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丁发祥:“清朝第一高手”,康熙皇帝还赐他一把尚方宝剑

丁发祥:“清朝第一高手”,康熙皇帝还赐他一把尚方宝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19 更新时间:2024/1/10 18:37:13

中国从上古时期开始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那时候无论是领地、食物、甚至是女人,都要通过决斗的方式来进行争夺,所以从那时起,一个人若是能有一身好武功,那绝对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就因为自古以来中国都有尚武之风,所以出现了很多厉害的高手,比如商纣王能和蒙虎角力、项羽可以举起大鼎、岳飞能开数百斤大弓,无数的武术世家在历史上都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古代皇帝为了招募这些武艺高强的英雄特地开设“武举”,选出武状元,让这些人可以为国效力,这也是宋朝以前的各个朝代可以吊打其他敌对势力的原因。

可是到了宋朝时期,由于重文轻武成为了大宋朝的国策,所以中国的武学逐渐发展缓慢了,因为那时只有学习才能升官发财,而练武则是没有出路的。等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国内也有一些武林高手,但人数已经远远没有之前那么多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满清入关以后曾经火烧少林寺,这对于中华武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正因为中国武学的落后,在清朝时期有不少国家派出高手来中国进行挑战,而当时最愿意来中国挑战的就是沙俄大力士。在康熙十五年,当时的沙俄帝国有两个武艺高强的大力士,这两位人高马大、力大无穷,他们曾在北京夸下海口,想要与中华武学一决高下,并设下擂台,言语中多有挑衅、欺辱之意。

当时清朝也有很多高手不服气,于是他们纷纷登台要和两位沙俄大力士比武,但无奈这两个沙俄人的武艺实在高强,甚至有很多人直接被打死,没被打死的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撑过20个回合。清朝武学家被沙俄大力士羞辱的这件事情直接传到皇宫里面,康熙皇帝听说后自然是十分震怒,在康熙心里中国是天朝上国,在任何领域都要碾压他国。

而且比武输了丢了面子倒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让沙俄帝国认为清朝都是一些无名之辈,恐怕边境还要打仗,毕竟康熙皇帝作为千古一帝,考虑的事情远远要比其他的人长远,所以他颁布悬赏令,到处找人对战沙俄大力士。当时朝中有人向康熙皇帝推荐了丁发祥,并表示此人能堪大任,只要他肯上台,就一定可以打败两个沙俄大力士。

那么这个丁发祥到底是何方人士?竟然被人如此看重,认为他能够打得过沙俄大力士呢?其实丁发祥的祖上是河北沧州人士,所以丁发祥自然也在沧州长大。可能大家都知道河北沧州是中国武学之乡,在整个沧州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练武。出生于武术之乡的丁发祥自然也就喜欢上了练武,而且他的练武天赋极高,年纪轻轻就成为当地的武学大家。

丁发祥最擅长的武功就是“”十二路弹腿”和“戳心脚”,后来还和一个道人学习了“八级拳”,这种拳法刚猛无比,而且出手是非死即伤。有一次他在街上发现一匹快马在狂奔,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为了防止快马伤人,他站在马的身前,只出了一招就将马腿给打折了。大家都知道马跑起来速度有多快,力量有多大,丁发祥能一招就将马腿打断,可见他的武功之高、力量之大。因为他的武功高强,所以后来的他还去清王府做了武术教官。

康熙皇帝让丁发祥挑战俄国大力士时,他欣然应战,并说自己一定可以取胜,让康熙帝静候佳音。事实证明丁发祥不是吹牛,他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他上台只用了几招便将两个沙俄大力士打得吐血不止,慌忙逃窜。因为中国是尚礼之邦,所以丁发祥并没有趁机杀掉他们,而是放他们离去。

丁发祥大胜沙俄大力士的喜讯传到皇宫后,康熙皇帝龙颜大悦,他称丁发祥的八极拳为“奇拳异术也”,还封他为“铁壮士武侠”的称号,并且亲赐给丁发祥一面匾额,上面写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十四个大字。后来康熙皇帝还准许丁发祥进殿不用参拜的特殊荣耀,而且康熙皇帝还赐给丁发祥一柄尚方宝剑让他云游四海,后人也因此称丁发祥为“清朝第一高手”。

标签: 丁发祥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李建成的妻子?李世民是个好色之徒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风云人物

    李世民和李建成同为李渊的儿子,但是却发生了手足相残的事情,一场玄武门之变,让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皇位继承人变成了李世民,李建成什么也没有了,丢了性命就再也没有办法与李世民抗争。而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娶了李建成的妻子,为什么李世民要这样做?李世民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美色,那是为什么呢?李世民原本是李

  • 曹操翻身三部曲!曹操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曹操,风云人物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多数在于如何对待低谷,有的人失个恋就搞得死去活来,饭也吃不下了,觉也睡不着了,整个人都萎靡不振,而有些人背负上百万债还能谈笑风生,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人生处于低谷时该怎么做,看看三国时代的曹操,就明白了。曹操是三国时代的大腕,

  • 秦始皇不杀功臣,汉高祖为什么要诛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秦朝,风云人物

    据传,秦始皇和汉高祖是同龄人,汉高祖只比秦始皇小那么几岁而已。但因为史书上没有汉高祖出生年龄的准确记录,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在秦始皇刚刚灭掉魏国的时候,汉高祖已经是个学业有成的青年了。秦始皇和汉高祖年龄相仿但家世不同,一个生来就是王族,一个生来只是布衣,一个少年便等王位,一个成年方做亭长,但神奇的是

  • 翁同龢为什么会没有生育能力?两朝帝师位极人臣,偏偏绝了香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翁同龢,清朝,风云人物

    翁同龢头上有两顶桂冠,一是荣膺状元,二是两朝帝师。有了这样显赫的声名,仕途之路自然是青云直上。但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再富贵的人同样也有烦恼。翁同龢的烦恼就是一生膝下无子女。在讲究多子多福的封建年代,又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这无疑是个缺憾。清末时,都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认为翁同龢是“天阉”之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政会为何一直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刘政会,风云人物

    刘政会是隋末唐初大臣,早年任太原鹰扬府司马,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刘政会投靠旗下此后立下诸多战功。李渊建唐称帝后,刘政会奉命留守太原,经营后方,结果刘政会不敌刘武周被俘,但他任然宁死不屈。获救后不仅没受到责罚,反而还被封邢国公,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虽然刘政会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大,但他却有着令人敬

  • 东汉官员董宣:不畏皇权,照旧惩治湖阳公主的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宣,东汉,风云人物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有个仗势欺人,无恶不作的家奴。他在洛阳的西市,因抢掠财物,打死了人。为了逃避官府追究,他藏在公主家里,不敢出来。洛阳县令董宣,字少平,是一个刚直不阿、严格执法的清官。当他知道凶犯是湖阳公主的家奴时,非常气愤,决心严惩凶手,为百姓除害。一天,湖阳公主要出去游玩,那个凶犯觉得和公

  • 姜维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师徒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正史论起师徒很多,因为那会儿流行听课。比如大学者郑玄这等人物,如刘备、卢植、公孙瓒都曾跟他学过东西:郑玄在家开讲座,刘备们去听。孙权与朱然当过同学,“相恩爱”,但没记录他俩老师是谁。吕蒙曾经发愤学习,让鲁肃惊叹“不复吴下阿蒙!”史书却也没提他老师是谁。然而在《三国演义》与评书故事里,师徒之类,就

  • 霍成君为什么会被贬冷宫12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成君,汉朝,风云人物

    中国有伟大的帝王,当然也有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皇后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后,她跟吕后齐名,最后选择自缢身亡。这个女人就是霍成君,吕霍之风说的就是吕雉和她。当然了吕霍之风是贬义词,是形容皇后的品行不端正。那霍成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说起霍成君那就必须说起她的

  • 朱元璋对朱标如此放心放权 康熙为什么对胤礽十分提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康熙,儿子,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对朱标放心放权,康熙为什么处处提防着胤礽?确实皇家之事经常是权力压倒亲情,比如康熙一直抓着权力不放,熬得太子胤礽逐渐自暴自弃两度废立。但明太祖朱元璋跟他的太子朱标却很意外,关系好得不行,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还得比较一下康熙与朱元璋这

  • 曹操为何放弃曹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曹操的儿子最多,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能征善战,才华横溢的都有。孙权七个儿子,为了帝位之争,最后难有善终;刘备虽然不只阿斗一个儿子,但临终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免去了子嗣们之间的帝位争斗。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主要有两大人选,文韬武略,老成持重的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