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秃发傉檀是谁 南凉国君秃发傉檀对南凉有什么贡献

秃发傉檀是谁 南凉国君秃发傉檀对南凉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3/12/19 17:06:55

秃发是个很独特的姓氏,秃发氏为鲜卑族拓跋部之一支。传说秃发氏先人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为“秃发”,遂以为氏,传至乌孤,始强大,也就是说到了秃发乌孙秃发家族才真正强大起来。而南凉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强盛的少数政权,它的主人就是秃发家族的秃发傉檀。

秃发傉檀(365年415年),河西鲜卑人,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思复鞬之子,南凉秃发乌孤、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的弟弟,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当然秃发思复鞬的儿子们个个都极其擅长骑射,而作为部落首领的儿子,秃发傉檀从小就表现出独特的才能,他不仅仅止步于骑射,还十分聪明、机警,父亲见到这个孩子如此有自己当年的风采,于是很看重秃发傉檀,一心想栽培他,一度想要传位于秃发傉檀。

隆安三年(399年),其兄秃发乌孤从西平迁都乐都,任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守安夷,秃发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守西平。秃发利鹿孤在位时,一切事务都是秃发傉檀说了算,而他早在秃发利鹿孤时就已经成为了南凉军事方面的最高领袖,秃发利鹿孤死后,这一把手的位置当然是秃发傉檀来当。元兴元年(402年),秃发利鹿孤去世,秃发傉檀继立,自称凉王,迁都乐都,改年号为弘昌。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时的政治局势,他上台时东边的后秦君主因为姚兴的努力,依旧维持着国力最盛,已代替后凉成为凉州各国的大哥,而后凉即将走向衰败,其后沮渠蒙逊的后凉还没成气候,再加上李暠刚从后凉独立刚建立起西凉,只有秃发傉檀的南凉国处于上升期。因此秃发傉檀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来称霸凉州,而称霸凉州的关键就是拿下后凉。

沮渠蒙逊的后凉尚且处在摇篮期的婴儿,没成气候,现在铲除还是个极好的机会。沮渠蒙逊到底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人,要想要彻底扳倒后凉,仅凭秃发傉檀建立的南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后秦的力量。同年(402年),后秦皇帝姚兴派使者任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广武公。南凉在这个与后秦修好的间隙,大力发展自己的力量,但依旧保持自己政治独立的姿态。元兴三年(404年),秃发傉檀想拿下后凉,占领姑臧,由于后秦的军力实在强大不敢硬碰。要想夺此城,颇具韬略的秃发傉檀只得暂且向后秦示弱,于是就去掉年号,罢去尚书丞郎官,派参军关尚去后秦向姚兴修好。

同时,还主动帮助后秦攻打实力弱小又不愿意臣服后秦的国家,还每年向后秦进贡,这般示好,让姚兴真的以为秃发傉檀把他尊为了大王,看在秃发傉檀这么卖力讨好的面子上,也就把姑臧送给了秃发傉檀。占领了姑臧的南凉,在国力上更强大了,秃发傉檀的第一步计划实现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沮渠蒙逊的后凉。不过,对付沮渠蒙逊似乎是秃发傉檀战略上的一个失误。

义熙三年(407年),秃发傉檀借出游之名,秘密整合军队攻打沮渠蒙逊,结果信心十足的秃发傉檀大败而归。分析原因,当时沮渠蒙逊的后凉也处于上升期,国力与南凉不相上下,秃发傉檀贸然行动,显然会受挫。秃发傉檀应该先解决乞伏乾归和乞伏炽磐父子,再解决处于快崩盘状况的后秦,最后再集中力量对付最难缠的沮渠蒙逊。但此前南凉的强盛,令他认为南凉的国力强大到足以对抗后凉,却不知后凉也在迅速强大起来。

在沮渠蒙逊和秃发傉檀打了这场仗以后,后秦姚兴注意到了秃发傉檀的意图可不是仅仅后凉这个小政权,姚兴观察秃发傉檀复的动静,准备在合适的机会除掉他,秃发傉檀权诈而学识渊博,知道后秦对自己已经有疑心,并与前往的军队交战,打败了后秦。408年十一月,秃发傉檀复称凉王,赦免境内罪犯,改年号为嘉平,设置百官。410年,秃发傉檀再次对沮渠蒙逊发起了进攻,两军进行了一场恶战,这场战斗持续了很久。就在秃发傉檀不注意的时候,十六国的另一位风云人物赫连勃勃又开始崛起,赫连勃勃斩杀的成千上万的南凉士兵的尸体,让秃发傉檀愤怒,乞伏乾归和乞伏炽磐父子重新建立了西秦也重振旗鼓把矛头指向了南凉,南凉元气大伤。最后,秃发傉檀不得不送出去三个儿子当人质,才让沮渠蒙逊撤兵。后来,西秦的乞伏炽磐当然知道秃发傉檀在南凉的地位和声望,在利用他完成对南凉国土的全部征服后,就毒死了毫无价值的秃发傉檀。一代枭雄就这样逝去了。

秃发傉檀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又有相当修养的君王,他建立南凉后大力改革,修养的同时又积极发展经济,使南凉一度成为一个强盛的政权,他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他的光辉事迹,会永远被历史铭记。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西凉国李暠建立者与李广、李傕和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暠,李广,李傕

    赵钱孙李,作为中国四大姓氏之一的李姓家族,似乎格外出人才,前有道家创始人李耳、飞将军李广,后有唐朝第一大才子李白,南宋婉约词代表李清照等等,李姓家族的子孙一直都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李暠无疑继承了李家优良的基因和血统,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仅擅长带兵治国,还是个优秀的文学家,他的出现为乱世增添

  • 唐宪宗李纯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唐顺宗李诵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宪宗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皇帝,其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唐宪宗李纯为什么会被有些人称为小玄宗,这是因为他在政治上作出的贡献,开启了一段元和中兴的好时光。唐朝中晚期一直是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皇

  • 唐文宗叫什么 文宗励精图治为何最后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文宗,李昂,唐穆宗,唐敬宗,王守澄,郑注,宋申锡,李训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文宗在位期间,颇思图治,遣散宫女三千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达到高潮。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文宗上位之后,有改革之心,勤勉自知,颇有太宗遗风,因此被后世称为

  • 唐顺宗和唐宪宗的关系 做了26年太子的唐顺宗李诵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顺宗,唐宪宗,唐德宗

    唐顺宗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上位以后,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又

  • 白马探花陈庆之是个什么人 陈庆之七千白袍军破北魏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庆之,尔朱荣,萧衍

    萧梁时代的将军陈庆之,是个被历史遗忘的人。他不被文学作品所重视,也不是史学家浓墨重彩的对象。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奔流》中将陈庆之描绘为一个神将,而毛泽东读《陈庆之传》后:“至此,也不尽为之神往!”,对萧梁时期的战将陈庆之相当崇拜。那么,陈庆之是个什么人?陈庆之

  •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有何过人之处,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常遇春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在朱元璋起义之初便跟随左右。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对其爱重之意。《明史》

  • 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为什么屠城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常遇春,朱元璋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大将,出生于1330年安徽。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常遇春世代务农,家庭条件不好,常遇春自小习武,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但刘聚是个强盗,并没有雄图大志,1355年他便投身于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恪,许敬宗,武则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长孙无忌。为何他占首位?而不是魏徵,房玄龄杜如晦之类?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最开始,长孙无忌本只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脑子算得上

  • 神童刘晏是是哪个朝代的,刘晏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晏,唐代宗,唐德宗,元载,杨炎

    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进士及第,出任夏温二县县令,迁度支郎中、侍御史。至德年间,参谋平定李璘反叛,用心治理宁州、陇州、华州、豫州、雍州。迁户部侍郎,管理度支、铸钱和盐铁等事务。实施榷盐法、漕运改革和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增加中央收入,为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为什么是后门的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徵,魏征,李世民,秦琼,尉迟恭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河北巨鹿(今河北省晋州市)。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注意了魏徵=魏征,”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