦没来由辱骂张敖的一番话,让赵国国相贯高、赵午等人羞愤至极。所以在宴会结束后,贯高、赵午便向张敖提出请求,希望能杀死无耻下流的刘邦。张敖听完贯高等人的建议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表示拒绝,并声称自己全凭皇帝的恩赐才得以富贵,哪里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泯灭人伦的事?

原本弑君一事可以就此打住,但贯高、赵午都是意志坚定的人物,觉得他们既然已经提出建议,除非计划失败,否则断无中止之理。正因如此,虽然张敖表示拒绝,但贯高、赵午还是决定弑杀刘邦。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当得知刘邦即将路过柏人县时,贯高等人便在当地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杀死他,然后扔到隐蔽的地方。

刘邦如期抵达柏人县,但就在准备入住馆舍时,忽然心中有不爽的感觉,便向侍从询问当地的县名,侍从据实回答。刘邦听后略微沉思一番,然后说道:“柏人音近‘迫人,难道是有人想要迫害朕吗?看来此地不宜停留”。所以,刘邦并未在馆舍留宿,而是匆匆地赶往其他地方,贯高等人的计划由此流产。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见《史记·卷八十九》。

虽然贯高等人的计划制定的相当严密,但最终还是被政敌探知,并给人举报给朝廷。刘邦闻讯大怒,下令逮捕张敖、贯高等人进京,并对他们进行严审。按照刘邦的本意,他是想通过拷打贯高等人,以便坐实张敖授意他们弑君的猜测。然而,贯高等人就算是受尽酷刑,也坚决不肯诬陷张敖。刘邦无奈,只好赦免张敖,但却依然废黜他的王位,时在汉高祖九年(前198年)。

张敖虽然被废黜,但因为鲁元公主的关系,依然被册封为宣平侯,只是权势和所享受的待遇远不及以前。刘邦驾崩后,吕后执掌朝政,出于“亲上加亲”的考虑,竟然把张敖与鲁元公主所生的女儿张嫣召入宫中,并让汉惠帝刘盈(鲁元公主的胞弟)册立她为皇后。由此,作为刘邦女婿的张敖,竟然还跟岳父结成亲家,堪称史上一大奇闻。

张敖被废黜后,又在人世间存活了16年时间,直到高后六年(前182年)才薨逝,终年60岁。张敖死后,嫡子张偃因为母亲是公主、姐姐是皇后的缘故,被外祖母吕雉进封为鲁王。然而好景不长,在吕后薨逝后,张偃被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废黜,直到汉文帝即位后,才被册封为南宫侯,但地位已远不及从前。

标签: 张敖

更多文章

  • 唐朝武周宰相郢国公:宗楚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宗楚客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字叔敖,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母为武则天同族姐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宗楚客举进士出身,历任外官。武则天执政时,累迁户部侍郎。坐罪奸赃,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年),升任宰相,得罪权贵武懿宗,贬为播州司马。长安四年(704年),复

  • 五代三朝国丈:符彦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符彦卿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朝廷权力,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大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武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在杯酒释兵权后,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再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ldq

  • 三国东吴名将大司马荆州牧: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陆抗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大家所熟悉的名将,基本上都是三国前中期的。比如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东吴四大都督等。那么,问题来了,在三国后期,为什么就几乎没有名将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很多人的一种感觉。不过,实际上,在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依然诞生了不少名将,比如蜀汉有姜维、罗宪等人,

  • 三国曹魏名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4月10日),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

  • 三国曹魏名将前将军:文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钦

    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部将文稷之子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毌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专权的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等,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钦随

  • 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凌

    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举孝廉出身,授发干县令,迁中山太守。颇有政绩,迁司空(曹操)掾属。魏文帝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参加洞口之战,跟从张辽击败吴将吕范,加号建武将军,册封宜城亭侯。参加石亭之战,跟

  • 三国曹魏都督荆州诸军事东武侯:王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基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青州东莱曲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毌丘俭、文钦之乱及东征诸葛诞之叛等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景元二年(261

  • 三国曹魏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陵侯:王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昶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

  • 三国曹魏荆州刺史征东将军:胡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质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黄初年间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和东莞太守,后又迁任荆州刺史

  • 三国曹魏大司农:徐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徐邈

    徐邈(171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